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唐诗的诗

1.李白的古诗20首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 【上日下文】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其二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入紫微。

【虫带】【虫东】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其三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 挥一作飞 )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其四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 首一作手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唯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其五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

( 启玉齿一作忽自哂 )授以炼药说。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其六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 固其然一作其固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

【虫几】【歇欠换鸟】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其七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

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

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

( 一作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

寿与天齐倾。( 此诗另有一作客有鹤上仙。

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

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飘然下倒影。

倏忽无留形。遗我金光草。

服之四体轻。将随赤松去。

对博坐蓬瀛。)其八咸阳二三月。

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

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

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

冶游方及时。子云不晓事。

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

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

但为此辈嗤。其九庄周梦胡蝶。

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

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

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

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

( 故一作固 )营营何所求。其十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其十一黄河走东溟。

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

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

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

年貌岂长在。 (年貌一作颜色 )吾当乘云螭。

吸景驻光彩。( 上二句一作谁能学天飞。

吸景驻光彩。 )其十二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

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

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

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

冥栖岩石间。其十三君平既弃世。

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太易。

探元化群生。寂寞缀道论。

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

□□有时鸣。 【上狱下鸟】【上族下鸟】安知天汉上。

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

谁人测沈冥。其十四胡关饶风沙。

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

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

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

嵯峨蔽榛莽。借问谁凌虐。

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

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

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

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

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

岂知关山苦。( 一本此下有争锋徒死节。

秉钺皆庸竖。战士死蒿莱。

将军获圭组。四句 )李牧今不在。

边人饲豺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其十六宝剑双蛟龙。

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

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

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

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

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

神物会当逢。 ( 当一作相 )其十七金华牧羊儿。

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

未去发已白。不知繁华子。

扰扰何所迫。昆山采琼蕊。

( 蕊一作蕤 )可以炼精魄。其十八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

暮逐东流水。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

年年桥上游。鸡鸣海色动。

谒帝罗公侯。月落西上阳。

( 西上阳一作上阳西 )余辉半城楼。衣冠照云日。

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

黄金络马头。行人皆辟易。

志气横嵩丘。入门上高堂。

列鼎错珍羞。香风引赵舞。

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

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

绿珠成衅雠。何如鸱夷子。

散发棹扁舟。 ( 棹一作弄 )其十九西岳莲花山。

( 。

2.唐诗中的五律第一,有哪十首

01.《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创作于公元761年。

在这首诗中,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描写了春夜喜雨的美妙情景,是写雨诗中难得的佳作,被誉为描摩精工、独具风采、通体精妙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什么是中国诗歌?这就是)02.《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具有爱国爱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是雄浑壮阔的,可是这种雄浑壮阔的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物和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动来达到的。

这首诗全篇先感时,后念家,再及己,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本诗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五律第一?)03.《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盛唐五律第一)04.《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此诗为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山水诗的代表作)0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千古传诵,有口皆碑。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

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四杰之首,有“诗杰”之称。(不世经典)06.《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07.《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这首诗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

起句高华浑融,历来被人传诵。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查了资料,有人将其归进五律,有人将其归进“五言古诗”)08.《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这首诗,历来被诗家推为五言律诗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

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李白名律。

3.急需唐诗7首 ,要简短的 快快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

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

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

有《诚斋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 芙蓉②向脸两边开。

乱③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

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王昌龄集》。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②芙蓉:即荷花。

③乱:混杂。“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

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

[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

4.名家写的古诗中的诗句

《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史记·秦始皇本纪》: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汉·乐府民歌 《古诗穆穆清风至》: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古诗兰若生春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乐府古辞《盂珠》: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南朝宋·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唐·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5.李白写的古诗词

这个网站里有

这里先放几首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侠客行》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行路难 其一》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李白写的古诗

蜀道难 作者: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按】六朝《瑟调曲》旧题 【蚕丛、鱼凫】古蜀国王 【太白】太乙,秦岭峰名 【山摧】《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下嫁五个女给蜀王,蜀派五力士迎娶。

返回梓潼,遇一大蛇钻入山洞,五力士共拉蛇尾,结果山被拉塌,力士与女皆压死,山也分为五岭。 【六龙】神话中替太阳驾车的羲和日赶六龙载太阳神在天空从东到西行 【高标】最高峰 【青泥】岭名,为唐入蜀要道。

《元和郡县志》“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在今陕西略阳县。

【扪参历井】参、井,皆星宿名。参是蜀的分野,井是秦分野。

(古认为地上某地区与天上某星宿相应,叫分野) 【子规】杜鹃鸟。据《华阳国志·蜀志》,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其时子鹃鸟鸣,蜀人因思念杜宇,故觉此鸟鸣悲切。

【剑阁】四川剑阁县北七里大、小剑山间的一座雄关,即剑门关。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

形胜之地,非亲勿居”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姥】在浙江天台,近临剡溪,据说登山者听见过仙人天姥唱歌 【谢公屐】《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

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天鸡】《述异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金银台】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折腰】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清平调 作者: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按】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于沉香亭,召李白作清平调三首,谱入乐府。

这也是李白一生所唯一的谄媚。

7.写出古诗的诗题 作者

这句话出自余秋雨《阳关雪》,这三个名胜所对应的诗分别如下:

李白——《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8.李白写的古诗有哪些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古朗月行(节选) 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 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 飞 在 青 云 端。

[注释] 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今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明月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 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解说]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

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

9.赞美李白的古诗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追月逆江河

包黑斩龙顺民心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我辈此中惟饮酒 先生在上莫题诗

酒入豪肠 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 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忆李白》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杜甫《不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墓

唐五代•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读李白集

齐己

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

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

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

不是绮罗儿女言。

眸子炯然,哆如锇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

——魏灏

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李白

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李白

10.描写诗人的古诗

描写诗人李白的诗句

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称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转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鹏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醩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赠李白》(不是打错了啊,跟上面那个都叫赠李白,看样是赠了好几次了)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白居易:《李白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去。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李绅:题目已经散佚了,但是据内容应该是写李白:青山缭绕闭幽栖,路踏苍龙入杳微。风月吟哦一狂士,文章今古总危机。沉香亭北公何壮,采石江头事已非。为叹淋漓宫锦月,泪如滴酒欲沾衣。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