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尧帝恩德的诗句

1.关于以德报怨的诗句

1、“报怨以德”或“以德报怨”:拿恩德回报仇怨。——《道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是这个道理。有人把报怨以德移入此章,不仅不符合上下文意,也有篡改古书之嫌。从通行本、帛书以及上下文意来看,六十三章并无错简。

2、以怨报德:拿仇怨回报恩德。——《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3、.以德报德。——《红日》第十六章:“他觉得在这个为难的时候,应当以德报德。”4、以直报怨。——《汉书.傅介子传》:“上乃下诏:‘……平乐监傅介子……以直报怨,不烦师重。

2.有关“知遇之恩”的诗句有哪些

1、《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2、《端午日赐衣》 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3、《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代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译文 昨天夜里吴中下了一场大雪,你像王子猷一样兴致勃发。

浮云万里环绕着青山,天空的正中游动着一轮孤月。孤月沧凉清冷,银河清朗澄澈。

太白星晶莹明亮,北斗星错落纵横。白霜洒地的夜晚你对酒思念起我,金雕玉塑的井台上冰冻峥嵘。

人生百年不过是飘忽瞬间,要痛饮美酒来渲泄万古的愁情。君不能狸膏金距效法斗鸡之徒,因谄谤获宠,鼻孔出气吹到天上的霓虹。

君不能学习那陇右武夫哥舒翰,跨马持刀,横行青海,血洗石堡,换了个紫袍英雄。你只能在北窗下面吟诗作赋,纵有万言不如杯水顶用。

今世人听到诗赋皆掉头而去,就好像马耳边吹过一阵东风。鱼目混珠之辈居然也来嘲笑我,夸说他们的才能与明月宝珠相同。

千里马屈身弓背不能饮食,却在春风里得意长鸣。《折杨》和《黄华》这样的曲子才合流俗的口味,像《清角》这样的琴曲,晋平公怎配去听? 唱惯《巴人》曲的人怎肯应和《阳春》雅曲?楚国人从来就轻视珍奇的玉石。

黄金散尽却没交到知音,白发飘飘的读书人还是被人看轻。一谈一笑之间想不到就变了脸色,接着就有苍蝇一样的小人罗织罪名。

曾参怎么会是杀人犯?可是三进逸言还是使他的母亲震惊。 握住你的手告诉你心里话,对我来说,荣与辱早已是身外之物。

听说孔圣人还感伤过凤凰和麒麟,董龙这小子又是什么鸡和狗!一生傲岸难与权贵相处,皇帝疏远,举荐徒劳,壮志难酬。严子陵长揖不拜汉家天子,我又何必长剑拄着下巴去把皇帝侍候! 当年韩信羞与周勃、灌婴为伍,祢衡耻于交往屠沽小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在何处?君不见裴尚书,三尺土坟上长满了蒿草荆棘! 年轻时我就想学习范蠡漫游五湖,看到这些更想远离富贵功名。 4、《贫交行》 唐代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翻手作云 一作:为)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译文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5、并州寓怀 唐代:薛能 人多知遇独难求,人负知音独爱酬。 常恐此心无乐处,枉称年少在并州。

译文 人很多但是能了解知道我的人很少,人要是没有一个知音就喜欢独自喝酒。 我常常惶恐没有你的话这个地方还有什么意思,跟别说年少就一直在滨州了。

3.泰山比喻恩情的诗句

封禅颂 [汉] 司马相如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甘露时雨,厥埌可游。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嘉谷六穗,我穑何蓄。

非惟雨之,又润泽之。 非惟犏之,我汜布濩之。

万物熙熙,怀而慕思。 名山显位,望君之来。

君乎君乎,侯不迈哉。 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白质黑章,其仪可嘉。 畋畋穆穆,君子之能。

盖闻其声,今观其来。 厥涂靡踪,天瑞之征。

兹亦于舜,虞氏以必。 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盂冬十月,君徂郊祀。 驰我君舆,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盖未尝有。 宛宛黄龙,兴德而升。

采色炫耀,爌炳煇煌。 正阳显见,觉悟黎蒸。

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依类托寓,谕以封峦。

4.祭奠大禹治水的诗

黄河九曲生洪水,

百姓流离苦难临。

国破家亡谁救济,

桑田梓地待禹兴。

开渠疏引狂澜去,

因势利宣浪潮平。

三过家门而不入,

九洲华夏始寰瀛。

简单解释一下:相传尧帝在位时,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洪灾。百姓流离失所,中原变成了泽国。于是尧帝就招集各部落首领来,问谁能担任治水的重任?大家都推举禹的父亲鲧来治理,但是鲧花了九年,却依旧洪水泛滥。后来重任落在了禹的身上,他能否把沧海变成桑田?他能否让天下重新兴旺?当然,他能!他开通渠道、疏通河道,根据洪水的去势引导洪水,让狂潮宣泄出去,于是经过了十三年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在治水的过程中,禹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是为了更快治理大水,他都没有回家看看。有一次他的儿子启出生了,他恰好路过听见了哭声,然而他仍旧狠心没有去看一眼。经过禹之后,部落联盟的禅让制被废除,从而开始了王朝世袭制。也就是说,那算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虽然这个观点还不太成立,呵呵,有待考察和论证)。所以我最后一句写“始寰瀛”。

参考资料《史记·五帝本纪》

这是本人即兴之作,写得不是很好。但是咱从不修改,呵呵。楼主说四句就好,那么,八句是不是更好?这是一首律诗哦。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