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试讲

1.五年级下册古诗词过故人庄试讲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孟浩然像[1]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ji)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与王维合称“王孟”。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1]2作品原文过故人庄意境图[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3注释译文词语注释过故人庄(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

(2)过:访问。故人:老朋友。

庄,村庄。(3)具:备办。

(4)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黍子,去皮称黄黏米。

(5)邀:邀请。(6)至:到。

(7)合:环绕。(8)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四周。(9)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10)开:打开,开启。

(11)轩:这里指窗户。(12)面:对面。

(13)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14)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端起。

(15)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这里指庄稼。

(16)重阳日:阴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17)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8)就菊花:指饮酒赏菊。古人有重阳节饮酒赏菊的风俗。

就,接近,靠近。作品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食,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看菊花。4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

5作品鉴赏文学赏析中心:写出了孟浩然对清新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首联)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颔联)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五、六(颈联)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结尾(尾联)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

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

2.我女的

/support/wlkj/shige/luolan/shige/shigelongsong/biaoti.htm有许多诗歌的朗诵,自己选择一个适合的吧。

目录:1.《黄河颂 》 光未然 2.《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3.《最后的那一天》徐志摩 4.《再别康桥》徐志摩 5.《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6.《雨巷》戴望舒 7.《盆景》艾青 8.《我爱这土地 》艾青 9.《有赠》曾卓 10.《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11.《致橡树》 舒婷 12.《会唱歌的鸢尾花(节选)》舒婷 13.《这也是一切》舒婷 14.《一切》 北岛 15.《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北岛 16.《春天,十个海子》海子 17.《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18.《祖国,或以梦为马》海子 19.《向青春告别》食指 20.《我是青年》 杨牧 21.《在您的旗帜下》静思清怡 22.《中国人,不跪的人》王怀让。

3.古诗词在2020国考面试中可以使用吗

1.面试中使用古诗词的作用。

(1)点亮考场,吸引考官。我国是诗歌的国度。

灿若星辰,妙笔天成的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恰当巧妙的运用古诗词能够使自己的论述充满文化底蕴,侧面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达到令考官眼前一亮的效果。

(2)更精炼表达观点,更强烈的抒发感情。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在有限的字句中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哲理。

所以借由古诗词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丰富的感情,契合面试考场的要求。例如借由“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可以深刻明确的表达出自己对清廉的理解和坚守。 2.面试中古诗词使用的常见误区。

(1)用法不正确,文不对题。古诗词虽好,但是也要用在正确的地方。

有时候在考场上,有些考生可能由于紧张或者本身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使用错误。这样的话就可能出现反效果。

(2)用的太老套,招人质疑。这个是最常见的问题。

一提到为民服务,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提到诚信,就是“人无信不立”等等。倒不是说这些诗词用的不对,而是使用的人太多了,会让人觉得很老套,考官可能会觉得考生缺乏自己的思考。

(3)用的太频繁,招人反感。有些考生在了解到古诗词的好处之后,就会频繁使用,恨不得全篇都用。

正所谓过犹不及,用得太多,就会显得论述空洞,为用而用,有炫技之嫌,也会招致考官反感。 3.古诗词的正确使用方法。

(1)了解含义,保证准确。考生在考场上使用古诗词,一定要确保使用恰当。

这就要求考生对自己使用的诗词有十足的把握,能精准的理解其意思。比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就是要有推己及人之心,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要忘记别人家的小孩,在赡养孝敬自己的老人时,不要忘记别人家的老人。

这句话一般是教育大家要孝敬老人。准确的理解其意思,才能用在正确的地方。

(2)多多积累,保证新颖。要想在考场上有令考官耳目一新的效果,最好能使用比较新颖的、大家不常用的诗词。

比如,关于诚信的古诗词,“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再比如关于廉洁的古诗词,“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等等,这些会相对比较新颖,使用的效果会更好。

(3)当用则用,不要炫技。古诗词的使用要有限度,不要全篇都充斥着各种古诗词,这样的话自己论述中一些重要的东西会被淹没,也会让考官觉得有些空洞。

一定是当用则用。 最后要再说明的一点是,不管古诗词怎么用,用到哪里,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要注重积累,否则一切都是无根之木。

而积累重在平时。所以提早准备,多多背诵,才能应用自如,为面试增色。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