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吟雪

1.诗词咏雪郑板桥

一、古诗原文

《咏雪》

作者:郑板桥(清)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二、古诗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扩展资料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咏雪》。

《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题画诗在郑板桥笔下,除了在内容上有思想性,抒情性以外,在形式上还更具有艺术性、趣味性。题画诗能充分体现“书画同源”“用笔同法”的艺术趣味,而传统画家的题款跋文,大多题于画的空白处,与画面起平衡作用,但“扬州八怪”的题款已脱传统国画以及“文人画”题款、题诗的窠臼,特别是郑板桥将书法与画糅合在一起,还成了共同表现形象的特殊手法,彼此关系不分割。

郑板桥题诗的形式变化多端,不守成规,不拘一格,自然成趣,达到书佳、行款得体,画亦随之增色。所谓行款得体,即是视画面的实际,进行构思,讲究构图的形式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咏雪 (郑板桥作品)

2.古今诗词中咏雪的名句有哪些

雪与日月星斗、风雨虹霓一样,是古往今来吟咏不尽的素材,中国文人墨客写出了不少寓意深远、脍炙人口的名句名篇。

最早出现的咏雪诗,恐怕要数《诗经》中的那篇 《北风》了。“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暴虐,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即使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还是相约逃亡。

雪烘托了诗的悲凉气氛。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涉江》篇里,围绕着被流放的窘境发出了许多哀叹:“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是一个多么高大坚强的形象,他准备为自己的理想奋头到底,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伟哉,屈原! 汉末蔡文姬有一首“感伤乱离,追怀悲愤”的名篇传世。“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只有被掳匈奴十二年又改嫁生子的女诗人才能写出这催人泪下的《悲愤诗》来。既恨乱世被掳又怨母子别离的复杂心绪,让人感到这“雪”冷入骨髓。

南北朝时的江淹写了不少咏雪句子,如:南中气候暖,朱华凌白雪; “停舻望极浦,弭棹阻风雪”;“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诗词评论家皆云江淹后半生因高官厚禄,才思渐退,谓之“江郎才尽”,但依笔者看来,他写“雪”却是愈来愈精,不可一概而论也。

南北朝庾信在他的《昭君辞应召》里有“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的诗句。

“冰河”、“雪路”、“胡风”、“夜月”,再加上凄凉哀怨的“胡笳声”,营造了一种苍茫激楚的北国气氛,在我们面前立时展现出一幅 “昭君出塞图”来。 唐以来,文人墨客更以瑰丽的才思,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雪诗篇。

在大诗人李白笔下,“雪”大多成了比喻:“白波若卷雪,测石不容舠”;“黄云万里动声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卷雪”和“雪山”均喻指“白浪涌叠”。

唐朝岑参描写边塞的诗最有特色,故被称为“边塞诗人”。“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上将拥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用雪烘托战场,感染力很强。

最有代表性的是他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触,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其新颖贴切。

此诗写送别,“雪”在诗里反复出现,更显得苍凉悲壮。比岑参早些时的东方虬有首《春雪》,内有诗句“春雪满空来,融处似花开。”

豪情与奇趣都比不上岑参的这两句。有人用“妙手回春”来品评岑参咏雪的千古名句,是很有道理的。

印象中较深的还有柳宗元那首《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遭遇坎坷的柳宗元不就是那独钓的舠老翁吗?初看,物似失真;细研,诱人深思,不得不惊叹他妙得诗家之秘笈。

在政治失意里,他表面淡泊,内心却一直等待时机,就像姜子牙当年钓于渭水一样。可惜的是,令他东山再起的奇迹并未出现,就像诗中所写,只钓了一江寒雪罢了。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是咏雪高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阕《念奴娇》雄浑奔放,长于比喻。

不难看出,雪是指“浪花飞溅”,是借鉴了李白和柳永的手法。三人写雪,异曲同工,但苏词更有气势。

直接用“雪”字作题的要数**的《泌园春·雪》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把雪描述到极致,若非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谁能有此气魄!“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倘不是功底深厚的诗词巨匠,谁又能把雪写得这么浪漫有趣。**一反雪的悲凉、愤懑、窘迫、怨恨,给了雪一个崭新的形象,这是雪的造化,这是雪从未有过的礼遇,因之《泌园春·雪》遂成了千古绝唱。

3.古今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雪,求2首以上的古诗并注明作者

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渫?淅婊ǹء?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翰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柳宗元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白居易 《夜 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祖咏 《终南山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韩 愈 《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渥鞣苫ā? 唐•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宋•卢梅坡 《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需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雪梅二首•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4.吟咏雪的古诗词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紶定官剐擢溉规税海粳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5.古今诗词中咏雪的名句有哪些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5、《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1、《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15、《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16、《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 17、《寒梅词》【唐】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18、《长安冬日》【唐】杜荀鹤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19、《独酌》【唐】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20、《风雪中作》【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6.有那些关于咏雪的诗词多几首有那些关于咏雪的诗词多几首 爱问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缴《四气诗》 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补充:1.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大雪满弓刀 7.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0.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11.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12.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2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