1.对唐诗宋词朗诵比赛的开场白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诗歌朗诵会,使我有了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机会! 唐诗宋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凝结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朗诵唐诗宋词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坚定我们的意志,端正我们的思想.这次组织的朗诵会,给了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请同学们对照评分标准,尽情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 加油!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的唐诗宋词朗诵会太精彩了,每个选手都把自己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和理解通过朗诵表达了出来,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受益匪浅,顺利完成了这次活动的组织目的.以后,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要再接再厉,临场表现不够理想的同学要继续努力,取长补短,希望你们在下次比赛中能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2.古诗词朗诵比赛3到5分钟豪迈一点的急啊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急~《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⑴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⑵。 越人语天姥⑶,云霓明灭或可睹⑷。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⑸。 天台四万八千丈⑹,对此欲倒东南倾⑺。 我欲因之梦吴越⑻,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⑼。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⑽。 脚着谢公屐⑾,身登青云梯⑿。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⒀,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⒁,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⒂,訇然中开⒃。 青冥浩荡不见底⒄,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⒅,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⒆。 虎鼓瑟兮鸾回车⒇,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21,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22,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23?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25不得开心颜26! 〔 校 〕 ⑴题,《英灵》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⑵“烟涛”句,《英灵》作“烟波微茫不易求”。 王本“微茫”下注:“一作弥漫。” ⑶语,《古诗笺》作“道”。 王本注:“一作道。” ⑷或,王本注:“一作安。” 或可,《英灵》作“如何”。 ⑸拔,王本注:“一作枝。” ⑹台,《英灵》作“姥”。四,《别裁》作“一”。 王本注:“当作一。” ⑺欲,《英灵》作“绝”。 王本注:“一作绝。” ⑻因之,《英灵》作“冥搜”。 王本注:“一作冥搜。” ⑼至,《英灵》、《古诗笺》均作“到”。 ⑽渌,《英灵》、《品汇》均作“绿”。 ⑾着,《英灵》作“穿”。 ⑿身,《英灵》作“明”。 ⒀转,《别裁》作“壑”。 ⒁云,《英灵》作“枫”。王本注:“一作枫。” ⒂扇,《英灵》、《古诗笺》均作“扉”。王本注:“一作扉。” ⒃中,《英灵》前多一“而”字。王本注:“一作而。” ⒄浩荡,《英灵》作“蒙鸿”。 ⒅衣,《英灵》作“裳”。 风,王本注:“缪本作凤。” ⒆之,《英灵》作“中”。 ⒇瑟,《英灵》作“琴”。? 21以魄动,《英灵》作“兮目?”。 而,《英灵》作“兮”。 ? 22亦如此,《英灵》作“皆如是”。 23时,《英灵》、《古诗笺》、王本、《别裁》均作“兮”。王本注:“萧本作时。” 24须行即骑访,《英灵》作“欲行即骑向”。? 25“使我”句,《英灵》作“暂乐酒色凋朱颜”,注:“一作使我不得开心颜。 ” 26得,《品汇》作“能”。 [译文]: 来往于海上的人谈起仙人居住的瀛洲,烟雾,波涛迷茫无际,实在难以寻求。 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时隐时现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诚山。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西倾斜拜倒一样。 我因此想梦游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水荡漾,猿猴清蹄。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 半山腰就看见了海上的日出,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倚石欣赏迷人的山花忽然天色已经昏暗。 熊咆龙吟震动了山岩清泉,茂密的森林为之战栗,层层山峰为之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神仙洞府的石门,訇然一声从中间裂开。 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台。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琴,鸾凤拉车。仙人门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惊魂动魄,恍惚间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的绮丽仙境已经消失。 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 我岂能低头弯腰,去事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4.急求诗歌朗诵题目诗词朗诵比赛,要求感情慷慨激昂一坛酿了30年的酒……写给改革开放30周年,赞美祖国赞美家乡穿越长长的时空隧道 30年 弹指一挥 却能让日月峥嵘 却能让心灵健壮 却能让梦飞翔30年的伟大变革 30年的春华秋实中国 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精心酿造了一坛浓郁的酒酒香漂洋过海惊羡了各种肤色的目光那是一坛正宗的国产名牌白酒它以春风春雨为原浆它以思想的空前开放为核心它以心血的真诚付出为特质它以30年的时光成就了酒的酱香它清洌宜人 它清香诱人 它滋润绵长引领每双目光用深刻去观察世界引领每双目光用成熟与世界交往那是一坛纯正的自产葡萄酒中国的葡萄酸甜可口 酿出的酒才沁人心腑 暖人脾胃它装点了中国百姓的餐桌它丰富了中国百姓的生活它愉悦了中国百姓的精神最难忘记1978年的中国咽菜吃糠30年以后的2008年一个泱泱大国却能与酒结缘13亿中国人陆陆续续抵达小康尽情享受葡萄美酒带来的香甜与荣光那是一坛清新爽口的鲜扎啤酒 春雷响处 啤酒花争艳斗奇 啤酒泡沫到处飞扬在30年的风云漫卷中闲庭信步在30年的挥毫泼墨中描画壮丽清凉 清亮 醇香改革的步伐竟是这样日走中天般的神速开放的成果竟是这般让人心旌摇荡每双目光都把喜气挂上眉梢就像每个周末 我们三五知己围坐城市酒桌或是农家小院的饭桌随心所欲的表达轻松惬意 随心所欲的体验啤酒的美味与夏日的凉爽那是一坛历久弥香的滋补药酒用多种营养使每一滴愿望梦想成真30年的拼搏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时代30年的跋涉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而今 沧海变桑田到处旌旗飘飘 到处神采昂扬细细品味30年走过的风雨沧桑我又一次清晰的看见巨变与我们相依 感动与我们相伴满怀豪情的展望未来 我由衷而执着的坚信 这坛酒将散发出更加浓郁的异香溢满每一幢心房 滋润每一双目光滋养起一个民族的明丽的天空和绚丽的畅想。 5.查找爱国诗词参加朗诵比赛柬某君(1) 三章 秋瑾 一 飘泊天涯无限感,有生如此复何欢(2)? 伤心铁铸九州错(3),棘手棋争一着难(4)。 大好江山供醉梦,催人岁月易温寒(5)。 陆沉危局凭谁挽?,莫向东风倚断栏(6)。 二 危局如斯百感生(1),论交抚案泪纵横(2)。 苍天有意磨英骨(3),青眼何人识使君? 叹息风云多变幻(4),存亡家国总关情。 英雄身世飘零惯(5),惆帐龙泉夜夜鸣(6)。 三 河山触目尽生哀,太息神州几霸才(1)! 牧马久惊侵禹域(2),蛰龙无术起风雷(3)。 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4)? 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5)。 [说明]这首诗是秋瑾1907年6月17日从绍兴寄给《神州女报》女记者陈志群的。 这时秋瑾主持大通学堂,她组织的光复军已经就绪,并决定浙江由金华会党首先起义。 北与安庆徐锡麟,南与惠州邓存瑜呼应,约期1907年农历5月28日浙、皖同时进军。 这时候她作出了牺牲的准备。第十首,说自己飘泊天涯挽救祖国危局,而岁月易逝,自己对革命却还未作出贡献。 第二首,说有意报国的陈志群是当今英雄,然而无人能识,只落得身如浮萍,四处飘泊,以至夜深抚剑叹息。 第三首,说祖国河山被列强侵略,陈志群被埋没而无术振起。 同时劝慰陈志群,不要虚度年华,应立志为国奋斗。此三首诗,《史迹》题作《书感》,只有第一首。 《秋雨》题作《以组织某报事嘱某君任文字,故柬以诗》。《神州女报》题作《柬志群》,诗末附陈志群志云:“右诗系女侠于五月初七日(案即1907年六月十七日)自绍兴寄记者者。 ……”作者手稿有诗四篇,但第四首只有二句“回首神州堪一恸,中华偌大竟无人。” [注释] (一)(1)柬——书信。 这里作动词“寄给”讲。(2)前两句说:流落天涯已使我无限感慨,有生以来如此境遇,还有什么欢乐?(3)铁铸九州错——见前《宝刀歌》(27)注。 这里是指在全国组织反清武装。(4)棘手——指事情难办如荆棘刺手一样。 这两句说:我担心组织成的革命精锐力量不能为国家效力。因为扭转形势如下棋一样,费尽心力赢得胜利是何等的艰难!(5)温寒——冷暖,指一年。 易,更换。这两句说:大好的江山只供那些权贵来醉生梦死地生活;岁月的流驶却使革命志士迅速地老去了。 (6)断栏——破旧的栏杆。指楼上两旁可以凭倚的栏杆。 这两句说:祖国危亡的局面由谁来挽救呢?为此,请你不要独倚危栏迎东风远眺,一味地感叹了。 (二)(1)斯——这样。 (2)交——友谊。这两句说:祖国的危险局面令人百感交集。 说起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不禁抚案痛哭。 (3)苍天——深青色。 《诗经》有“悠悠苍天”句。磨英骨,消磨英雄人物的年华。 “青眼”,被人重视。使君,见《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使君”注,这里指陈志群。 这两句说:苍天有意消磨英雄人物的生命,但又有谁因珍惜人生的时光,而能重视有才华的你呢?(4)“风云……”句——形势变化引得你不住叹息,国家的存亡,总牵连着你的情感。 (5)身世——即一生,生来之意。 飘零,飘泊零落。(6)愠怅——失意貌。 龙泉,剑名。其出处有二:一说楚王命风胡子到吴国,见欧冶子、干将后制成三柄剑——龙泉、太阿、工布。 见《越绝书》。一说:“龙泉县南五里水,可用淬剑。 昔人就水淬之,剑化龙去,故剑名为龙泉。 ”见《寰宇通志》。 这两句说:你生来以四海为家飘零惯了,只恨无人任用,因此连你腰间的剑也发出了叹息。案:这里以剑拟人,暗指陈志群怀才不遇。 (三)(1)太息——叹息。霸才,指奋身救国的英雄。 原指有才学的人,如温庭筠《过陈琳墓》诗有“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这两句说:看到祖国的河山,使人产生不尽的哀愁和中国到底有多少救时英雄的感慨。 (2)“牧马……”句——这句说,自己早就为中国成为了帝国主义蹂躏的地方而心悸。牧马,古代北方处在游牧时期的少数民族常常侵入中原,许多良田便成为他们放牧的地方。 故“牧马”后来即指祖国遭受外族侵略。 这里是指国家被帝国主义侵略。 (3)蛰龙——隐藏起来的龙,这里比喻陈志群有才能而被埋没。龙,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物,能入水又会飞;蛰,潜藏起来。 (4)这两句说:我们怎肯使自己在清闲无为中老去?难道有谁甘心让祖国遭到瓜分豆剖?(5)长歌——古乐府有“长歌行”。 古诗云“长歌正激烈。” 这里长歌即高歌意。“徘徊”,迟疑。 末两句说:国恨家仇,令人无限伤心,让我们慷慨高歌,奋发前进,不要迟疑。 。 6.诗词朗诵比赛,求一首有气势的诗或词校庆诗词朗诵 经过了,路过了,错过了, 于是我们以为自己成长了。 终于也可以在眼泪里或者疼痛或者怅然地微笑。 高举在海潮起伏的清晨把自己裹在黯蓝的海水里, 原来不是不怀念,原来一切都还记得,原来不是发过誓就能够遗忘。 那所有快乐的忧愁的往昔,一想起,就排山倒海。 张扬弹着吉他时抽动的身体,高举打来电话时温柔的声音,什么都还如此清晰。 一直在思念的,始终是这两个人。 冗长的青春即使散场,也依然让人无限怀恋。 两只手捧着黯淡的时光,两个人沿着背影的去向,两句话可以掩饰的慌张,两年后可以忘记的地方。 只是无论怎样的记忆尤新,青春还是长着洁白的翅膀呼呼飞远, 它不会在意我们祈求了什么。 时光反方向奔跑,我们只能抓住往事的片段,在春花绽放的清晨,在夏雨轰鸣的午后,在秋风呜咽的黄昏,在冬雪纷扬的深夜,寂寞回味。 有很多人把青春写在小说里, 也有很多人把青春拿来歌唱。 这个年代的孩子体会到的青春总是无常, 混合着赤裸裸的忧伤 缠绕在灵魂里,铭刻在岁月里。 少年时代的日记, 曾经的合影, 高中校园里的栀子, 一起散过步的操场, 吃过无数次午饭的快餐店…… 这些琐屑而精致的细节都涂抹着我们共同哭过笑过走过唱过的年华。 它们就是我们青春的符号, 疼痛而清醒地记录着成长的轨迹。 花朵,落叶,雨滴,清风。 爱情,奢靡,纠缠,郁闷。 总是逃不开一些东西,青春就这样冗长地往复在生命中最最纯粹的年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