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郭

1.带郭字的古诗句

1. 郭外相连排殿阁,市中多半用金银。《送邵州林使君》张籍

2. 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寄陆浑赵明府》张籍

3. 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卢照邻

4. 郭隗池台处,昭王尊酒前。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卢照邻

5.郭尚父休夸塞北,裴中令莫说淮西。《句》贯休

6.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长安感事呈卢纶》李端

7.郭南处士宅,门外罗群峰。《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岑参

8.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送任郎中出守明州》岑参

9.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送崔主簿赴夏阳》岑参

10.郭外山色暝,主人林馆秋。《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岑参

11.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新晴野望》王维

12.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送康太守》王维

2.送友人诗中的郭什么意思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外城。

以下为更多资料(可为参考)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1)北郭(2), 白水(3)绕东城。 此地一(4)为别(5), 孤蓬(6)万里征(7)。

浮云游子(8)意(9),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10), 萧萧(11)班马(12)鸣。

作品注释 (1)横:横亘,横跨。 (2)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外城。

(3)白水:明净的水 (4)一:助词,一旦,加强语气。 (5)为别:分别 (6)孤蓬:有名飞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诗人用“孤蓬”喻指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7)征:征途,远行。 (8)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9)意:心意,心情。 (10)自兹去:从此离开。

兹:此。 (11)萧萧:象声词,马鸣声。

(12)班马: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作品译文 青山横跨北边外城, 清澈明净的水围绕着东边的城池潺潺流动。 此地一旦辞别之后, 他就像孤独的蓬草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

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 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 连离别的马儿也发出了凄凉的鸣叫声! 相关介绍 “城”与“郭”的含义 所谓“城”、“郭”,“城”的本义为城墙,古时建邑立都先要建城池作防务之事,《说文》:“城,以盛民也,从土成,成亦声。

”段玉裁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墙”与“城”的字义最接近,强调的是遮蔽、保护功能。

现代汉语中“城”的基本义是城市,但一些古词汇留传至今,仍保留“墙”的含义,如万里长城的“城”,即是万里长墙。周密《齐东野语·避讳》说:“梁太祖父烈祖名‘诚’,遂改城曰‘墙’”。

“郭”字在《说文》中的本义早已废而不用,《说文》里提到:“郭:齐之郭氏虚。”按照段玉裁注“郭本国名,虚墟古今字”的理解,“郭”应指郭国的废城垣。

因古时建城常有两重或多重城墙,内城较坚固正规,外城一般只用泥土堆砌,要求不高,故借用“郭”字来称呼。 “城”“郭”二字分开说时常有区别,如《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有时只是调换用词的泛指,如此诗的“北郭”、“东城”,“郭”、“城”二字没有区别,“郭”仄声不入韵,“城”平声入韵;也可理解为互文。 “班马”的含义 《说文》:“班:分瑞玉,从珏刀。

”这是个会意字,刀置两玉之间,所以说“分瑞玉”。引申有“分离”、“赐予”等义,诗中指“离别”。

在《左传》也有“班马”一词。王琦对李白此诗的评注说:“主客之马将分道,而萧萧长鸣,亦若有离群之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

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未见“送别”二字,但细细品味,那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你看,送别已至城外,主客两人却仍难舍难分。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 山清水秀,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

可是现在,两人却不得不分手了,又怎不留恋万分?尾联潇洒自然,余味无穷。再见了,朋友挥手之余,友人身影渐渐远去,不可复识,但那可亲的友人坐骑似谙人性,仍从看不到的远处萧萧长鸣,娓娓辞别而又报导平安的信息,将离别的场景及情绪变得很长!很长!“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思是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

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 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

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

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

班马,离群的马。 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

3.带郭字的古诗句

郭外相连排殿阁,市中多半用金银。

《送邵州林使君》张籍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寄陆浑赵明府》张籍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卢照邻郭隗池台处,昭王尊酒前。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卢照邻5.郭尚父休夸塞北,裴中令莫说淮西。

《句》贯休 6.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长安感事呈卢纶》李端 7.郭南处士宅,门外罗群峰。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岑参 8.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送任郎中出守明州》岑参 9.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

《送崔主簿赴夏阳》岑参 10.郭外山色暝,主人林馆秋。《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岑参 11.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新晴野望》王维 12.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送康太守》王维。

4.带郭字的诗词 寓意比较好的

1,《赠郭季鹰》唐代:李白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白话文释义:你就像汉朝的隐士郭有道,与世隔绝无争,飘若浮云。

你德行高迈,我望尘莫及;你清光独照,我世尘满心。你认为与群鸡争食物是可耻的,你只与凤凰般高雅的人为群。

有朝一日,奋羽高飞九千仞,在紫氛氤氲的太空遨游。 2,《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白话文释义: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3,《送友人》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白话文释义: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4,《江南春》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白话文释义: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5,《水槛遣心二首》唐代: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白话文释义:草堂远离喧闹的成都,庭院开阔宽敞,四周没有村落,放眼一望无边。

碧澄江水,几乎淹没两岸;葱茏树木,黄昏盛开鲜花。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熙熙攘攘;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清闲自在。

5.诗歌里带'郭'字的有哪些

1、唐·杜甫 《秋兴八首》 原文选段: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释义: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

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

2、唐·柳宗元 《饮酒》 原文选段: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释义: 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3、唐·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原文选段: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释义: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4、唐·李颀 《古从军行》 原文选段: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释义: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5、唐·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原文选段: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释义: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6.描写夏天天的古诗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7.夏之花有关的古诗词

有关夏天的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15、《初夏即事》

唐·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6、《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17、《夏日登车盖亭》

宋·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18、《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