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尼泊尔佛像中骑老虎是什么佛尼泊尔纯银,骑虎大黑天/玛哈嘎拉 “玛哈嘎拉是佛教三根本的化身。为调伏刚强众生而呈现忿怒相,本尊及眷属护法众除护持佛法外,依缘起多示现为两臂、四臂、六臂黑,白等形象,为藏传佛教诸宗共同推崇的智慧护法;二臂玛哈嘎拉是普贤王如来及金刚持佛之忿怒化身,四臂玛哈嘎拉是胜乐金刚所化现,玛哈嘎拉总摄诸佛之身、口、意、功德、事业,为主修胜乐金刚的密乘行者之护法神,六臂大黑天乃是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的化身,因菩萨思惟众生难度之因,皆由魔所缠扰,于是化现玛哈嘎拉伏魔本尊,内怀彻骨之大悲,外现无比之威猛相。 2.唐诗塞下曲中的骑怎么念读作qi,第二声。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 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3.唐诗乐府<老将行 >是谁写的老将行 名称: 老将行 作者: 王维 简介 王维 (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唐诗 栏目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类别: 七言古诗 乐府 体裁: 诗 年代: 盛唐 内容介绍 原文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这首诗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 他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悲下场。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 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蒙昧,冷酷无情,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 全诗分三段,开头十句为第一段,是写老将青壮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 先说他少时就有李广之智勇,“步行”夺得过敌人的战马,引弓射杀过山中最凶猛的“白额虎”。接着改用曹操的次子曹彰故事,彰绰号黄须儿,奋勇破敌,却功归诸将。 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描绘老将的智勇才德。接下去,以“一身转战三千里”,见其征战劳苦;“一剑曾当百万师”,见其功勋卓著;“汉兵奋迅如霹雳”,见其用兵神速,如迅雷之势;“虏骑崩腾畏蒺藜”见其巧布铁蒺藜阵,克敌制胜。 但这样难得的良将,却无寸功之赏,所以诗人又借用历史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汉武帝的贵戚卫青所以屡战不败,立功受赏,官至大将军,实由“天幸”;而与他同时的著名战将李广,不但未得封侯授爵,反而得罪、受罚,最后落得个刎颈自尽的下场,是因“数奇”。 这里的“天幸”,既指幸运之“幸”,又指皇帝宠幸;“数奇”,既指运气不好,又指皇恩疏远,都是语意双关的。诗人借李广与卫青的典故,暗示统治者用人唯亲,赏罚失据,写出了老将的不平遭遇。 中间十句为第二段,写老将被遗弃后的清苦生活。自从被弃置之后老将便“衰朽”了,岁月蹉跎,心情不好,连头发都白了。 他昔日虽有后羿射雀而使其双目不全的本领,但久不习武,双臂就如同生了疡瘤,很不利落了。古人常以“柳”谐“瘤”,并且“杨”“柳”通假。 在这里诗人以“杨”谐“疡”(疮)是照顾到诗的平仄声调。老将被弃,疡生左肘,却还得自寻生计,“路旁时卖故侯瓜”。 “故侯”,指秦东陵侯召平,秦破,为布衣,种瓜于长安东城。这里说他不仅种瓜,而且“路旁时卖”,可知生活没有着落;“门前学种先生柳”,也是指他以耕作为业的意思。 陶渊明门前有五柳,因自号“五柳先生”。至于住处则是“苍茫”一片“古木”丛中的“穷巷”,窗子面对着的则是“寥落寒山”,这更见世态炎凉,门前冷落,从无宾客往还。 但是老将并未因此消沉颓废,他仍然想“誓令疏勒出飞泉”,象后汉名将耿恭那样,在匈奴疏勒城水源断绝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终于又得泉水却敌立功;而决不象前汉颍川人灌夫那样,解除军职之后,使酒骂坐,发泄怨气。 最末十句为第三段,是写边烽未熄,老将时时怀着请缨杀敌的爱国衷肠。 先说西北贺兰山一带阴霾沉沉,阵战如云,告急的文书不断传进京师;次写受帝命而征兵的军事长官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一带征召大批青年入伍,诸路将军受诏命分兵出击。最后写老将,他再也呆不住了,先是“拭拂铁衣如雪色”,把昔日的铠甲摩擦得雪亮闪光;继之是“聊持宝剑动星文”,又练起了武功。 他的宿愿本就是能得到燕产强劲的名弓“射天将”(“天将”一作“大将”),擒贼擒王,消灭入寇的渠魁;并且“耻令越甲鸣吾君”,绝不让外患造成对朝廷的威胁。结尾为老将再次表明态度:“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借用魏尚的故事,表明只要朝廷肯任用老将,他一定能杀敌立功,报效祖国。 魏尚曾任云中太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抱不平,才官复旧职。 这首诗十句一段,章法整饬,大量使事用典,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刻画出“老将”的艺术形象,增加了作品的容涵量,完满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沈德潜《唐诗别裁》谓“此种诗纯以对仗胜”。诗中对偶工巧自然,如同灵气周运全身,使诗人所表达的内容,犹如璞玉磨琢成器,达到了理正而文奇,意新而词高的艺术境界。 4.大黑天 吉祥天另外的两天是什么一.最高灵魂与时空观 出典:《摩奴法论》第一章 所谓最高灵魂,既是伟大的创造神梵天,又称‘创造者’、‘生主’。 传说,当最高灵魂醒着时,世界是活动的;当他躺下时,世界就平静下来;当他要睡时,万物就消失融化于最高灵魂之中。最高灵魂就是通过睡和醒,永无休止的让万物生生灭灭。 人的一年为天神的一日一夜。天神的四千年为一个“圆满时代”,天神的三千年为“三分时代”,天神的两千年为“二分时代”,天神的一千年为“斗争时代”。 现在我们正处在斗争时代。(难怪现在我们要天天打仗)四个时代结束就是一劫,然后重新创世。 (看来还是印度神话比较宽容,一代人类可以存在四万年呢,不用在2000年就被补完^^) 这四个时代的12,000倍被称为一个天神时代。一千个天神时代是梵天的一日。 自然,两千个天神时代就是梵天的一日一夜了。 至于最高灵魂创造世界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创造出既实在又不实在的心,由心转变造化,生出空,空的属性是声。 继空之后又生出风,风的属性是触。继风之后生出火,火即光,光的属性是色。 接着是水,水的属性是味。最后诞生的是地,地的属性是香。 然后这五大元素再构成万物。 最后再补充一点。 每71个天神时代为一个摩奴时代,每个摩奴时代都有一个摩奴出现。据说到现在为止,宇宙中已经出现过七个摩奴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算算宇宙的年龄和最高灵魂的这个计算方法差多少。 首代摩奴的诞生方式是这样的——梵天将自己身体分成两半,一半变成男人,一半变成女人。 这一男一女结合,生出一个叫维拉杰的人,这个人靠苦行创造出摩奴 二.毗湿奴、湿婆到底谁最强? 参考资料:《柯利世系》 根据上面的文字我们不难看出,梵天大神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大好人。除了睡觉就是创造。 而且在印度各种神话中梵天大神的业绩也普普通通,想必是睡得太多了吧。. 啊~~~~(X遭到雷劈) 不过毗湿奴大神和湿婆大神就不同了,一个要维护世界和平,一个要消灭愚蠢的人类,自然为人类所熟知。 但毗湿奴大神和湿婆大神到底谁更强,几千年来,这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下斗胆在这里讨论一下。 在神话传说里毗湿奴与湿婆的正面交锋只有一次。 《柯利世系》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文字: 黑天(毗湿奴最著名的化身)为了救出孙儿无碍,率众攻打妖仙首领罗波那的绍尼塔普尔城。 当时黑天骑着神鸟迦楼罗与兄弟大力罗摩,及儿子明光大战罗波那的恶魔军团。而罗波那的后台老板正是破坏神湿婆。 经过几场激战,湿婆的亲信火神阿耆尼、大仙人安吉罗、大魔王劫瓦尔纷纷败在了黑天的手中。最后湿婆不得骑着青牛南迪,带着儿子——战神鸠摩罗、象头神群主(大圣欢喜天)赶来与黑天一决战。 黑天命令罗摩与明光阻挡住以战神鸠摩罗和象头神群主为首的终极恶魔军团,然后独自与湿婆单挑。 两位大神先是用弓箭对射。 后来觉得不过瘾,湿婆就张开大嘴,吐出漫天大火,黑天也不甘示弱,掏出能呼风唤雨的神器——‘云雨’… 他们两个打得欢,大地女神可受不了了(上吊?剖腹?),偷偷到梵天那里去打小报告。梵天大神只好跑来调停:“湿婆,你小子搞什么搞?黑天是你的灵魂呀!你和他打起来,这怎么适合呢?”于是,湿婆拥抱了毗湿奴,离开了战场。 (这也太儿戏了吧!可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本战结果:平局。 X的分析:表面上这是平局,其实不然。准确的说应该是黑天和湿婆的平局。 看过诗史《摩柯婆罗多》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毗湿奴大神降世时将自己的身体分成了两部分。较强的一部分化为大黑天,较弱的一部分化为了大力罗摩。 也就是说,与湿婆大战的是毗湿奴大神的一部分罢了。如果大黑天与大力罗摩来个超级赛亚人合体… 哦哦哦~~~~超超超!!!级神龟冲击波! 三.谁是最强的女神? 出典:《摩根德耶往世书》 中国最强的女神起初是女娲,往后是西王母;希腊也有鼎鼎大名的雅典娜;日本则是天照大神。 那么印度最强的女神是谁呢?是毗湿奴的妻子吉祥天?或是喜欢唱歌的乾达婆?还是美丽的天女? 其实都不是。这个最强女神乃湿婆大神的老婆,雪山女神的最强化身——杜尔迦(难近母)。 杜尔迦的诞生非常有趣。据说远古的时候,西天(印度)有一个很厉害的大魔王,他就是天神的敌,檀那婆的老大——牛魔王。 牛魔王非常厉害,将天帝因陀罗及众天神都打得大败,并将他们都赶出了天界。 因陀罗没办法,只好向三大神求救。 梵天、毗湿奴、湿婆听了都非常愤怒,愤怒得眉毛倒竖,眼睛喷火。后来因陀罗他们也跟着一起喷火。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横岛忠夫的一句名言:“如果憎恨能杀人的话,你已经了一百遍了!” 结果当大家的怨念结合到一起时,火堆中就诞生了可怕的杜尔迦女神(据说很丑)。这可是世界上最强的诸神怨念集成的人间兵器! 后来众神还把自己最强的武器交给她。 比如湿婆的三叉戟、毗湿奴的神盘、水神伐楼那的神螺、因陀罗的金刚杵,以及因陀落坐骑爱罗婆多神象脖子上的神钟,最后还获得了喜马拉雅女神赠与的雪狮。 结果当然只有一个,牛魔王被暴扁一顿后,就被送去了阎摩的枉城。 对杜尔迦女神的强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宫词顾况朱庆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 □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 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 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 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 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 瞿塘滟□堆 五月不可触 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 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 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 双飞西园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