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谈谈中国古诗的意向美你问的应该是意象美。 意与象本来是两个概念,但二者并非简单的组合,它们最早出现于《周易》中,而把二者熔铸在一起的则是刘勰。他认为“意”指心意,“象”指物象,二者是心与物、情与景的融合体。 明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评鲍照诗时说:“意象才调,自流畅也。” 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象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余光中说:“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 但不管怎样,意象是经过历史的发展而沉淀下来的,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需要而选取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 2.赞美唐诗的语句O(∩_∩)O~ 很赞同第三楼的那位仁兄 雾里看花的感觉的确的很好, 镜中花,水中月, 朦胧美的确很美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欠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牿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锆,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陇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柞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晕,明月光,自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3.古典美的句子,哲理诗句,唯美诗词.古典美的句子: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14、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15、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1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1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20、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2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2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2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24、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2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26、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2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2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29、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30、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31、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32、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33、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34、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3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36、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37、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38、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39、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4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42、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43、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4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4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47、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48、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49、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50、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51、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52、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52、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53、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54、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55、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5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57、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58、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59、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60、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61、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62、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63、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64、我不是我 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65、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66、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67、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68、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69、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70、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71、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7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73、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7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75、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7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77、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78、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哲理诗词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 4.以"唐诗之美"为话题,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务唐诗之美 唐诗造就了中国人最初的美感。 唐诗的美是一种凝练, 用最少的字说最多的意思, 如繁花千朵缀满一枝。 字多即淡,语繁则乱, 大美山水只着一墨, 看似美在字,实则美在心。 唐诗言简意达的灵性, 即便隔着1300年的时光烟尘, 那些五言七言的句子穿空而来, 依然有浅香漫出纸面溢于唇边。 唐诗的美是含蓄的, 如薄云遮月、烟笼寒沙, 朦胧中有意蕴,平常处见非凡, 好像每一处文字都能显现一处光影, 看着不禁悲伤起来、寂寞起来、叹息起来、惆怅起来。 写诗的人与看诗的人隔着遥遥时空在一个微妙的节点契合了, 仿佛初秋的子夜你走着走着一抬头, 居然与李太白邀饮的明月相视一笑。 诗歌、诗歌,唐诗如歌, 每一句抑扬顿挫起伏里, 都跳跃着韵律。也正因如此, 唐诗使得光阴亦是可以驻足倾听。 寒山寺的钟声、白帝城的猿鸣、 玉关里的捣衣声、石上流的清泉 ……短小的字句潜藏着天地万物的景象。 时光里触手可及的凉意, 藉着唐诗一字一句走入心底。 唐诗美如酒,每一次品都有不同的境界和味感。 儿时背唐诗,感觉十分拗口,重字不重意; 青年时读唐诗,偶尔契合心情,常常略有所思; 工作后品唐诗,如置身景画,美在不言中。 唯是唐诗可以如花如月如歌如诵, 素纸上墨花点点散开, 浸染了数朝数代的锦绣山河, 美如溪水流过无数人的心房。 唐诗就是一段岁月, 亘古地停留着时光中,倚文字、扶光影, 在生命中流转不息。唐诗的美是大美, 大美总是无形。我的单薄文字只能抒我的胸臆, 不能也不敢言尽。不过是倾听千年之前的声音, 让自己在唐诗中和古人来一次心灵的共鸣, 穿宋元明清,梦回大唐。(编辑:张东杰 来源:哈工大报) 5.以感受唐宋古诗词的美为题写作文中国文学中博大深厚、富于文化底蕴,其中既有高度成就又易于大众接受的,是代表中国韵文最高成就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由于其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和民族文化底蕴,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我们在此无意夸大“唐诗宋词”的内涵外延,但它对培养儒商尤其是民族儒商的文化素质,确实是十分重要和直接的。 唐诗宋词的情感意蕴,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使人们在接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因此,我们培养儒商、培养富有爱国情感的民族儒商,从“唐诗宋词”入手是最合适大众而又简捷速效的。 首先,要了解唐诗宋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什么是古体诗、近体诗、平仄、押韵、对仗、词牌等。这些内容大致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同时要知道所读唐诗或宋词的字面意思。 其次,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该诗或词的写作背景。 这一点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而又容易被忽略。因为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以及该诗的创作背景,才能深入地理解其思想情感内函,从而进入较深层次的理解。 如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你不了解杜甫的经历思想,不知道他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热爱的情感,不理解人民的喜怒哀乐时刻牵挂着他心魂的话,就很容易把这首诗理解成一般性喜爱春雨的作品。 在本诗中,杜甫对春雨的喜爱,是出于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因为好的春雨能滋润禾苗生长,能带来好的收成,让百姓吃饱饭,过好日子。因此诗人一开篇就以喜爱的口吻赞之为“好雨”,说其“知时节”而下。 他的心、他的情、他对事物的喜怒哀乐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前提的。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了解了杜甫的生平思想,不但能透过字面意思,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而且能在感受其对祖国和人民热血情怀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渐渐地萌生爱国爱民的情感,并融化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儒商素质。 又如李白的诗歌,在充分表现自己“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积极进取精神的同时,洋溢着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热爱的情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等。每当我们读起这些诗句,无不热血沸腾,深受感染。 如果能再了解一些李白的生平思想,那就更好了。再如读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只有了解了北南宋时期国家破败、家园沦丧、爱国志士满怀爱国情怀壮志,却报国无门的特定历史状况,以及岳飞的生平思想后,才能真正理解一位爱国将领内心深处那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民族情怀,进而受到感染和启迪,并转化为自己的民族情操和民族文化素养。 再次,感悟诗词情感意蕴,吟诵使之融为素质。 在完成了上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后,还要“感其然,悟其所以然”,深入到对作品“情”的感受和“蕴”的感悟中,由学习知识进化到培养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感受其“情”、感悟其“蕴”呢?方法只有一个:读→ 朗读 → 朗诵 → 吟诵。 一定要出声地读,而且由一般的“读”逐渐进入到“吟诵”。这样才能感受到作品中那犹如人体内流淌着的血液一样的“情”,感悟到如人的灵魂般的“蕴”。 在经常地、多篇目地、反复吟诵“唐诗宋词”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素质。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雅”了点,“和”了点,“儒”了些。 随着“唐诗宋词”的感受、感染、感悟及民族情感蕴蓄的加深,儒商的部分文化素质,特别是更高层次的民族情感素质就渐渐地培养出来了。随之而来的是,所培养出来的儒商文化素质将释放为我们前面所提及的能量,获得意想不到的人文效应和经济效益。 尤其是具有民族情感、爱国情感的儒商,更会在获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享受着身为华夏子孙为国献力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愉悦和幸福,那是生命的最高意义和价值。 6.谈谈对唐诗宋词的体会唐诗宋词,古今之精华也,闲暇之时,若有一片诗,一阕词相伴自是极乐之时。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包罗万象,吾一介女流,喜绝美、安静、亦不乏些许忧伤的,如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宋词“丁香泣露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不错。其实唐人写词亦佳,温庭筠的《更漏子》中那句:“梧桐树,三更雨,不到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便使人不由得心生爱意。南宋易安那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可堪绝笔。 都道“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然,诗词各有千秋,诗有小情小调,词亦有豪情壮志。 诗词歌赋,无论是豪放的美,还是厚重的美,无论是若隐若现的美,都是千年以来中华文化之最美。( 望有助于君 子衿) 7.古代诗词 意境美的句子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哎!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