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专译

1.50首古诗要带诗意

一、《醉桃源·赠卢长笛》 宋代:吴文英 沙河塘上旧游嬉。

卢郎年少时。一声长笛月中吹。

和云和雁飞。 惊物换,叹星移。

相看两鬓丝。断肠吴苑草凄凄。

倚楼人未归。 译文:我们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时候的你还是少年。

月中吹起长笛声声,曲调轻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飞翔。惊叹那物换星移,岁月流逝。

我们对视着,两鬓都已斑白。吴苑的迷离芳草是那样令人心碎,倚着小楼,还有未归的人。

二、《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三、《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文: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四、《大德歌·冬景》 元代: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译文:大雪粉白光华,像飞舞的梨花,遮住了郊野三三两两的农家。

雪花密密层层的漂洒堪描堪画。看那稀疏的树林上鸣叫着晚归的寒鸦。

一条钓鱼的小船正斜揽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 五、《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译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

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

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2.古诗翻译

诗人是一位忠良之臣,遭邪佞之人谗毁,而被放逐.诗作表现他被放逐后的所行所思所感.他思念亲友思念家国,勉励自己努力加餐,希望希望能返回家国.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走啊走啊不停的走啊,我与你生生的别离了.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相隔千山万水,天各一方.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样遥远难行的路途,怎么知道何时能相见啊.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北方的马离不开北风的吹拂,南方的鸟栖息在南方的树上.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分别的日子越来越多,我的身体日渐消瘦,衣服日显肥大.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诬陷忠良好像浮云遮蔽太阳,使我这个远离家国的人,不能返回.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念你让我更加忧伤,日月匆匆年岁已老.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我虽被弃捐于世,但我仍要努力多多 吃饭,希望终有一天能返回家国.。

3.谁能翻译这首古诗词的白话意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解】: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句:意谓旷达如庄生,尚为晓梦所迷。

庄生:庄周。 5、望帝句:意谓自己的心事只能寄托在化魂的杜鹃上。

望帝: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即杜鹃鸟。 6、珠有泪:传说南海外有鲛人,其泪能泣珠。

7、蓝田:山名,在今陕西,产美玉。 【韵译】: 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评析】: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

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

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

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置。

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文赏析】 【赏析一】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

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

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

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 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

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

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

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

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赏析二】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谿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4.翻译一下这首诗词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解析:全词无一句不明晰。

上阕一二句借评述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写出自己对江南的眷念,三四句接着以典型的江南水光风光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下阕不像其他词人那样拓开一层或转入一层,而是紧接上阕,一二句写江南女子的可爱,与上阕写景的两句呼应,三四句再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在对江南美景的沉醉中写出人生的惆怅.全词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绵密朦胧的意象,也没有断续跳跃的层次,而是色彩清淡、结构疏朗、意脉流畅,这就是韦庄与其他西蜀花间词人的不同之处。

5.古诗文翻译

《诗经·氓》赏析 氓之蚩蚩①,抱布贸丝②。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③。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

(一章) 乘彼桅垣,以望复关⑤。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⑥。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⑦。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⑧。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⑨。(二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⑩。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1。(三章) 桑之落也,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3。

(四章)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14。兄弟不知,咥其笑矣15。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6。(五章)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17。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18。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9。

(六章) 注释:①毛传:“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

蚩蚩,释文引韩诗云:“美貌。”王先谦曰:“慧琳《音义》十五引韩诗作‘蚩’,《音义》七引作‘嗤’,并云‘志意和悦貌也’。

顾震福云:……《释名》‘蚩,痴也’,即毛所云敦厚貌。蚩蚩者,乃笑之痴也,毛、韩义异而可以互相发明。”

②毛传:“布,币也。” ③郑笺:“匪,非。

即,就也。此民非来买丝,但来就我,欲与我谋为室家也。

子者,男子之通称。言民诱己,己乃送之涉淇水,至此顿丘,定室家之谋,且为会期。”

朱熹曰:“顿丘,地名。”④毛传:“愆,过也。”

郑笺:“良,善也。非我欲过子之期,子无善媒来告期时。

将,请也。民欲为近期,故语之曰:请子无怒,秋以与子为期。”

⑤毛传:“垝,毁也。”王先谦曰:“复关,犹《易》言‘重门’(按《易·系辞下》“重门击柝”)。

近郊之地,设关以稽出入、御非常,法制严密,故有重关,若《司关》疏所称‘面置三关’者(按《司关》见《周礼·地官》),女所期之男子,居在复关,故望之。”⑥郑笺:“用心专者怨必深。”

⑦郑笺:“则笑则言,喜之甚。”⑧毛传:“龟曰卜,蓍曰筮。

体,兆卦之体。”邓翔:“‘尔卜’二句,满心满意,为‘不思其反,老使我怨’作极力反纵之笔,岂知《易》不可占险,纵‘体无咎言’,亦鬼神特播弄之耳。”

⑨毛传:“贿,财。迁,徙也。”

严粲曰:“遂罄其资以从之也。”⑩朱熹曰:“沃若,润泽貌。

鸠,鹘鸠也,似山雀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葚,桑实也。鸠食葚多则致醉。”

按鹘鸠即斑鸠,性喜食浆果。熟透的桑葚略有酒味。

11“士之耽也”四句,郑笺:“说,解也。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至于妇人无外事,维以贞信为节。”

钱钟书引斯大尔夫人言一一“爱情于男只是生涯中一段插话,而于女则是生命之全书”,谓此差可为“士耽”与“女耽”之第二义。12朱熹曰:“陨,落。

徂,往也。”13毛传:“汤汤,水盛貌。”

朱熹曰:“渐,渍也。帷裳,车饰,亦名童容,妇人之车则有之。

爽,差。极,至也。”

牛运震曰:“淇水渐车,与前淇水车来,关照有情,此归途所经也,写得景物萧条,正伤心独至处。”陈继揆曰:“淇水犹是,悲欢迥别。”

而王先谦以为:“车,即复关之车,上文所云‘尔车’也。此妇更追溯来迎之时,秋水尚盛,己渡淇径往,帷裳皆湿,可谓冒险,而我不以此自阻也。

以上皆‘不爽’之证。”按两说皆通,且各有胜处。

又牛运震曰:“称之曰‘氓’,鄙之也;曰‘子’曰‘尔’,亲之也;曰‘士’,欲深斥之,而谬为贵之也。称谓变换,俱有用意处。”

按诗中称谓之变换,确可玩味。不过“氓”非贬义,曰“氓”,乃追忆初识,仍有情也;曰“士”而深责之,则讽意寓焉。

14朱熹曰:“言我三岁为妇,尽心竭力,不以室家之务为劳,早起夜卧,无有朝旦之暇,与尔始相谋约之言既遂,而尔遽以暴力加我。”15朱熹曰:“咥,笑貌。”

“兄弟见我之归,不知其然,但咥然其笑而已。”钱钟书曰:“‘兄弟不知,唾其笑矣’,亦可与《孔雀东南飞》之‘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比勘,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旁观其事,诚足齿冷,与焦仲卿妻之遭逢姑恶,反躬无咎者不同,阿兄爱妹,视母氏怜女,亦复差减,是以彼见而惊,此闻则笑;‘不图’者,意计不及,深惜者也。

‘不知’者,体会不深,漠置之也。”按此解兄之咥笑至切,但“初不自重”云云,却不尽然。

总角言笑,既卜既筮,信誓旦旦,此中多少曲折,伊又何尝“不自重”;实在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之令人动容,岂不在是。16邓翔曰:“六‘矣’字历落尽致。

前四句二‘矣’字令人感叹,中二句二‘矣’字令人嗔怒,末四句二‘矣’字令人嗟戚,而末一‘矣’字,正一篇归结道理,故曰不可说。”按元人卢以纬《助语辞》“也,矣,焉”条,曰此“是句意结绝处。

‘也’意平,‘矣’意直,‘焉’意扬;发声不同,意亦自别”,无名氏《冠解》云:“徐曰:‘矣’者,直疾。今试曰‘矣’,则出气直而疾……柳宗元曰:‘决辞也’。”

又按《诗》以虚字见情见意,例颇多,如《鄘风·君子偕老》以“也”字著风神,《齐风·猗嗟》以“兮”字寄情韵,都是。

6.经典的古文、古诗

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

李白的将进酒、登金陵凤凰台、行路难

杜甫的登高

李商隐的无题诗、锦瑟

李煜的虞美人

柳永的雨霖铃、八声甘州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苏轼的定风波、江城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古文的话

李密陈情表

李斯谏逐客书

司马迁报任安书

诸葛亮出师表

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是我自己的推荐,希望你喜欢

7.《左思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共19分)左 思 传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

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书及鼓琴,并不成。

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思遂感激勤学。

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

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

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扬雄《羽猎》摛藻于后;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

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

斯文吾有异焉,故聊以馀思为其引诂。”自是之后,盛重于时。

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注]伧父:粗野的人。1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疏:记录 B.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 谢:逊色C.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 练:通晓 D.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 加:增加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谧称善,为其赋序 秦王为赵王击缻C.使读之者尽而有余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遂辍笔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对左思的描述极为简洁,他撰写《三都赋》时的举止心理虽只是寥寥几笔,却生动地表现了他创作时的勤勉和对作品的自信。

B.本文叙述简练,多用引述,写皇甫谧、张载、刘逵为《三都赋》作注写序和司空张华的大加赞赏,有力地突出了左思在文学上的成就。C.本文传神地写出了陆机对左思欲作《三都赋》时的挖苦嘲讽,但看了《三都赋》后,他却叹服之极,从此不再写作,可见左思的《三都赋》堪为精品。

D.本文写左思创作的《三都赋》,既写左思写作之艰辛,又写其赋之精妙,既有正面的赞颂,又有反面的衬托,使文章重点突出,起伏有致。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秘 书 监 贾 谧 请 讲《 汉 书 》 谧 诛 退 居 宜春 里 专 意 典 籍 及 张 方 纵 暴都 邑 举 家 适 冀州 数 岁 以 疾 终。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①斯文吾有异焉,故聊以馀思为其引诂。(3分)②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4分)参考答案:15.D 加:超越 16.C 表转折|表结果 17.C“从此不再写作”有误 18.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3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断对六处得3分)19。

① 对这篇赋我很惊异,所以姑且用多余的精力为它引申作注。②这里有个粗俗鄙陋的人,想作《三都赋》,等他写成了,也只好用那些纸盖酒坛子罢了。

(6分,各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参考译文: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

他家世代传承儒学。父亲左雍起于小吏,凭借才能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

左思小时候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雍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候。

”左思于是受到感发和激励,勤奋向学,并且擅长阴阳之术。他相貌丑陋,口齿笨拙,诗文辞采却壮美华丽。

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以闲居为事。作《齐都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

又想作《三都赋》,赶上妹妹左芬(被晋武帝征召)入宫,把家搬到京师,于是拜访著作郎张载,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事情。 于是用十年时间构思,门旁庭前,篱边厕所,都放着笔和纸,偶得一句,立即记录下来。

自己认为见闻不够广博,请求(到秘书省)担任(掌管图书典籍的)秘书郎之职。等到赋写成之后,当时人并未给予重视。

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 安定人皇甫谧有很高的声望,左思前去拜访他,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

皇甫谧大为称道,并且替他的赋写了序文。张载为其中的《魏都赋》作了注释,刘逵为其中的《吴都赋》《蜀都赋》作了注释,并为之作序说:“观战国以来,作赋的人太多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前代享有盛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文辞,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立意。

至于这篇赋作,比拟诸家,或运用辞藻表现思想,或运用事实阐发意蕴,也颇有情致,不精研细审的人不能详知这篇赋作中蕴含的深意远旨,不通晓众物的人不能统摄这篇赋作中涉及。

上一篇
唐诗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