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对花于

1.古人对花的赞美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韩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李商隐的唯美古诗《花下醉》怎么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诗歌先以寻花开篇。接着沉醉花中,最后写酒醒赏花。通篇都围绕着花来展开。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强烈喜爱。可谓爱花之至。

起首两句先写了寻芳而醉的过程,流露出一种酣醇满足之意。“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眠日已斜”。在这个美好的春日,诗人一路追寻着繁花的踪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喝得大醉。便在夕阳西下之时,依着花树沉沉地睡去。诗人因为爱花,所以怀着浓厚的兴趣,殷切的心情,特地独自去“寻芳”;既“寻”而果然喜遇;既遇遂深深为花之美艳所吸引,流连称颂,不能自已;流连称颂之馀,竟不知不觉地“醉”了。“不觉”二字寓意深广,使花之美、酒之醇以及人之陶醉都包含其中了。而不自知其所以然的情态,笔意极为超妙。“流霞”,将似锦的繁花比作漫天的流霞之意。这里用“醉流霞”,含意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从“流霞”这个词语中,可以想象出花的绚烂、美艳,想象出花的芳香和形态,加强了“醉”字的具体可感性。诗人借这含意双关的“醉流霞”表达出生理的醉与心理的醉之间相互作用和奇妙融合。次句“倚树沉眠日已斜”进一步写“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倚树亦即倚花,花就长在树上,灿若流霞),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叙次井然有序,而又处处紧扣“醉”字。醉眠于花树之下,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包围、所熏染,连梦也带着花的醉人芳香。所以这“沉眠”不妨说正是对花的沉醉。这一句似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句化出,进一步写出了身心俱醉的迷花境界。

3.对花的古诗作者是谁

题为《对花》古诗有几首,各自作者如下:《对花》年代: 宋 作者: 邵雍新花色鲜艳,故花色憔悴。

明朝花更开,新花何有异。《对花》年代: 唐 作者: 方干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

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野客须拼终日醉,流莺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对花》年代: 唐 作者: 秦韬玉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

谁家促席临低树,何处横钗戴小枝。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

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对花》年代: 宋 作者: 黄庶诗昔甫白在,造化困刀尺。

我生几年后,浪自镌顽石。对花虽把笔,好句恨莫得。

耒阳与采石,孤坟没荆棘。几欲肉白骨,再插风雅翼。

海为一杯酒,地为一领席。醉坐吟万物,语出埋霹雳。

乾坤髓可掬,鬼神泪可滴。人生贵适意,身是天地客。

糟床不可乾,吟纸须强擘。花落若解医,有金费千镒。

《对花》年代: 宋 作者: 王令忧悉卒卒人无乐,花草纷纷物又春。安得无忧与无虑,对花还作笑歌人。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