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欣赏的句子懂得欣赏是一种美德. 懂得欣赏他人,就是知道尊重和关爱他人、知道看到他人的长处。 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能力、一种难得的处世之道。 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有助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 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 欣赏他人,需要具有一种宽广的胸襟和一种无私的勇气,也可能是一种超然的智慧和一种劝人的艺术。 欣赏他人,可以是出自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也可以是助人之难、解人之惑。 善于欣赏别人,不仅是一种聪明,更是一种智慧。 欣赏是一种理解的延伸,是一种知性的壮美,是一种无穷的力量。 因欣赏他人而换取的纪念,远比那些在牌楼碑塔上徒受日晒雨淋的哑口无声的颂文重要。 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别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会得到别人的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 2.关于欣赏的作文,要有诗意,赏析古诗句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生性浪漫旷达,豪放不羁.李白的许多诗都充分表现了他非凡的抱负,及奔放的热情.他希望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权贵和腐败,而遭受排挤.《行路难》这首诗真是他遭受谗毁后,在被贬长安的途中所写的.全诗表达了他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抱负,虽被贬谪,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消退,他希望有“长风破浪”之日,“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更表明了他旷达豪放,积极的人生态度.虽屡受挫折,却难抵内心的悲愤,他仍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含蓄的语言,昂扬的斗志.好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人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达到激励人心的效果,鞭策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奋进.古典诗词,化作一只彩蝶,在我身边飞舞;古典诗词,变成一朵小花,在我桌前飘香;古典诗词,更如一帘幽梦,让我沉醉其中……古典诗词,如幽梦,夹杂着浓郁的花香,向我袭来.这里有“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这里有“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芙蓉,这里有“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的海棠,这里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白花的娇媚,在古典诗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花谢花非花满天”花雨纷飞,馨香的空气中夹着黛玉的丝丝哀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无语,陪着人一起伤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落红一地,与凭窗眺望的人一样凄苦……在古典诗词中,我感受到了花的美丽,花的高贵,花的凄婉……古典诗词如幽梦,携着皎皎月辉,向我走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月是豁达的,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用开阔的胸襟,容纳了他的月亮,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若说苏轼的月亮是一轮圆圆的满月,大气,那么柳永的月亮就是一弯细细的娥眉月,娇美.在“暮蔼沉沉”时,词人朦胧的身影出现在江边,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然后,词人发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慨.一弯残缺的细月静悬空中,散出了孤独凄冷的光.江南水乡是多情的,柔情的.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曾描绘了江南春景:千里江南,莺飞草长,绿叶红花,鸟语花香,山村傍水,城郭依山,春风浩荡,酒旗飘拂.其中有山水,花草,禽鸟等自然景观,还有城郭,村庄,酒旗等人文现象.江南不仅极其秀美,而且人烟稠密,十分富庶.可见江南水乡对人是多情的,柔情的!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桥与水把江南演绎的如诗如画,浑然天成.水是江南水乡流动的梦,潺潺的流水技术展开柔弱的丝绸,在微风下飘扬飞舞,在大地上欢快的奔跑.而水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透明而朴质,在细雨中清雅而迷离.江南水乡对水,桥是多情的,柔情的!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灵性的河是有诗情的,那雨从久远久远的历史的时空里落下来,有些凝滞但也有些明丽.江南的雨落在瓦砾上.就像丝竹的声音,忧“怨”急“缓”.那河里有江南的思绪,也有江南的灵魂,要不烟雨里江南怎么会是另一番情韵呢?当你撑着雨伞走过小桥,走过长长的古巷.一定会让你生出一点淡淡的惆怅,生出一种隐约的怀想.丝竹声里评弹又是江南的另一景观,长长的古巷,古老的石桥,悠悠的碧水承载着历史的感怀.江南的灵魂在水,在石桥,在古巷,在人的内心深处.这就是江南,如诗如画的江南,引起诗人思绪和诗性的江南,它是多情的,柔情的.也难怪有白居易的这首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关于欣赏的句子懂得欣赏是一种美德.懂得欣赏他人,就是知道尊重和关爱他人、知道看到他人的长处。 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能力、一种难得的处世之道。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有助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 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欣赏他人,需要具有一种宽广的胸襟和一种无私的勇气,也可能是一种超然的智慧和一种劝人的艺术。 欣赏他人,可以是出自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也可以是助人之难、解人之惑。善于欣赏别人,不仅是一种聪明,更是一种智慧。 欣赏是一种理解的延伸,是一种知性的壮美,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因欣赏他人而换取的纪念,远比那些在牌楼碑塔上徒受日晒雨淋的哑口无声的颂文重要。 如果一个人能由衷地欣赏别人,主动关心帮助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就会得到别人的关怀,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 4.有关欣赏的句子1、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口说好话,心存好念,身行好事,脚走好路。 改善自己或影响他人,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这无限就是空性,而有限就是障碍。 君子了达空性,能悲心切愿,身安道隆;小人罔顾公德,钻营取巧。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 因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所现,全都与己相关。2、那一夜,你定是太孤寂,无缘无故的,谁来欣赏这风雨?我有点醉意,你笑我迷离,也难怪,长期在外,难免有一点空虚。 我与你把盏,你借故推辞,我笑你太矜持,一生能得几回醉?没醉过,焉知醉滋味?你没有异议,似乎还有些许赞许,毕竟一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没有尝尽酸甜苦辣,实属一憾事。3、人生走得太快,无法欣赏到沿途的美境,也尝试不到可餐的美味。 不沉湎于过往也不去忧虑未来,以淡然之心行走于人世间,全心绽放,做最好的自己。放慢脚步吧,人生真正能留给我们值得回忆和珍惜的不多。 4、欣赏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幸福。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自以为是者多,懂得欣赏别人的少;自私自利者多,专门利人者少。 欣赏滋生幸福,幸福需要懂得欣赏。5、人生如一道美丽的风景,陪你欣赏一程的人很多,陪你走完旅途的人很少。 沿途的风景总是不断的更迭,陪同一起走过的人,有的在下一个路口离开;有的在半路已失散;也有的一直温馨的陪伴。芸芸众生,能相逢的人不多;似水流年,能相惜的人很少。 遇见只是缘分的开始,懂得珍惜才能相伴一生。6、生活,需要珍惜拥有的,欣赏经过的,忘记无缘的。 不管生活中的动与静,不偏激,不忧虑,动静相宜,才是生活的尺度,心中有田园,眼中有世界。7、无论我们停留在生命里哪一个阶段,都应该尽情去欣赏那一处风景。 沿途一起同行的人越来越少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一直以为最美好的陪伴是:“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可一些转身让心惊慌失措。 8、静夜,伏案舒卷品读唐诗宋词,欣赏经典文学书卷,在字里行间品读作者灵魂间的语言。时光如水,岁月如诗,在文字间徜徉,古韵幽香,书卷涵芳。 文字如清泉在心间涌荡,静静聆听文字,就像一曲悠扬的小夜曲穿越千古飘曳回荡……9、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我们是个平凡的人,但我们也要懂得感恩,感激生命赐予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得到的,也包括我们失去的。 10、平庸的爱情观是占有,而真正的爱情是彼此的欣赏。也许爱情就如同小王子的那朵玫瑰花,如果摘下了它,占有了它,那么它就会枯萎,不再有生命的活力了。 如果在它身边用心的浇灌,那么它就会变得非常的美好。11、我却是一名怯弱者,欣赏过生活的悲剧,也扮演过悔字的角色,却在最后一刻我只能默不作声,不能为自己的真诚讨回公道。 12、所谓知己,就是互相了解并互相欣赏的关系密切的知心朋友,是一种心灵的默契。彼此的性格、职业、年龄、性别不一定相同,但在生活中,能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关爱,互相体谅,互相包容,互相倾诉,能道与他人不能道之言。 对事物的看法和做法往往有一种不谋而合、心照不宣、一拍即合的默契。彼此有什么想法和意图,只要通过彼此之间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便能够心领神会。 13、我以欣赏的目光去品读晚秋,晚秋是一幅多彩的画,晚秋是一首生命的赞美诗,晚秋是一曲不老的情歌!14、一个四季是那样快,去欣赏春花的繁盛,一转眼就是无处不飞花的时候了,夏日的火一样的热情,让你无处躲藏,当你准备为热想点办法时,秋天就悄悄的走进了你的身边。15、人生的风景,是物也是人,学会欣赏,学会领略,人生将有无限风光。 人生如寄,一切都将过去,没有人能在岁月的苍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不管你是意气风发,还是平淡落寞,都将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流云过千山,本就一场梦幻。16、以美好的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负责的心,做好份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以不变的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所拥有的;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的割舍。 17、时光总是美好的,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欣赏他的美,是不是有太多的人和我一样杞人忧天?冬季本来就应该是寒冷的,这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意志是无从改变的,然而,多情的人,却生怕冻醒了已经冬眠了的一切,不想去打扰,却偏偏被自己的多情而打扰,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18、人生没有如果,命运不相信假设。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也没有必要轻视那些走在后面的人。因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而是生命的速度,它就在我们此刻的脚下,越走越近。 19、瞬间的美,是对永恒的赞叹,是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追求美,心灵不会干涸,创造美,成功的渴望不会疲惫,体会美的韵味,胜利的喜悦不会苦涩无味,这种精神情操不也是一种美吗?20、爱是灵犀,也是付出;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欣赏,是一段情对另一段情的希望。它。 5.关于欣赏的名言警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财,死后一文不带去;当一个人努力地为钱财买命而过完自己那宝贵的一生, 那么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人不能为财而完亦!穷,无何只是一种考验,一种考核人的精神品质的考验。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生活揪心的话,那个人就丧失了人的基本! 富贵与贫贱,在乎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个健康的灵魂、一个完整的家庭。一切的一切都有其的价值与财富。 钱财乃身外之物耶!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多分地,挖空心思,分到地,就努力的工作,越多,干得越来劲,他不断耕作,结果累死,埋葬他,只用了一尺见方。 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人,都这样,努力奋斗,努力工作,要过好的生活,什么是“好”,超过原来就是好。 6.欣赏美景的诗句古诗词中无处不是美景,仅仅选取关于春之美景诗句如下: 1、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2、秋花未落春花开,办得工夫万宠辱。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今夜试青镫,依旧春花小。 5、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 6、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 7、君心天意与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10、春花春好,秋花秋好,每日看花尤好。 11、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12、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13、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5、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1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7、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 18、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21、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22、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23、几时却似鸳鸯旧,九十日春花在手。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5、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腹茶。 26、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27、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8、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0、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31、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 3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3、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3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35、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7、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 38、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39、春花秋月冬宜雪,夏有芰风荷雨。 40、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41、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42、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 43、寂寂春花烟色暮,檐燕双双落花度。 44、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45、春产不贪春,为厌春花泛。 46、莫道春花独照人,秋花未必怯青春。 47、长吟尽日西南望,犹及残春花落时。 48、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49、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5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1、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52、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5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7.关于欣赏好作品的诗词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古代论诗类作品的开先河之作,他用绝句的形式论述了从六朝到初唐一些诗人作品的风格和得失,开启了论诗这一独特的文学评论类诗词体裁的先河。 后来的元好问以及清朝的赵翼等人,也写了很多类似的作品 戏为六绝句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⑴,凌云健笔意纵横⑵。 今人嗤点流传赋⑶,不觉前贤畏后生⑷。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⑸,轻薄为文哂未休⑹。 尔曹身与名俱灭⑺,不废江河万古流⑻。 【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⑼,劣于汉魏近风骚⑽。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⑾,未掣鲸鱼碧海中⑿。 【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⒀,清词丽句必为邻⒁。 窃攀屈宋宜方驾⒂,恐与齐梁作后尘。 【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⒃,递相祖述复先谁⒄? 别裁伪体亲风雅⒅,转益多师是汝师⒆ 8.值得赏析的古诗词古诗词赏析题是近几年中考必考的一种题型,尽管不少学生把诗词背得烂熟,但赏析起来却不知道如何入手。 下面仅谈一下个人对诗歌赏析的一些观点,供初四复习的同学参考。 对于诗歌这种体裁来说,背诵是必要的,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需要,但对于赏析来说,仅仅会背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诗歌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要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了解诗人的思想状况,唯有这样,你都能够进行赏析。 从近年来诗歌赏析命题情况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 第一、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比如让考概述诗歌的内容,归纳诗歌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例如:《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一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答:突出泰山原雄伟高大的特点。)用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例如:《过零丁洋》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诗句隐含的意义,如《登飞来峰》诗中的“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答:指的是困难、挫折、防碍等),等等。 第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包含的哲理。如范仲淹的《渔家傲》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和情怀?请简要回答。 (答: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再如《登飞来峰》,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第三、对诗歌中一些名句的理解与赏析。既要写出诗句的意思,又要写出诗句在表达的特点和效果。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工事的对仗,生动形象地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四、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的分析。 如《饮酒》,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答:“见”为无意所见,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悠然闲适发表的心境)。 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答:“秋”点明了是“秋高马壮”的时候,也预示着战无不胜的前景)。 第五、描述诗句描写的画面,欣赏诗歌意境。如品味《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案略),再如《春望》,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参考答案: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而不住挠头叹息。 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了。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乡的情怀。) 第六、赏析诗歌的写作方法、艺术特色。如《夜雨寄北》,本诗构思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案:身在此地写想彼在之思此地,当今日写想他日之忆今日。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再如《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结合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案:以乐景写哀情。 通过对比,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凄凉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从近年来命题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上六个方面。 不论从哪个方面赏析,都要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做回答,避免所答非所问的现象出现。诗歌欣赏题有规律可循,只要认真复习,精心准备,拿满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推荐两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 9.有关古诗句的欣赏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大诗人李白乘舟经三峡顺流东下,见此高江险峰奇景,挥笔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七言绝句。 李白是在前人已有佳篇的情况下写作的,比较这一诗一文,很有意思。“朝辞白帝彩云间”,三峡是以白帝城为起点,东迄湖北宜昌。“白帝”而曰“彩云间”,不仅是写“朝辞”时的美丽景色,更主要的是写白帝城地势的高入云霄。我国整个地形是西南高,东南低,长江的上游与下游倾斜度很大。因此,船从上游往下游开,水流很急,简直是从高处往低处“俯冲”下来,滔滔江水就象一匹脱缰野马在狂奔。因此,“彩云”的渲染为散文中所没有,却绝非闲笔,起手即高据地步。有顺流而下一泻千里之妙。 “千里江陵一日还”。上句“朝辞”接连这一句“千里”“一日还”,实际上檃括了《水经注》这段文字:“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不过李白用“千里”和“一日”的悬殊作对比,千里的空间距离,行船只化一天功夫,对比强烈,给人以极其深刻鲜明的印象。当然它的艺术效果就不是平铺直叙的散文笔法所能有的了。因为这一句已充分写出瞬息千里的船速,而写诗要高度集中,“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之类的话就不必要了。诗就是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感情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这两句诗,令人浮想联翩:它使我们想象到三峡“两岸”是数不尽的“万重山”,也就是散文中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它又使我们想象到,在这“两岸连山”的峡谷中间,江水奔腾呼啸,滚滚东流。一叶扁舟顺着江水,箭般地飞驶而下。它还使我们想象到此时飞舟上的人,两岸的风景一闪而过,耳边只听得山间猿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就在这浑然一片的猿声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诗中“猿声啼不住”,也就是《水经注》中所写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散文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这里“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猿声”。诗人则巧妙地把猿声放在行舟的现场来写,通过舟中人的感受来写。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意境,使人如身历其境,这就把高峡行舟,惊险迅捷的景象写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