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选》读书报告

1.宋词选>读书笔记

永遇乐

苏 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简析

词人莅临徐州,宿于唐代名妓关盼盼的燕子楼。是夜,明月皎洁如霜,好风清凉如水,此为大景,以静衬托夜之深。鱼跳曲港,露泻圆荷,此为小景,以动反衬夜之静。如此静夜,自能梦遇佳人。然三更鼓响,一片叶落,忽然惊醒,于是怅然若失,起而寻梦上征融情入景,若梦若醒,亦真亦幻,给人以惝恍迷离之感。下片由人亡楼空,直抒感慨,把故园之思,今昔这感、人生如梦之叹,打成一片。他从自己今日凭吊燕子楼,推想到他日后人又将凭吊自己所建的黄楼,一种人生须臾、荣枯无常的感慨袭上心头,使他深有"古今如梦,何尝梦觉"之慨。看来,这燕子楼的一梦,也不特是艳遇而已,更暴光坡心境的一次澄化。

2.宋词选>读书笔记

永遇乐

苏 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简析

词人莅临徐州,宿于唐代名妓关盼盼的燕子楼。是夜,明月皎洁如霜,好风清凉如水,此为大景,以静衬托夜之深。鱼跳曲港,露泻圆荷,此为小景,以动反衬夜之静。如此静夜,自能梦遇佳人。然三更鼓响,一片叶落,忽然惊醒,于是怅然若失,起而寻梦上征融情入景,若梦若醒,亦真亦幻,给人以惝恍迷离之感。下片由人亡楼空,直抒感慨,把故园之思,今昔这感、人生如梦之叹,打成一片。他从自己今日凭吊燕子楼,推想到他日后人又将凭吊自己所建的黄楼,一种人生须臾、荣枯无常的感慨袭上心头,使他深有"古今如梦,何尝梦觉"之慨。看来,这燕子楼的一梦,也不特是艳遇而已,更暴光坡心境的一次澄化。

3.谁有钱钟书的《宋词选注》的读后感或者是它的评价啊

看钱先生的《宋诗选注》是四五年之前的事情了,当时兴趣很浓,还抄了很多好诗到日记本上。

读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是钱钟书先生评介人物性格和作品特色时的语言风趣幽默形象。无疑,很多语言是钱氏风格,他人绝对讲不出这样的绝妙好词来。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宋朝诗歌的风格流派和风格流变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毕竟人的趣味应该是多样的,山谷的老辣拗体固然出人一头地,苏轼的诗歌比喻络绎固然胜人一筹,但永嘉四灵的诗歌却也清新灵秀。

钱钟书先生对各家各派都没有什么偏见。他在诗歌注解中表现出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一个小诗人尽管其它诗歌都不好,只要有一首好诗也可入选,象柳开的诗。而一个大诗人尽管有很多好诗,但存在的诗歌上的缺点,钱钟书先生也会提到。

同时在评介时候也注意到坚持辩证的观点,每一家诗歌的利弊基本都讲出来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钱钟书先生的眼界是广阔的,他对宋诗的评价是放到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

每个人的诗承和对后来人的影响基本都被他说到了,一些诗句的历史衍变也被他指出来。这样读者就不会只被宋诗狭隘住,而能够将眼界放开,会通古今,熔炼百世,触类旁通,系统条理地领会宋诗的发展风貌,这种治学精神在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中也表现得很明显。

在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中,唐诗第一,宋诗第二,清诗第三。如何恰当地评价宋诗是个很不容易的问题。

在这方面,钱钟书先生花了很大的工夫,整个《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先生单干,其中绝对找不出抄袭的痕迹,不象现在很多学者那样干着“文抄公”那样不光彩的事情。同时钱钟书先生对宋诗也很不满,但又迫于组织单位上的任务分配和政治风气的压力,这个《宋诗选注》写起来也是很不痛快,写不来也不太如意,特别是对诗歌的选择上。

正如全书充满着幽默的笔调,但实际上其中更反照出钱先生的无奈和压抑。这是我不得不指出的。

真正的钱氏作品要到后来出版的《宋诗纪事补正》100卷中才能看到。(不过我还没看到)。

诗以言志,可以陶冶性情。但他人写出来的诗不能令人满意,这就要进行诗歌批评,指出好诗到底好在哪,坏诗坏在哪里。

要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我认为《宋诗选注》还是值得好好看看的。因为钱先生有很高的文艺鉴赏能力,这种能力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令人信服。

在《宋诗选注》对诗人的评介中也可看出评介者的慧眼。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对每首诗的艺术特点并没有说明。

虽然这样,其中还是可以看出评介者平等的眼光,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转益多师是汝师,百花酿蜜,方有如许的甘甜。这部书更重要的是阐述了艺术创作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真正的自由必然是以规矩为前提,能规矩方能跻得大自由。这不仅是对艺术,对于生活都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4.求2500字《林肯传》读书笔记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年级读书内容体系:预备、初一年级,年龄较小,对有情节有故事的读物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多推荐童话、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初二年级学生生理上、心理上处于转折时期,建议读些小说、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方面的书籍,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健全的人格;初三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推荐一些中外名著的选本,甚至可以结合英语热点,阅读中英文对照本的世界文学名著,从而丰富、深化学科知识,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傅雷译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初二:(文学作品) 11.《论语译注》 李申编 中华书局 2000年8月第1版 她蕴涵了孔子丰富而明睿的儒家思想,广泛的内容中流淌着仁爱的人文关怀,言简意赅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二千多年来,浸润濡染着人民的道德、心理,对中华民族起着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12.《三国演义》 罗贯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为经,以各具风采的战争为纬,作者构绘了群雄逐鹿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智”的诸葛亮、“义”的关羽、“奸”的曹操······鲜活的浮雕式的人物家喻户晓。

错综的形势、睿智的计谋、成功的战例,打造了我国最杰出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13.《水浒传》 施耐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8月第2版 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描绘了壮丽的农民起义的历史画卷。

它首开长篇英雄传奇的先河,民间文艺演绎它的故事不计其数。央视首播《水浒传》时,几乎万人空巷便有力佐证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强大魅力。

14.《家》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9月第3版 中国现代文学馆大门上有一个巨大的凹雕手印,象征着一只巨灵之掌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大门。这个手掌印就是巴金先生的。

这一殊荣标明了巴金先生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为她争得这一声誉的便是他的《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这部小说1933年出版单行本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先后出过30多版,销售数万册。

新中国成立后三次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小说激情澎湃、坦率热烈,激动了许多青年追求新生活的心。

15.《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11月1版 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胡云翼先生选注的《宋词选》,重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具有一定的价值。

他的注释浅显易懂,,对作家和作品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说明。 16.《普希金诗选》 卢永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1版 《普希金诗选》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30种中外名著之一,共收入普希金抒情诗 150首,约占作家全部抒情诗的五分之一。

抒情诗是普希金创作的精华,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民族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

在《皇村中的回忆》、《致恰巴耶夫》、《致大海》、《我为自己树立一座非人工纪念碑》、《在西伯利亚矿山的深处》等政治诗篇中,普希金猛烈抨击沙皇专政制度,放声讴歌自由,讴歌俄国人民奋起抵抗外国侵略者的爱国主义豪情,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政治信念。爱情诗在普希金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诗歌有的表现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憧憬,有的抒发和女友共享的欢乐或分别的离愁……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恋人始终抱着豁达宽容的态度,即使得不到爱,也依然祝福别人幸福美满,这些爱情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爱过你》和一组“巴库宁娜情诗”。

此外普希金的诗歌中还有友谊主题、诗人品格主题和歌颂大自然的主题等等,总之,普希金的诗歌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诗歌财富,能使青少年学生从中了解诗人,认识那个时代增长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养料,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 17.《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汝 龙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18.《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赵少伟译 漓江出版社 1987年7月第1版 小说着力刻画了古巴老渔民桑提亚歌出海捕鱼时同鲨鱼斗争时的意志、毅力和勇气,成功地塑造了硬汉形象。这部作品使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辉映在海明威的头顶。

19.*《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说描写青年渡边倾心娴静腼腆、多愁善感的直子后,又与活泼开朗、大胆热情的绿子燃起情火,悲欢恋情,如激弦、如幽曲;奇句妙语,如泉涌、如露凝。七百万册的畅销奇观,打造了村上春树在世界的广泛影响。

20.*《简爱》 (英)夏绿蒂·勃朗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2版 这是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一部影响最大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的习俗和偏见,扎根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21.*。

5.读书笔记必读科目是哪些

读书笔记必读科目

文学类 诗经选 唐诗选 宋词选 古文观止 三国演义 红楼梦 鲁迅选集 四世同堂 围城 笑傲江湖 平凡的世界 莎士比亚全集 浮士德 巴黎圣母院 红与黑 高老头 战争与和平 泰戈尔诗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百年孤独 历史类 史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 万历十五年 剑桥中国史 历史研究 中国的现代化 哲学类 论语译注 孟子译注 周易外传 老子新译 庄子集释 孙子兵法 坛经校释 四书章句集注 传习录 大同书 胡适文存 孙文学说 理想国 忏悔录 新工具

余冠英 中国社科院 胡云翼 吴楚材,吴调侯 罗贯中 曹雪芹 鲁迅 老舍 钱钟书 金庸 路遥 朱豪生译 郭沫若译

司马迁 胡绳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黄仁宇 费正清 汤因比 吉尔伯特。罗兹曼

杨伯骏 杨伯骏 王夫之 任继愈 郭庆藩 郭沫若 慧能 朱熹 吴光,钱明 康有为 胡适 孙中山 柏拉图 奥古斯汀 培根

悲剧的诞生 科学革命的结构 单向度的人 西方哲学史 思想录 文化、教育类 中国文化要义 傅雷家书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爱弥儿 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 艺术、美学类 美学散步 谈艺录 艺术哲学 美学的历史 艺术的问题 经济类 资本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通向奴役之路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经济学的伦理问题 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 现代化的陷阱 社会学 江村经济 社会学 社会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类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自卑与超越

尼采 库恩 马尔库塞 罗索 帕斯卡尔

梁漱溟 傅雷 丹尼尔。贝尔 阿伦。布洛克 马克思。韦伯 卢梭

宗自华 钱钟书 丹纳 贝尼季托。克罗乔 苏珊。朗格

卡尔。马克思 亚当。斯密 保罗。萨穆尔森,威廉。诺德豪斯 斯蒂格利茨 曼昆 哈耶克 熊彼特 贝克尔 道格拉斯。诺斯 厉以宁 吴敬琏 张维迎 伍丁丁 何清涟

费孝通 波普诺 D。P。约翰逊 巴克

马斯洛 A。阿德勒

快乐的人生,美好的人生 **与文明 现代心理学

卡耐基 弗洛依德 张春兴

6.谁有钱钟书的《宋词选注》的读后感或者是它的评价

看钱先生的《宋诗选注》是四五年之前的事情了,当时兴趣很浓,还抄了很多好诗到日记本上.读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是钱钟书先生评介人物性格和作品特色时的语言风趣幽默形象.无疑,很多语言是钱氏风格,他人绝对讲不出这样的绝妙好词来.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宋朝诗歌的风格流派和风格流变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毕竟人的趣味应该是多样的,山谷的老辣拗体固然出人一头地,苏轼的诗歌比喻络绎固然胜人一筹,但永嘉四灵的诗歌却也清新灵秀.钱钟书先生对各家各派都没有什么偏见.他在诗歌注解中表现出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个小诗人尽管其它诗歌都不好,只要有一首好诗也可入选,象柳开的诗.而一个大诗人尽管有很多好诗,但存在的诗歌上的缺点,钱钟书先生也会提到.同时在评介时候也注意到坚持辩证的观点,每一家诗歌的利弊基本都讲出来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钱钟书先生的眼界是广阔的,他对宋诗的评价是放到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每个人的诗承和对后来人的影响基本都被他说到了,一些诗句的历史衍变也被他指出来.这样读者就不会只被宋诗狭隘住,而能够将眼界放开,会通古今,熔炼百世,触类旁通,系统条理地领会宋诗的发展风貌,这种治学精神在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中也表现得很明显.

在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中,唐诗第一,宋诗第二,清诗第三.如何恰当地评价宋诗是个很不容易的问题.在这方面,钱钟书先生花了很大的工夫,整个《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先生单干,其中绝对找不出抄袭的痕迹,不象现在很多学者那样干着“文抄公”那样不光彩的事情.同时钱钟书先生对宋诗也很不满,但又迫于组织单位上的任务分配和政治风气的压力,这个《宋诗选注》写起来也是很不痛快,写不来也不太如意,特别是对诗歌的选择上.正如全书充满着幽默的笔调,但实际上其中更反照出钱先生的无奈和压抑.这是我不得不指出的.

真正的钱氏作品要到后来出版的《宋诗纪事补正》100卷中才能看到.(不过我还没看到).诗以言志,可以陶冶性情.但他人写出来的诗不能令人满意,这就要进行诗歌批评,指出好诗到底好在哪,坏诗坏在哪里.要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我认为《宋诗选注》还是值得好好看看的.因为钱先生有很高的文艺鉴赏能力,这种能力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令人信服.在《宋诗选注》对诗人的评介中也可看出评介者的慧眼.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对每首诗的艺术特点并没有说明.虽然这样,其中还是可以看出评介者平等的眼光,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转益多师是汝师,百花酿蜜,方有如许的甘甜.这部书更重要的是阐述了艺术创作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的自由必然是以规矩为前提,能规矩方能跻得大自由.这不仅是对艺术,对于生活都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7.求《宋词之旅》读后感(自写)

宋词之旅

喧嚣尘世,太容易迷失。有时需要静静读点书,“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言语无味”。此时读书,应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真正与己心灵相通、受其教益、为之熏陶、去己尘垢的书。我的选择是手捧一本《宋词选释》,来一段回味悠长的宋词之旅。

旅途是如此的随性啊,可以走进温庭筠的梦中的江南,有“无聊独倚门”“独倚忘江楼”的怅惘无奈脉脉情意;可以走进李煜春水般的国愁家恨,“剪不断,理还乱”,“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可以走进欧阳修的蝶恋花的深情,“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以走进苏轼与妻王氏“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点点是、离人泪”;可以走进秦观似水的柔情,“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在朝朝暮暮”;可以走进陆游的终生遗憾,伉俪情深,造化弄人,“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可以走进柳永流连坊曲的风流,“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也可以走进朱淑真独处的孤寂,“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还可以走进李清照点点滴滴听梧桐细雨的愁情,“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黯然。

神思旅行宋词的世界,感受那么多温婉细腻,那么多愁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还有那么多的眼泪,那么多的春恨秋悲,那么多的感受忧伤,一个字,一阕词可以包含那么那么多的心思和内蕴,一片落叶,一叶风帆也可以赋予那么那么鲜活的感情。

当然这只是宋词中的婉约词部,这里的情太细太重,愁太浓太深。所以,不益太过痴迷其间,一段短暂的旅途吧,再把那《宋词选释》置放一边。即谓之旅行,当然只是偶尔作为生活的一剂调味。可以回味,却不可长久的沉溺其中。

8.怎样学好语文(演讲稿)

推荐一篇文章。

苏步青谈如何学好语文学好语言很重要。语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就不能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1976年天安门出现了那么多动人的好诗,表达了对**的深切哀悼和对“四人帮”的愤怒控诉。你没有相当的语文表达能力,就写不出来;即使写了,也表现不出那样的怒火,那样的激情。

作为中国人,总要先学好中国的语文。中国的语文有特别好的地方。

譬如诗歌吧,“绿水”对 “青山”,“大漠孤烟直”对“长河落日圆”,对得多么好!外国的诗虽然也讲究押韵,但没有像中国诗歌这样工整的对偶和平仄的韵律。一个国家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爱好并学好本国的语文呢? 有人认为只在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语文学不好没关系。

这个看法不对。数、理、化当然重要,但语文却是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工具。

语文学得好,有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就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开展。反之,如果语文学得不好,数、理、化等其他学科也就学不好,常常是一知半解。

就是其他学科学得很好,你要写实验报告,写科研论文,没有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也不行。一些文章能够长期传下来,不仅因为它的内容有用,而且它的文字也是比较好的。

我出生在浙江平阳的山区,穷乡僻壤。家前屋后都是山。

父亲是种田的,很穷,没念过书。但他常在富裕人家门口听人读书,识了一些字,还能记帐。

父亲很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他对我们教育很严。我九岁那年,有一次,一个“足”字我不会解释。

母亲生怕父亲回来打我,就站在村口找人问字,可是站到天黑问了许多人,还是没人能解释这个字。幸而这天晚上我没挨打,也没挨骂

我们村里没有学校,十来个孩子请了个没考上秀才的先生教书。他教我们读《论语》,读《左传》。

12岁那年父亲送我到100多里外平阳县城里的高等小学念书。我不但学习勤勉,而且养成良好习惯,不论在少年时代还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我总是每晚11时睡觉,早上5时起床,严寒季节也是这样。

1915年,我进了当时温州唯一的一所中学。那时,我立志要学文学、历史。

我会背《左传》,《史记》中不少文章我也会背,《项羽本纪》那样的长文,我也背得烂熟。我还喜欢读《昭明文选》。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我喜欢极了。

还有《资治通鉴》,共有200多卷,我打算在中学四年里全部读完;第一年末,我已念完20来卷。后来,学校来了两位从日本学习回来的教师教我们几何,我很感兴趣,从此,我就放弃了学文学和历史的志愿而致力于攻读数学。

但我还是喜欢写文章。四年级的时候,校长贪污,学生闹风潮,我带头写了反对校长的文章。

后来,我成了数学专家,但仍然爱好语文。我经常吟诵唐宋诗词,也喜欢**的诗词,现在,每晚睡觉前,我总要花二三十分钟时间念念诗词,真是乐在其中也。

一个人一天到晚捧着数学或其他专业书,太紧张了,思想要僵化的。适当的调节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专业。

我写的诗也不少,但不是为了发表,大多是自娱之作。有时也写政治性的诗,这也是一种战斗嘛。

我那篇《夜读偶成》 “幼爱聊斋听说书,长经世故渐生疏。老来尝尽风霜味,始信人间有鬼狐。”

(见197811月3日《解放日报》是批判“四人帮”的。 从小打好了语文基础,这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

当然,不一定都要读《论语》,其实即使是《论语》,其中也有不少可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不是很好吗?“每事问”,不要不懂装懂,这也对。

《古文观止》220篇不一定要全部读,但《前赤壁赋》、《前出师表》等几篇一定要读。有些文章虽然是宣扬忠君爱国思想的,但辞章很好,可以学学它的文笔。

此外,《唐诗三百首》、《宋词选》中都有很多好作品,值得一读。 读书,第一遍可以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

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

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

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

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书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

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尤其是学会精读的方法,也可以从中学习并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几十岁,但充分利用起来,这个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锲而不舍,多石可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学习语文也是这样。

我对数学系的青年同志要求一直很严,一般要学4门外语,当然,首先是中文的基础要好。我还要他们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经常看看、读读,当作休息。

转自http://blog.sina。.。

9.宋词选有哪些文章

无名氏《满江红》宋词鉴赏 (3891)

无名氏《九张机》宋词鉴赏 (2191)

无名氏《采桑子》宋词鉴赏 (1627)

无名氏《凤栖梧》宋词鉴赏 (1453)

无名氏《长相思》宋词鉴赏 (2455)

无名氏《鱼游春水》宋词鉴赏 (1175)

无名氏《九张机》宋词鉴赏 (2519)

刘将孙《沁园春》宋词鉴赏 (1246)

张熙妻《菩萨蛮》宋词鉴赏 (1269)

章文虎妻《临江仙》宋词鉴赏 (876)

周氏《瑞鹤仙》宋词鉴赏 (711)

张炎《渡江云》宋词鉴赏 (732)

张炎《疏影》宋词鉴赏 (865)

张炎《解连环》宋词鉴赏 (922)

陈德武《水龙吟》宋词鉴赏 (1087)

刘氏《沁园春》宋词鉴赏 (903)

蒋捷《梅花引》宋词鉴赏 (1342)

蒋捷《燕归梁》宋词鉴赏 (810)

蒋捷《女冠子》宋词鉴赏 (807)

蒋捷《贺新郎》宋词鉴赏 (914)

蒋捷《贺新郎》宋词鉴赏 (676)

蒋捷《贺新郎》宋词鉴赏 (763)

吕同老《水龙吟》宋词鉴赏 (769)

王易简《天香》宋词鉴赏 (605)

徐君宝妻《满庭芳》宋词鉴赏 (733)

醴陵士人《一剪梅》宋词鉴赏 (1244)

梁栋《念奴娇》宋词鉴赏 (1119)

黄公绍《青玉案》宋词鉴赏 (963)

周密《四字令》宋词鉴赏 (623)

周密《高阳台》宋词鉴赏 (568)

周密《法曲献仙音》宋词鉴赏 (473)

周密《一萼红》宋词鉴赏 (532)

周密《夷则商国香慢》宋词鉴赏 (433)

周密《玉漏迟》宋词鉴赏 (464)

周密《齐天乐》宋词鉴赏 (609)

周密《水龙吟》宋词鉴赏 (847)

周密《曲游春》宋词鉴赏 (563)

周密《玉京秋》宋词鉴赏 (663)

周密《瑶花》宋词鉴赏 (635)

周密《花犯》宋词鉴赏 (545)

周密《木兰花慢》宋词鉴赏 (734)

孙居敬《好事近》宋词鉴赏 (495)

刘辰翁《西江月》宋词鉴赏 (1090)

刘辰翁《忆秦娥》宋词鉴赏 (729)

刘辰翁《摸鱼儿》宋词鉴赏 (840)

刘辰翁《永遇乐》宋词鉴赏 (761)

刘辰翁《兰陵王》宋词鉴赏 (650)

刘辰翁《柳梢青》宋词鉴赏 (924)

江开《商妇怨》宋词鉴赏 (691)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