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神子/江城子的诗意是什么标题 江神子/江城子 作者 谢逸 年代 宋 内容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 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注释 【注释】 ①溶溶:水流动貌。 ②素光:形容月光皎洁。 【评解】 杨柳浓阴,碧水溶溶。野渡无人,山色淡远。 杏花村馆,环境清雅。这首词由写景到怀人;由眼前到过去,又由过去写到现在。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怀人的幽思。全词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饶有韵致。 【集评】 《复斋漫录》:无逸尝过黄州杏花村馆。题《江城子》于驿壁。 过者索笔于馆卒。卒苦之,因以泥涂焉。 其为赏重如此。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婉约处不亚少游矣。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等句,清新韵藉,婉秀多姿。 2.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作品内容 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 作品:清平乐 内容: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作品注释 注释 ①问取:问。 ②因风:趁着风势。 评解 这首词写的是惜春之情。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 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 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全词俏丽、新警、宛转、含蓄,表现了山谷词的风格。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山谷词尤以《清平乐》为最新,通体无一句不俏丽,而结句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不独妙语如环,而意境尤觉清逸,不着色相。为山 谷词中最上上之作,即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是首惜春词。耳目所触,莫非初夏景物,而春 实已去。飘然一结,淡雅饶味。通首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转 之妙。 3.《锦缠道》宋 宋祁的翻译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 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作者: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守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与其兄庠齐名,时呼“小宋、大宋”。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词多抒写个人生活情怀,未摆脱晚唐五代艳丽旧习。但构思新颖,语言流丽,描写生动,一些佳句流传甚广。原有文集一百五十卷,已散佚。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辑有《宋景文公集》;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 赏析: 这是一首春日记游词。上片写浓丽的春景,下片写郊原踏青。燕子呢喃,万花如绣,柳展宫眉,海棠红透,迷人的春色,使游人如醉如痴。因而醉醺醺还向杏花深处去寻芳酒。这首词色彩绚丽,组织工妍,极尽春日游乐的酣畅。 薛砺若《宋词通论》:在晏氏父子与欧、秦等集中,咏春之作,总不免为离情愁绪所萦绕,而深透着诗人悲惋的意绪。在宋祁与张先的词中,则只见春日之酣乐,令人心醉,如宋祁的《锦缠道》和《玉楼春》词,写春郊之明媚,春意之撩人,均浮现在纸上。 请采纳,谢谢 4.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什么意思出自宋代词人范大成的《秦楼月·浮云集》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赏析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注释 ①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 ②浥:湿润。 ③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赏析: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薛砺若《宋词通论》:石湖为南宋大诗人之一。其诗极清疏有致,词亦如之。 5.“红杏尚书”是什么意思出处 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尚书”指宋代与欧阳修同时且身居高位的宋祁。 同胞兄弟宋庠和宋祁,是“俱以文学名擅天下”的荆楚文学大家。 [编辑本段]诗词赏析 词的上片,作者写道: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 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 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下片作者感叹道: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 其实作者看得很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带不走,只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灵,才能伴人终生。所以作者注重当下的感受:他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 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这首词最精彩之处,是第四句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不过,也有人反对这个“闹”字。 清代学者李渔曾写道:“闹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于诗词。”当然,这不过是他一己之见。 对于春天,诸多诗家学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观照。宋代无名氏有诗写道:“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该诗从两个方面对春日春风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知道,一年分四季,自然界不会永远是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的道路上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风平浪静,不会总是月白风清,良辰美景,不会总是成功的欢乐、动人的微笑、甜蜜的絮语、悦耳的歌声。 所以,当您的人生中遇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举步维艰的时候;当你的人生遇到“无边落木萧萧下”“黑云压城城欲摧”,困难重重的时候;当您的人生遇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天寒地冻的时候,请您不要气馁,不要退缩,不要一蹶不振,要相信当冬天到来的时候,春天还会远吗?最后,给朋友们送上两句话:一句是,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一句是,留得根蒂在,岁岁有春风。 [编辑本段]美誉由来 宋祁描写春天的词更是为人称羡,其《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尤为流传:“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只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顿使全词有画龙点睛之妙,故同时代的词人张先称宋祁为“红杏尚书”。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2) 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京。安陆(今湖北安陆)人。 天圣初(1023)与兄宋庠同举进士,当时称为"二宋"。累迁同知礼仪院、尚书工部员外郎,知制诰。 又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新唐书》,为列传 150卷。 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 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郡斋读书志》说他的诗文多奇字。 《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晁公武"殆以祁撰《唐书》,雕琢□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今存宋祁的诗文集已非完本,即以现存者而论,文章兼有骈体和散体,其中确有好奇之癖和诘屈聱牙之句。 但也有博奥典雅的一面。有的散文如《题司空图诗卷末》写道:"噫!表圣,贤者也。 以其贤故,一言一物为后人爱秘若此。宁当时之人举不及后人之知表圣耶?是不然。 同时者□,异时者慕,尚何怪哉!"写得笔墨淋漓,有思想深度和感情色彩。诗歌也有特色,如《侨居》写道:"世路风波恶,天涯日月遒。 "《送范希文》写道:"危言犹在口,飞语已磨牙。"寓慨极深,耐人吟味。 宋祁也长于词,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如〔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一阕,尤其"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写景抒情颇具特色。 著作除《新唐书》列传部分外,有《宋景文公集》,有《湖北先正遗书》本。 近人赵万里辑有其词《宋景文公长短句》 1卷,唐圭璋据以收入《全宋词》时又稍有增补。 [编辑本段]其他作品 玉楼春 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 - 宋祁 - 蝶恋花 【年代】:宋 【作者】:宋祁 【题目】:蝶恋花 【内容】: 雨过蒲萄新涨绿。 苍玉盘倾,堕碎珠千斛。 姬监拥前红簇簇。 温泉初试真妃浴。 驿使南来丹荔熟。 故翦轻绡,一色颁时服。 娇汗易晞凝醉玉。 青凉不用香绵扑。 宋 - 宋祁 - 锦缠道 【年代】:宋 【作者】:宋祁 【题目】:锦缠道 【内容】: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春,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注释】:【注释】 ①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 ②翠:指柳叶之色。 ③踏青:即游春。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记游词。上片写浓丽的春景,下片写郊原踏青。 燕子呢喃,万花如绣。 6.章楶 水龙吟 翻译【原文】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译文】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兰帐中关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7.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提到温庭筠的“香而软”,请问这个词是出自温庭筠梦江南(二首)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①脉脉②水悠悠,肠断白苹洲③。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唐代太原人。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①斜晖:偏西的阳光。 ②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 后多用以寄情思。 ③白苹洲:长满了白色苹花的小洲。 《梦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的离愁别恨。 第一首,写思妇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第二首,写思妇白日倚楼,愁肠欲断。 两首词以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一个是深夜不寐,一个是晨起登楼,都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却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 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揭示人物心理,细腻、逼真,足见作者技巧纯熟,既擅雕金镂玉的瑰丽之作,又有凝练的绝妙好词。《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飞卿词如“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这首《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 《中国历代诗歌各篇赏析》:在这首词里,作者将许多可以调和的颜色和物件放在一起,使它们自己组织配合,形成一个意境,一个画面,让读者去领略其中的情意,这正是作者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他的独特的手法。 南歌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①,不如从嫁与②,作鸳鸯。 ①暗形相:暗中打量。 ②从嫁与:就这样嫁给他。 待嫁的女子,带着心爱的金鹦鹉,穿起了绣着凤凰的彩衣,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这样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这首小令,明丽自然而富于情韵,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一说“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二句指贵公子,即拟嫁与之人,亦通。胡国瑞《论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因为感情的充沛,使那浓丽的辞藻适当地发挥了它们光辉作用。 这首词所描写的青年男女恋爱情节及其所表现的既缠绵而又真率,颇有民歌风味的余风,这应是它所以令人感到新鲜活泼的重要原因。 《栩庄漫记》:“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盖有乐府遗风。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温庭筠写爱情的词,最明朗的象“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他至多只能说到这样,与韦庄的作品比较起来,仍是婉约含蓄的。 司空图酒泉子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①。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②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③。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虞县)人。咸通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黄巢起义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朱温代唐后,召其任礼部尚书,不食而死。 他是晚唐著名的山水诗人,词亦清雅可爱。著作有《一鸣集》。 ①坼(chè):裂开。 ②旋:俄顷之间。 ③从容:舒缓,不急进。司空图生于晚唐,身经乱世,对眼前事物易生感慨。 这首小词,感时伤世,借花抒怀。明知满枝红杏“旋开旋落旋成空”,却依然从容酹酒,遥祝东风,愿留春光暂驻。 画意诗情,深深吸引了读者。唐圭璋《唐诗纪事》,司空图隐王官谷。 每岁时词祷歌舞,与闾里耆老相乐。有《酒泉子》云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表圣为唐末完人。此词借花以书感。 明知花落成空,而酹酒东风,乞驻春光于俄顷,其志可哀。表圣有绝句云:“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与此词同慨,隐然有黍离之怀也。 杨柳枝 桃源①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②。何似浣纱溪③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①桃源:桃花源。 ②一片花:陶渊明《桃花源记》谓桃源洞外有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云云。 ③浣纱溪:又名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即西施浣纱处。江南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胜似传说中的桃源仙境。 词人用淡雅的笔墨,传达出人间春色的无限情韵。司空图诗宗王维山林隐逸之风,其词亦然,清新自然,雅洁可爱。 张 曙浣溪纱 枕障薰炉①隔绣帷②,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相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张曙小字阿灰,四川成都人。侍郎张祎之从子。 唐昭宗龙纪元年进士,官至拾遗。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 颇为乡里所重。①薰炉:炉烟薰香。 薰:香草,亦香气也。 ②帷:屏幔,帐幕。 绣帷:锦绣的帷幔。这首小词,委婉地抒写了相思之苦。 眼前房帷依旧,花月如常,而斯人隔绝已两年。人间天上,何处寻觅!“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此情此景,益增相思。全词情思缠绵,真挚感人。 8.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出.出自 叶清臣【贺圣朝】 全诗: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赏析】 这首词是酒席筵前留别之作,满斟美酒,劝友人尽情欢乐。 留君即留春,人去亦春去,如文忠公词云:“无计留春住”。 春光虽好然则易逝,故满眼阑珊春色却二分是愁,剩一分风雨,风雨,亦词中喻愁之语,是故三分春色全作一愁字。三分二句,词中佳语也,薛砺若《宋词通论》:词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句,则为东坡《水龙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及贺方回《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了。 花开花谢,以花喻人、喻春,亦词家手法,花有开日则有谢时,与韶华易老如出一辙。作词,过片处讲究若即若离,似全粘而不粘,全脱而不脱,春老则花谢,然花亦开于春,是叹其流光似箭何其迅也!,此处紧接上片,深得此法。 花开花谢,亦即愁也,故有都来几许之句,此即“几多愁”、“闲愁都几许”之句也。作一问句,又自答曰;“且高歌休诉”,似不知“愁几许”亦似“知愁而不答”,高歌即诉愁,又云休诉,词中无理之句也。 卒章又作一问语,“今岁花开时作别,明岁花开时,于何处相逢?”明知其不可逢而问何处逢,恨极、凄极、怨极而不作恨语怨语。下阙二问句,一伤春一惜别,一痴一怨,情真意切!不写别景而萍寄之叹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