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长征精神的古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962年4月20日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 1951年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 1985年9月20日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聂荣臻 1979年10月13日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杨成武 1980年2月16日 旧貌换新颜 ——杨成武 1985年5月29日 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 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 1979年春。 2.关于红军的诗句有哪些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 3、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4、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5、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6、旧貌换新颜 。 7、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8、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9、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 10、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 11、一水扼津喉,桥横铁索寒。 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 12、弹雨枪林马不前,一桥飞渡箭难弦。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 13、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 14、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赞美红军长征的句子:1.走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应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 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传下去,艰苦奋斗,众志成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伟大胜利。2.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3.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 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4.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她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 回望历史,从中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人民一路走来.长征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5.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6.历史已经走过个春秋,红军长征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岁月易老,精神永存。 长征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7.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8.红军长征途中那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历史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留给了人们工作和学习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中的催化剂。 9.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10.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3.描写长征的诗句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1934--1935)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1935.2)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念奴娇 昆仑(1935.1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1935.1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过 草 地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长 征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七 律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4.关于长征的名言和古诗句清平乐(1934年)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长征(1935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忆秦娥(1935年)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十六字令(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5.有谁知道一些关于长征的诗最好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你好!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星火播九州, 风雷震八方。 雄风垂千古, 浩气传万代。 这首诗是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书法展题。 忆长征——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 一九八六年秋 一 忆长征, 双脚踏开路重重。 铁流二万五千里 豪情壮东风。 二 忆长征, 三军大意映日红。 围追堵截奈我何, 长缨缚苍龙。 三 忆长征, 一杯醇酒酹长空。 多少战友今何在, 远山草木青。 四 忆长征, 青史永垂创业功。 长江后浪推前浪, 接力有新兵。 作者,一九五五年披授予中将军衔。湖南省乎江县人。 长征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青年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后任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 十六字令 1934年到1935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原注】。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原注】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 --------------- 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 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 6.有关长征的诗句,越多越好1、七律·长征 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忆秦娥·娄山关 现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扩展资料 长征胜利的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路线方针的胜利。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4、通过长征确立了**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红军和**的领导地位。 7.描写红军长征精神的诗词有哪些篇一:弘扬长征精神的诗歌 山丹丹笑着红红的脸 喜迎远方的三军战士大团圆 一面面红旗迎风展 一颗颗五星红灿灿 战士拥抱山水暖 激动的泪水挂脸面 胜利的歌声地动山颤 革命火种不灭,在黄土高原上 抗日烽火燎原 遥遥两万里征程,历尽 敌人围追堵截、皑皑雪山、茫茫草地······ 千难万险,前赴后继,红旗不倒 创下人间奇迹,撼地动天 孕育中华民族的未来 胜利会师,编织新中国摇篮 篇二:弘扬长征精神的诗歌 1935年5月 一支红色的军队 用红色的火和红色的理想 点燃大渡河 大渡河开始燃烧 大渡河的水扩大着火 大渡河的火燃烧着水 从来不相容的水火 在1935年5月的大渡河 神奇相容相融 红色革命的转折 从燃烧一条河开始 燃烧西南燃烧华北 燃烧华东燃烧东北 燃烧整个中国 1935年5月的大渡河 以燃烧的方式 诞生一个红色的奇迹 ------红军胜利场 篇三:弘扬长征精神的诗歌 是红军让石棉红起来 更准确一些地说 是红军精神让石棉红起来 最准确地说 是石棉人继承的红军精神 让石棉红起来 小英雄赖宁 用红军精神扑灭凶猛的山火 道德模范梁永惠 用红军精神展示诚信风采 优秀村支部书记王秋明 用红军精神践行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抗洪抢险烈士张杰 用红军精神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十二万四千石棉人 一起燃烧红军精神 红军的红,革命的红 旗帜的红,信念的红 烈士鲜血的红,都是 石棉永远的红,永不熄灭 8.关于长征精神的古诗有哪些1.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1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19.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 20.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23.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4.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25.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26.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27.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____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8.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陆游《示儿》 29.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0.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1.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____屈原《国殇》 32.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3.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____于谦《立春日感怀》 9.有没有关于长征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 中央红军长征时,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占领遵义,召开了革命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 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前阕写红军拂晓时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后阕写红军攻占和越过徒称天险的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 词中的“西风”、“雁叫”、“霜晨”,都是当地二月间的真实情景。作者自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按:一九五八年出版的《**诗词十九首》,《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以下诸篇’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咽(yè页)〕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从头越〕重新跨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说起长征,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的长征诗。他的诗不但记下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 ? **长征诗的序曲,应该是《清平乐·会昌》。那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前后,当时**已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但仍以战略家的眼光,指出了中央红军的出路: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即进行战略转移的突破口和路线在粤赣交界处。**还乐观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 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三首气势磅礴的《十六字令》。他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视艰难险阻与崇山峻岭为“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遵义会议**重新回到了指挥岗位上,不久就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于夕阳西下的时分,迈着自信的步伐登上娄山关,远眺如血残阳红染了连绵起伏的群山,俯瞰硝烟未散的战场,写成《忆秦娥·娄山关》。 ? 而《七律·长征》更是不朽之作。面对敌人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面对千里白茫茫的雪山和荒无人烟的草地,**看作“万水千山只等闲。” 而逶迤的五岭不过是“细浪”,踏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像“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一个“喜”字,更是表现出了一种高度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 此时的**对中国革命充满了乐观和自信。???? 在《念奴娇·昆仑》中,虽然仍有乐观浪漫的情怀,但这时更多的是一种主宰天地的气魄,所以便高唱出了“而今我谓昆仑”的诗句。 还第一次以一个巨人的姿态说:“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当红军攀登海拔三千米的六盘山,冲破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心潮澎湃,欣然挥毫泼墨,写下了有名的《清平乐·六盘山》,而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注定要成为千古名句。 ?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 十六字令三首(1934--1935)????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忆秦娥 娄山关(1935.2)????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七律 长征???? (初稿写于1935年冬,后经多次修改,成为我们现在所见的定型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念奴娇 昆仑(1935.1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 10.关于红军长征的诗词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翰。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清平乐 【现当代】**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 十六字令 1934年到1935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原注】。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