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饮食

1.【有没有文化气息的饮食诗词

呵呵~这个可以有的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

2.有哪些诗词是关于饮食文化的

比如杜甫,什么吃的都爱写进诗里,比如吃个鱼加饭: “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 香饭缘老翁。”在《赠卫八处士》里,杜甫又描述了吃粱饭、剪韭菜吃 的情景。

春天的韭菜吃起来嫩而无怪味,端的好。杜甫诗云: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传闻他穷困时,在草堂用四道菜招待岑参:一是韭菜上 摆俩蛋黄,二是青盘子里一溜蛋白,三是豆腐,四是清汤浮 蛋壳。

配诗四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 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李白也有许多诸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之类的诗句,但写得没杜甫那么家常。

孟浩然的诗里会提到乡间的鸡肉米饭:“故人具鸡黍,邀 我至田家。”范仲淹有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辛弃疾也提过鲈鱼好,用了张翰当年鲈鱼莼菜羹的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宋玉在《招魂》中提过稻粢穑麦、肥牛之腱。苏轼写过许多关于吃食的文章,比如著名的打油诗《猪 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 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他在海南时,琢磨房东请他吃鸡和酒:“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膪吾。”《红楼梦》里写螃蟹的诗就懒得列了,如此这般的小段子 是数不胜数的。

明清之后,士大夫喜欢把什么事都写进诗里, 列都列不完的,我列的这些,也只是意思一下而已。

3.求饮食方面的诗词,谚语

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平时省一口,缺时顶一斗。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臭鱼烂虾,害命冤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若要长寿,经常吃素。煮菜不用学,只要勤洗锅。

上床萝卜下床姜。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深栽洋芋浅栽姜。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 谚语 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

—— 谚语 有病去烧香,死得更快当。 —— 谚语 你若隐瞒自己的病,你的尸体会暴露在人面前。

(柯尔克孜族) —— 谚语 有病不要瞒,越瞒越吃亏。 —— 谚语 丑病不瞒医生。

—— 谚语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 谚语 治一经,损一经。

—— 谚语 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 谚语 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 谚语 出汗不减病,医生也着急。 —— 谚语 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

—— 谚语 红肿高大,大夫不怕。 —— 谚语 治疮不能怕挖肉。

—— 谚语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 谚语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 谚语 伤筋断骨一百天。 —— 谚语 鼻子不通,吃点火葱。

—— 谚语 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 谚语 撑痢疾,饿伤寒。

—— 谚语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 谚语 好人难得六月泻。

—— 谚语 老怕伤寒少怕痨。 —— 谚语 干血痨,不用瞧。

—— 谚语 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疾。 —— 谚语 治风先去热,热去风自灭。

—— 谚语 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 谚语 痘要结,麻要泄。

—— 谚语 针灸拔罐,病去了一半。 —— 谚语 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 谚语 毒病毒药医。十个大夫九“当归”。

—— 谚语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 谚语 百病一针,病情要分。

—— 谚语 小单方能医大病。 —— 谚语 偏方对症治大病。

—— 谚语 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 —— 谚语 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

—— 谚语 金子的真假匠人深知,病情的轻重大夫深知。 (哈萨克族) —— 谚语 名医难治心头病。

—— 谚语 病急不要乱投医。 —— 谚语 有病最怕乱投医。

—— 谚语 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 (蒙古族) —— 谚语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 谚语 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 谚语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苍蝇消灭尽。

—— 谚语 得病容易治病难。 —— 谚语 草原上的睡蛇不等醒来就要打死,身上的疾病不等发作就要医治。

(柯尔克孜族) —— 谚语 苍蝇消灭光,肠胃得安康。 —— 谚语 除了苍蝇灭了蚊,夏令毛病去七分。

—— 谚语 苍蝇嗡嗡叫,疾病快来到。 —— 谚语 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 谚语 一只苍蝇一只虎,飞到谁家谁家苦。 —— 谚语 牙齿不剔不空,耳朵不掏不聋。

—— 谚语 饱不洗澡,饿不剃头。 —— 谚语 常常洗澡,虱子不咬。

—— 谚语 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 谚语 饱剃头,饿洗澡。

—— 谚语 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 谚语 衣服常洗常换,强如上医院。

—— 谚语 焚香不如扫地,吃肉不如剃头。 —— 谚语 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 谚语 害眼洗脚,强似吃药;害眼剃头,火上加油。 —— 谚语 勤吃药,不如勤洗脚。

—— 谚语 要离药罐,洗手吃饭。 —— 谚语 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 谚语 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 谚语 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 谚语 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 谚语 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 谚语 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 谚语 强光底下无毒虫。

—— 谚语 屋内屋外勤打扫,开窗通气精神好。 —— 谚语 清爽的空气,百病的良药。

—— 谚语 洗脸洗鼻窝,扫地扫墙角。 —— 谚语 扫地如清心。

—— 谚语 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 —— 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 谚语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 谚语 臭鱼烂虾,送命冤家。

—— 谚语 冬忌生鱼,夏忌狗肉。(壮族) —— 谚语 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 谚语 鱼吃新鲜米吃熟。 —— 谚语 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 谚语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 —— 谚语 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

—— 谚语 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 —— 谚语 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 谚语 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4.赞美美食的诗词

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2:《寄胡饼与杨万州》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3:南宋陆游《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4:【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5:【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

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6:【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

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

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5.形容吃饭的诗词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