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父亲节给父亲的古诗词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情。竹马琅锵冲掉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藕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 2.山西一神童考上清华是真的今年8月21日,范书恺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报到 导读:范书恺从小就爱学习,不教新内容就哭闹。 2岁开始学语数英、自然、科学等课程,5岁时能背两三百首古诗文,13岁考上清华,从未上过兴趣班补习班。其班主任称,范书恺智商无异常,能走到今天得益于好的家庭教育。 然而“神童”妈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儿子绝对不是神童,像他这样的智商、家境的孩子,在中国有千千万万。孩子可塑性强,全在于大人引导。 ★老成得让清华校长吃惊 13岁,是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刚上初中的年龄,可山西省河曲县的范书恺,现在已经在清华大学读大一了。 他不是特长生,而是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被录取的。 今年8月21日,范书恺来到清华大学报到。戴低度近视眼镜、初中生模样的范书恺,面对记者采访有问必答,条理清楚又有主见;听人说话时,他会目不转睛直视对方,想打哈欠也强忍住,如果他嘴里嚼着东西,就坚决不开口说话。 见此场景,在场的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吃了一惊”,觉得范书恺“少年老成”,谈吐举止表现得与年龄段不相符合。 在清华一个多月来,从小在家就做家务的范书恺,把床铺、衣物收拾得井井有条。 大学第一次班会上自我介绍,范书恺说:“大家可以说我小,其实我不小。 我的心理年龄跟大家一样大,大家不要把我当小孩子看。” 说这番话时,他瘦小的身体包裹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新生文化衫里,衣服的肩缝落在他的肩膀下面。他的额头上布满坑坑洼洼的痘印,嘴唇两边长着绒绒的胡须。 ★5岁入学直接读四年级 范书恺老家在山西河曲县,家很普通:爸爸范相是县交警大队的普通职员,妈妈王静是普通老师,爸爸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英语、语文很厉害,妈妈毕业于沂州师专化学系,现在教初中物理。 两人工作时间弹性大,有空教范书恺。 在山村教书,王静深深领悟到,孩子要成才,家庭要温馨,父母要多引导孩子。虽然身在小山村,但王静有空就教孩子,陪孩子玩,即使儿子读高中了,她也坚持每天去接孩子,与他谈心、聊天。 范书恺2岁时,王静发现儿子记忆力很好,就找到小学课本系统教学,还买了《新概念英语》整套光盘练习听力,除了语数英,思想品德、自然、科学、社会等课程亦都学习。 到5岁时,范书恺已学完小学主要课程,数学已学起初中的“负数”等内容。 2004年9月,王静想让儿子到县实验小学跳级读三年级。校领导担心孩子爬楼梯会磕到,不同意这么早入学。 第二年,范相再次求情,“他现在小学全部课程都会了,让他再从一年级开始读,他会很厌烦,害了孩子”。 学校不相信,找来一套四年级试卷,范书恺仅用3个小时就把几门课的试卷都做出来了,几乎全对。 小县城里跳级并不罕见,校领导同意了。还没到上学年龄,范书恺却直接读了四年级。 当年期末考试,范书恺考了年级第一。 河曲县实验小学实行五年制,2007年7月,年仅7岁半的范书恺小学毕业,升入河曲县实验初中,并正常地读完初中、高中。 范书恺的高中班主任苗建民说,范书恺智商并无异常,他能走到今天,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高中三年,每个任课老师几乎都接过范书恺的“求助”电话,疑问从不过夜。 范书恺领悟力强,但从不投机取巧,做的题比别的同学都多。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若我的回答对您有用,请将其设为“好评”,谢谢。 3.世界上有一首最好的古诗写爸爸Daddy is the sweetest daddy in the world; 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Daddy is the most handsome, the smartest;the most clever, the kindest; 爸爸最帅,最机智;最聪明,最善良; He is my superman; 他就是我的超人; Daddy wants me to do well at school; 爸爸希望我学习好; Daddy is just great; 爸爸很好, but he lies。 但是,他撒谎! He lies about having a job; 他撒谎说他有工作; He lies about having money; 他撒谎说他有钱; He lies that he's not tired; 他撒谎说他不累; He lies that he's not hungry; 他撒谎说他不饿; He lies that we have ev 4.为什么古诗中没有关于父爱的诗不可能没有赞扬父爱的,只是在古代“父爱”的代名词改为“孝” 。 说法不同而已,以《诗经》为多。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5.求古诗中形容父爱的诗句宋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郭闲思》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明 袁中道《朝耕》 半夜来原田,月落天将晓。溪流涓涓鸣,今年雨水好。 前种已生苗,万事勿如早。解揠唤大儿,牵牛食露草。 唐 杨万里《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宋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情。竹马琅锵冲掉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藕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 6.关于父亲的古诗有哪些1.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 《田家》 释义: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2.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诗经》 释义: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 3.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释义:作为孝子赡养父母要做到让他们心情愉快,喜乐无忧,做事不可以违背他们的意愿,顺其心意。 4.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释义: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5.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释义:父母爱的东西,做儿女的也应当去爱;父母尊敬的人,做儿女的也应该去尊敬。 6.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释义:父子之间相互猜忌,家庭就会产生不和睦因素。所以家和万事兴。 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释义: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8.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释义: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极点 9.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 《观村童戏溪上》 释义:冬天的时候暂时学些儒家的东西,耕作的时候还要和父老们一起劳动。 10.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 《百忧集行》 释义: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 11.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 《送范德孺知庆州》 释义:希望战绩辉煌,扬威异域,只需对羌胡略施教训即可。 12.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释义: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13.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释义:父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君臣之间要有适当规则,夫妇之间要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 14.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 《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释义:励扩大垦田,由是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15.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释义:奉谁最重要?事奉父母双亲最重要。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守护自己的意思是守护自身的操守,不失去自己的节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