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不卑不亢的名言名句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周易·系辞下》。谄:谄媚讨好.渎(dú犊):轻侮。这两句大意是:结交地位高的人,不谄媚讨好;结交地位低的人,不轻慢卑视。由于长期受只看重身份、权势、地位的传统心理定势的影响,在古今社会中都存在一种在权势者面前奴颜婢膝、吹拍奉迎.而在百姓面前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两面人。这是一种感情、理性都被扭曲了的人。“周易”提出~的准则.和那种被扭曲的人恰成鲜明对照.此名句对当今人际交往中树立平等意识,采取不卑不亢态度.是有益的启示。 《周易》 《周易·系辞下》 粉笔看看自己洁折的身体,矜持地向黑板问道:“你这样黑,跟我在一起,害臊吗?”黑板不卑不亢地回答:“请不要忘记;美是我们共同创造的。” 二、赞美不卑不亢,意志顽强的诗词顽强的诗句篇一 《有关生命力顽强的诗歌》 有关生命力顽强的诗歌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过华清宫绝句》晚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秋天在诗人的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也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池》杨万里 1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三、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成语:不卑不亢拼音:bù bēi bù kàng解释: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出处: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示例:老张虽着急,可是龙树古~的支应,使老张无可发作. ★老舍《老张的哲学》成语:落落大方拼音:luò luò dà fāng解释: 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出处: 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对于我们也是非常宽大的.还有他的夫人也落落大方.”。 四、关于竹的诗句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 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竹公溪畔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