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须放歌

1.急需要唐诗2首宋词1首(必须要有诗意)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宋词玉阶怨 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佳人 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额、不知道你的要求到底是什么、那个、没有诗意的能叫古诗? 找了几个我觉得不错的、你看看行不行、不行拉倒、。

2.唐诗里的韵律

唐诗格律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朝,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

因为它对每首诗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故称为“格律诗”;因为它产生于唐朝而有别于前代的古诗,故又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 绝句亦称“截句”、“断句”。

每首四句,以五言(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为主,简称为五绝,七绝。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初年。

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每首有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

在近体诗中,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相加称一联。在律诗中,第一到第八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在律诗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对仗首先要求句形一致,此外要求词性相对。

另外根据对仗的严密与否又有“工对”和“宽对”的区别。 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叫“对”;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叫“粘”。

所谓平仄,是指字的声调。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称之为“调平仄”。这里所说的“四声”,与现代汉语中的“四声”是有区别的。

大致上说,古代的平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古代的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如“六”归去声,“八”归阴平,“十”归阳平,“百”归上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音长短促,有塞音韵尾。在部分方言中,还保留着入声,如广州话、长沙话、上海话。

假如我们用上海话读“一、七、八、不、黑、白、国、哭、独”等字,就能很好地体味到古代的入声字。 用(押)韵是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之称。

唐诗的用韵,依据隋朝末年陆法言所著的<<切韵>>。“切韵”到了唐朝改为“唐韵”。

“唐韵”共有206韵,但唐朝规定,有些韵可通用,所以实际只有112韵。到了宋朝,“唐韵”改为“广韵”,又有几个韵同用,实际只剩下108韵(作为宋代诗词押韵的标准)。

到了元末,把同用的韵都合并起来,另外又合并了几个,于是只剩下106韵,就是通常所说的“诗韵”。一直沿用至今。

唐朝的格律诗,有一定的体式,下面是唐代格律诗常见的格式。 ⑴ 五 言 绝 句 A 式 仄 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平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诗例: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 式 仄 仄 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平仄 仄 仄 仄 仄平 平 诗例:向 晚 意 不 适,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只 是 近 黄 昏。(李商隐 《登乐游园》) C 式 平 平平 仄 仄 仄 仄仄 平 平 仄 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诗例:鸣 筝 金 黍 柱,素 手 玉 房 前。

欲 得周 郎 顾,时 时 误 拂 弦。(李 端 《听 筝》) D 式 平 平仄 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诗例:江 南 渌 水 多,顾 影 暂 通 流。

落 日 秦 云 里, 山 高 奈 若 何。(李嘉佑 《白 鹭》) 七绝平仄格式 A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 B 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 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 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对近体诗,有一种理论认为: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

所以我们可以把律诗看成是绝句的叠加。如五律中的第一式就是五绝A式的叠加;第二式就是五绝C式的叠加;第三式就是五绝B式和A式的叠加。

五 律 第 一 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诗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五 律 第 二 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诗例: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五 律 第 三 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诗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七 律 第 一 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

3.唐诗360首

唐诗佳句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春思》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赠孟浩然》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昔日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长相思》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清平调一》《清平调二》 凌寒却向山阴去,衣绣郎君雪里行。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 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自洛之越》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忆东山》 海上东风犯雪来,腊前先折镜湖梅。 遥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宫人画诏回。《怀京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月(左)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佳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春望》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唐诗欣赏〗之《春望》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草》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瞑》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相思》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