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贯珠

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诗贯珠评此诗说三四句灵活至极争字极佳而谁家更

“争”字好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诗的妙处不在于对景物穷形尽相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荡的春意,写出了自然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又饱满的感受。

2.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意思

【注释】

1.诗题一作《秋归辋川庄作》。

2.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3.野老:自称。

4.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5.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此诗写田园生活情趣。前四句写景色,细腻传神。因积雨日久,无风而且湿润,故炊烟上升迟缓。水田广漠而白鹭翩翩,夏木成阴而黄鹂宛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视象,有听觉,有面有点,相映成趣。据唐李肇《国史补》,三四句是取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成句。但明人胡应麟《诗薮》则认为王早于李,当是李袭王句。考二人大约同时,谁袭谁诗实难断定。但加“漠漠”、“阴阴”二词于前,确实精彩传神。清人胡以梅说“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唐诗贯珠》)。

后四句写生活情趣。《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五六两句即此写照。七八句写文士与田夫相处,总在疑与不疑之间,正见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无间也。

3.请问唐诗中含有"珍珠"的诗有哪些

【标题】:合水县玉泉石崖刻

【年代】:唐

【作者】:无名氏

【体裁】:五律

【内容】:--------------------

山脉逗飞泉,泓澄傍岩石。乱垂寒玉筱,碎洒珍珠滴。

澄波涵万象,明镜泻天色。有时乘月来,赏咏还自适。

【标题】:暮江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内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标题】:霓裳羽衣歌

【年代】:唐

【作者】:鲍溶

【体裁】:七古

【内容】:--------------------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此衣春日赐何人,

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鸾凤有声不见身,

出宫入徵随伶人。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标题】:谢赐珍珠

【年代】:唐

【作者】:江妃

【体裁】:七绝

【内容】:--------------------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标题】:种荔枝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内容】:--------------------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标题】: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内容】:--------------------

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砣。

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

篇章慵报答,杯宴喜经过。

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

敢辞携绿蚁,只愿见青娥。

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

【标题】: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律

【内容】:--------------------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标题】:捣衣篇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内容】:--------------------

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忽逢江上春归燕,

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君边云拥青丝骑,

妾处苔生红粉楼。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明月高高刻漏长,

真珠帘箔掩兰堂。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寝。有便凭将金剪刀,

为君留下相思枕。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另:真珠即珍珠,两种写法都有。

4.马啸啸出自何处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赏析

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可能作于天宝十载(751)。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天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

《资治通鉴》卷216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沪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疬,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这首诗大概就是为此事而作的(沈德潜认为此诗乃"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唐诗别裁》),不确)。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惨状。"问行人"以下为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中多处使用了民歌的"顶真"手法,诵读起来,累累如贯珠,音调和谐动听。另外,还运用了对话方式和一些口语,使读者有身临现场的真切感。《唐宋诗醇》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逼视。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啭"的意思

【注释】 1.诗题一作《秋归辋川庄作》。

2.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

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3.野老:自称。

4.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

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5.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

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

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此诗写田园生活情趣。

前四句写景色,细腻传神。因积雨日久,无风而且湿润,故炊烟上升迟缓。

水田广漠而白鹭翩翩,夏木成阴而黄鹂宛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视象,有听觉,有面有点,相映成趣。据唐李肇《国史补》,三四句是取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成句。

但明人胡应麟《诗薮》则认为王早于李,当是李袭王句。考二人大约同时,谁袭谁诗实难断定。

但加“漠漠”、“阴阴”二词于前,确实精彩传神。清人胡以梅说“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

(《唐诗贯珠》)。 后四句写生活情趣。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五六两句即此写照。七八句写文士与田夫相处,总在疑与不疑之间,正见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无间也。

6.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意思简单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1)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3)与人争席(4)罢,海鸥何事更相疑(5)。

【注释】

1.诗题一作《秋归辋川庄作》。

2.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3.野老:自称。

4.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5.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此诗写田园生活情趣。前四句写景色,细腻传神。因积雨日久,无风而且湿润,故炊烟上升迟缓。水田广漠而白鹭翩翩,夏木成阴而黄鹂宛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视象,有听觉,有面有点,相映成趣。据唐李肇《国史补》,三四句是取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成句。但明人胡应麟《诗薮》则认为王早于李,当是李袭王句。考二人大约同时,谁袭谁诗实难断定。但加“漠漠”、“阴阴”二词于前,确实精彩传神。清人胡以梅说“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唐诗贯珠》)。

后四句写生活情趣。《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五六两句即此写照。七八句写文士与田夫相处,总在疑与不疑之间,正见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无间也。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我们仔细体味,“漠漠水田”、“阴阴夏木”确实比“水田”、“夏木”更生动更形象。在这里,叠字运用非常得体,因为漠漠有广阔之意,阴阴有幽深之义,突出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氛围 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把握物象的特征,抓住物象的色彩,细腻传神地描写景物。

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7.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注释译文

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

残,凋零。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⑸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⑹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⑺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⑻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kān):探望。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东风”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

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

花尚如此,人就不能怎样了。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自君之出矣》)等皆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

8.求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1)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3)与人争席(4)罢,海鸥何事更相疑(5)。

【注释】

1.诗题一作《秋归辋川庄作》。

2.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3.野老:自称。

4.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5.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此诗写田园生活情趣。前四句写景色,细腻传神。因积雨日久,无风而且湿润,故炊烟上升迟缓。水田广漠而白鹭翩翩,夏木成阴而黄鹂宛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视象,有听觉,有面有点,相映成趣。据唐李肇《国史补》,三四句是取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成句。但明人胡应麟《诗薮》则认为王早于李,当是李袭王句。考二人大约同时,谁袭谁诗实难断定。但加"漠漠"、"阴阴"二词于前,确实精彩传神。清人胡以梅说"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唐诗贯珠》)。

后四句写生活情趣。《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五六两句即此写照。七八句写文士与田夫相处,总在疑与不疑之间,正见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无间也。

【附:练习题】

1、诗歌中的那些词句最工整(对偶)?

答:“中”与“下”,“观”与“折”,“朝槿”与“露葵”。

2、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

答:“漠漠”、“阴阴”写出“水田”与“夏目”的情状。“漠漠”形容水田薄雾蒙蒙,在这样的氛围里“飞白鹭”景色才美;“阴阴”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黄鹂的色彩才显得悦目,声音才显得动听。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