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顿号

1.宋词中的顿号

比如这首,我读的一本宋词里,就把其中一些顿号省去,列入'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它给改成,‘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就是说顿号有删略,把本来两句连成一句,个人认为读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这样断句有没有根据,会不会影响诗词本身意境和意思?

诸如此例,还有‘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那本宋词里给直接把顿号去掉,两句连成七言诗一样的句式。

2.宋词中间的顿号是什么意思,可以不写么

顿号是现代人加上去的,宋代没有标点符号

古时候写文章断句只能靠人的经验来完成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而楼主你所说的顿号,它存在的意义是更准确的帮助我们理解诗词的意思,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觉得有存在的必要。

下面我给你举个例子,来证明,断句的不同会产生和作者意思偏差的角度:

我以杜牧的《清明》举例:

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理放在宋词上,同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南溯禾

3.词中顿号的作用

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兄弟要敬重父母。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义理、考据和辞章。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

5、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相关内容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