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花这首古诗的全文意思《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土花能白又能红,——菊花吐蕊有红有白,(个人觉得“土”应为“吐”之误) 晚节犹能爱此工.——晚秋时节还能绽放如此美丽.(工:细致,精巧,例如工笔画) 宁可抱香枝头老,——宁愿留在枝头独自欣赏到老,(抱香:香气蕴而不发,自赏) 不随黄叶舞秋风.——也不同枯死的黄叶般随风摇摆.(黄叶:应指其夫) 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苔藓的善于变化和菊花的始终如一加以对照,表达诗人对菊花品质节操的赞赏。 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鲜明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所信守的人生原则与价值取向:宁可做一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也绝不做随波逐流的世俗庸人。“宁愿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一语,不仅仅是朱淑真高举的一面精神(包括爱情)宣言的旗帜,更是一封公然地对封建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奴性婚姻制度的挑战书!这对于在婚姻问题上大多偏于忍让的封建女子(包括男子)来说,无疑是不可理解的一大“异类”,但正是这种“异”与不可理解,体现了她的觉醒,她的超越。 从女性视角看,朱淑真因其女性意识觉醒得早,个人生活又诸多磨难,使她能以女性的敏感、细腻和灵气去观察生活,因而在抒写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上,有着女性作家特有的口吻声情,作品中表现出的人物情态的生动、心理活动的细腻都是男性作家无法企及的。 2.描写黄花的诗句有哪些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意思: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代李清照《醉花阴》 意思:西风乍起,卷帘而入,人竟然比黄花还要瘦。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南宋吴文英《霜叶飞》 意思:我提来了半壶秋水,插上一束黄色的菊花以便将她奠祭。在秋风秋雨之中,菊花依然旧香气喷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意思: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意思:林叶转红,**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西汉刘彻《秋风辞》 意思: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意思: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意思: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 意思: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意思: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3.描写黄花的诗词1.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话译文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2.元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白话译文 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 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3.朱淑真《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白话译文 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苔藓的善于变化和菊花的始终不变加以对照,表达诗人对菊花品质节操的赞赏,表明自己"宁可抱香枝上老",也不会改变对理想的追求。 4. 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话译文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 5.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白话译文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拓展资料: 黄花是百合科萱草属(黄花菜属)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亦称“忘忧草”、“金针菜”、“健脑菜”,“观为名 花、用为良药、食为佳肴”,与蘑菇、木耳并称为“素食三珍品”,是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食用花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渠县特殊的土壤、水质、气候最适宜黄花生长。清咸丰、道光年间,该县农民成片种植黄花,历经数代农科人员艰苦细致的研究,选育出的“武坪早”等黄花品种独具七蕊,单花体长9~12厘米,色泽鲜美、香气浓馥、嫩脆爽口、营养丰富,是全国黄花之上品。 1983年,在中商部组织的全国黄花产销经验交流会上,来自20个省市110多名代表、专家一致认为渠县黄花是“中国黄花第一品”,成为中商部出口免检产品。 1993年,由农业部在泰国曼谷主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渠县黄花获优质农产品金奖。 2005年获第二届西博会金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经过科学细致的评审,正式誉名渠县为“中国黄花之乡”,至此,中国黄花标准就依据渠县黄花而制定。 4.黄花这首古诗的全文意思《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土花能白又能红,——菊花吐蕊有红有白,(个人觉得“土”应为“吐”之误) 晚节犹能爱此工.——晚秋时节还能绽放如此美丽.(工:细致,精巧,例如工笔画) 宁可抱香枝头老,——宁愿留在枝头独自欣赏到老,(抱香:香气蕴而不发,自赏) 不随黄叶舞秋风.——也不同枯死的黄叶般随风摇摆.(黄叶:应指其夫) 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苔藓的善于变化和菊花的始终如一加以对照,表达诗人对菊花品质节操的赞赏。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鲜明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所信守的人生原则与价值取向:宁可做一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也绝不做随波逐流的世俗庸人。“宁愿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一语,不仅仅是朱淑真高举的一面精神(包括爱情)宣言的旗帜,更是一封公然地对封建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奴性婚姻制度的挑战书!这对于在婚姻问题上大多偏于忍让的封建女子(包括男子)来说,无疑是不可理解的一大“异类”,但正是这种“异”与不可理解,体现了她的觉醒,她的超越。 从女性视角看,朱淑真因其女性意识觉醒得早,个人生活又诸多磨难,使她能以女性的敏感、细腻和灵气去观察生活,因而在抒写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上,有着女性作家特有的口吻声情,作品中表现出的人物情态的生动、心理活动的细腻都是男性作家无法企及的。 5.黄花这首古诗不知道你指的黄花是什么,不过最著名的应该是做为满城尽戴黄金甲的背景那首黄巢的菊花诗。原文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鲁班发明的锯呀 黄花的定义: 1。亦作“黄华”。 盛开的黄花1.黄色的花。《山海经·西山经》:“ 峚山 ,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 2.指菊花。《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陆德明 释文:“鞠,本又作菊。” 宋 李清照 《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 徐渭 《画菊》诗之一:“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 ** 《采桑子·重阳》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3.指菜花。 晋 张翰 《杂诗》之一:“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 唐 司空图 《独望》诗:“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翰 诗:‘黄花若散金’,菜花也。通首皆言春景。 宋真宗 出此题,举子误以为菊,乃被放黜。” 4.指金针菜。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五:“又关了城?我还忘了买黄花和木耳,非买去不可呢。” 5.指未曾有过性行为的青年男女。《太平天囯歌谣·龟头淮军不是人》:“门口姐妹亲不认,硬逮黄花犯奸淫。” 6.古俗曲名。即《皇华》。 宋 黄庭坚 《送彦孚主簿》诗:“《黄华》虽众笑,《白雪》不同腔。” 7. 太行山 峰名。《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 ]北略 中山 之地,至於 房子 ,遂之 代 ,北至 无穷 ,西至 河 ,登 黄华 之上。” 张守节 正义:“ 黄华 盖 西河 侧之山名也。”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 黄华 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 雪溪翁 。” 施国祁 诗题笺注引 刘祁 《游林虑西山记》:“吾闻 太行 之秀,曰 黄华 、曰 谼谷 ,尔其从我一游乎?” 清 侯方域 《郭老仆墓志铭》:“ 司徒公 仕,而西抵 秦凉 之塞,南按 黔 方,北尽 黄花 、居庸 边镇上。” 6.有一首名叫《黄花》的古诗吗确有一首,黄花宋 朱淑真上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也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解说:以花喻人,写自己的品格高洁,其实就是不愿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朱淑真是杭州人。一般认为可与李清照齐名,但好像李清照名气大些。 由于朱淑真嫁得不太好,物质生活虽优越,感情生活却贫瘠,所以抱恨终生。朱淑真的诗作词作被后来人辑录成为《断肠集》。】 p.s.若是意指黄花,所包括的诗词就多了,基本上写菊和重阳的都可以用到,相信上面这首是最贴合你女儿需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