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现代龙的诗句

1.关于龙的现代诗

龙的精神——

当地球的心脏乱了节拍,

人类的家园遭到破坏。

当青山绿水没了人气,

一切都变得恐怖阴霾。

自然成了非自然,

生命的链条被断开。

惟有毅志能延续生命,

万众一心产生巨大的爱。

这爱是天堂的阶梯,

这爱是神灵的存在;

这爱将目光引向光明,

这爱让我们从困难中走出来。

手拉着手啊——

接通我们的血脉;

心贴着心啊——

起搏那民族的存在。

让我们坚强的奋争,

跨过刀山火海。

让我们紧密的团结起来,

象生命火炬的接力赛。

你不要倒下,坚持。

我又爬了起来,再来。

我们万众一心,冲、冲、冲!

中华民族不败,在、在、在!

我们的民族就是龙种,

我们的毅志就是长城。

它蜿蜒出坎坷,

它雄居在关隘,

修复起斑斑的伤痛,

重抖擞,向未来!

2.描写龙的的句子

1. 龙能大能小,能或能隐,大则兴去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2. 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3. 它们体态矫健,龙爪雄劲,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

4. 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翻搅起四海云水,威力无边。它还能帮助人类。天下旱涝,庄稼丰歉,人间是福是祸,全凭它的旨意,所以我喜欢它。

5.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

6. 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7. 有4只爪子,身体很长,会下雨,鼻子旁有胡须。龙能大能小,能或能隐,大则兴去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8. 这条龙色泽鲜艳,栩栩如生,好似即将腾云驾雾从展览馆冲出飞向天空。

9. 来到舞龙的现场,只见龙有细长的胡须、长长的舌头,嘴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球,它的脸是银白色,全身基本上是青色的,这也难怪它的名字叫:青龙。

10. 墙壁上描绘的是九龙戏珠的图案,九条龙栩栩如生,色泽鲜艳,形态逼真。有的巨龙好似腾云驾雾,要伸出影壁,飞向天空,有的瞪圆双眼,怒目而视,有的张牙舞爪,摆开架势迎战,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还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11. 现代龙的主要特点是蜿蜒多姿,通体华美,虽仍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威严,但却失去了中世龙的刚猛,而展示的是一种“威仪棣棣”的样子,身躯延长,须发长飘,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得极为协调,优美的姿态更富有神韵。

12. 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老雾,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黄龙叉开四爪,伸出了锐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瞟着对方,仿佛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较量吗?”

13.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仗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14. 再看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15. 舞爪的巨龙。它们那粗壮的前爪强劲有力的尾巴,让人望而却步,细细的胡须在风中飘动,两只巨龙皱紧眉头瞪大眼睛

16. 有的刻着两条龙互相缠绕,龙头呈V字型,并且嘴里吐着水花。

17. 有的刻着两条龙龙尾缠绕,两头相对含花。

18. 有的刻着两条龙龙头相碰,呈八字型,嘴里吐着水花。

19. 龙的体态多呈S形,显得刚健有力;形态结构也开始复杂化,出现了头发节毛,角开始分杈,由原先的牛角变为鹿角,羊须的特征开始突出,而且气势渐增,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来。

20. 龙给我的感觉是凶猛的,也是美丽的,但我觉得龙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凶猛,它就好像一个认真工作的老人一样守护着他要守护的东西,凶猛只是为了吓唬那些不老实的人。

3.诗歌《龙》的诗词

大人们这样说

我见过赛龙舟

看过舞龙灯

我知道北海有九龙壁

我知道东北有黑龙江省

可是龙又是什么

谁见过 真真切切的龙

连属龙的也说不清

奶奶告诉我

龙是水里生出来的神

缩小如蚕蚁 伸展能遮天

有时显露于云端

有时隐形入深渊龙能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翻搅起四海云水,

威力无边。

爷爷说

龙的故乡在中国。

龙从九洲大地上腾空而去

于是大地上留下了 龙口、龙们、九龙坡。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华夏民族有龙的精神、龙的气魄。

爸爸带我登上八达岭

给我讲述龙和长城

他指点着老龙头的方向

右面对着嘉峪关吹来的秋风

长城好象在崇山峻岭中飞舞

他是民族的象征

他是巨龙留下的身影。

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

长江从三峡大坝上喷涌而下

那是龙在轰鸣 列车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

那是龙的身影

西昌基地火箭直冲云宵,

那是龙在飞腾。

老师告诉我们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

他正跃出东海。

他要去博击万里长空,

他要去迎接旭日东升。

在人类的新世纪里,

全世界将回为他的腾飞震惊。

4.赞美龙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龙的诗歌: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当年双桧是双童, 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东方虬 【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令狐楚 【相和歌辞·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陆龟蒙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来济 【出玉关】 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阎朝隐 【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东方虬 【昭君怨三首】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孙逖 【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陆海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应物 【龙潭】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若虚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

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贯休 【江边祠】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

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贯休 【送越将归会稽】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

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贯休 【少监三首】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

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

贯休 【少监三首】 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

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

5.龙的故事龙的诗歌以及带龙的词语

中国人一直自许为龙的传人。

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因为远古的时候夏族的代表就正是以后流传数千年,神性越来越强的龙。 据说当年鲧奉天帝之命治水,他看到了当时地面上的人们受到洪水的侵逼,四处逃窜,无法打猎耕种,几乎快要生存不下去了。

但是鲧对于这样大规模的洪水所能想出来的办法就只有围堵。 眼看着这些洪水不断的突破他的堤防和水坝,鲧再也不能忍受眼睁睁看着凡人受苦却无能为力的无力感了,于是他决定盗取天庭的宝物“息壤”——这是一种会不断生长的土壤,能够使得鲧的围堵不会再失效。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现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脍炙人口的《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情怀。 诗人讲到他因不见容于楚国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贤女、圣妃时,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样驾起龙车在彩云中遨游: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 带龙的词语有:乘龙快婿、龙凤呈祥、游龙戏凤、龙腾虎跃、龙争虎斗、卧龙藏虎,虎踞龙盘、群龙无首、生龙活虎、望子成龙~~~ 。

6.关于龙的散文诗歌~急~~

共有四个。

你选一个吧。 一 一个流传了千古的传说,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底,一个神秘的化身。

你离我们那么的遥远,又近在咫尺。 你的身影是那么的模糊,又是那么的清晰可见。

华夏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在专制的帝王时代,你更加披上神秘的王权色彩。

帝王乃真正的真龙天子,就和你一样,能够呼风唤雨,生杀予夺。 在2134年漫长的帝王统治时代,一切与龙相关的东西,都是帝王的专用,于是你更加让人捉摸不透。

终于有一天,结束了你的时代。 二 人们授予你丰富的想象,你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存属乌有。

你真的能呼风唤雨,还是一无所能。 这一切不得而知

龙子龙孙。 唐三藏的白龙马,就是你的化身。

一个又一个美妙动人的传说。 让人兴奋的同时,又是多么让人无奈万分。

三 十二生肖中的你,只有你才具有神秘色彩。 人们更加多给你几分特殊的关爱,其他生肖是多么渺小而又真实的存在。

龙马精神,龙的传人,龙凤飞舞……一个又一个身份附加在你身上。 把你发扬得更加光辉,伟大。

四 古老的民族,你已经融入她的文化和血脉。 寄托着无限的幸福,自豪,还到底是一种悲哀。

你已深深的融入她的骨髓,你将永远与她同在。 五 你是集万物精华于一身,你只能独立的存在。

真龙天子,妻妾成群的时代,皇后只能是凤的称谓,多么的专制和霸道。 龙是独特的,别具风格的。

你是否感到孤独,寂寞……。

7.关于龙的古诗、寓言古诗2首,寓言两首,要写出全文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

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画龙点睛”赞美了画家画龙的技艺。“画龙点睛”现在已成为一句成语。

比喻说话和作文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

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 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

“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8.关于龙的诗句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

(韩翃《送僧归日本》)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回答者:冰柔そ雪霜 - 试用期 一级 2-27 17:43 -------------------------------------------------------------------------------- 年代:唐 作者:赵居贞 作品:云门山投龙诗 内容: 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

绝顶弥孤耸,盘途几倾窄。 前对竖裂峰,下临削成壁。

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极。

是时雪初霁,冱寒水更积。 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

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觌。

帟幕翠微亘,机茵丹洞辟。 祝起鸣天鼓,拜传端素册。

霞间朱绂萦,岚际黄裳襞。 玉策奉诚信,仙佩俟奔驿。

香气入岫门,瑞云出岩石。 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

空中忽神言,帝寿万千百。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