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思佳客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8.(4分)(1)又:①故地重游,“又”字点明作者第一次来这里与佳人欢会也是眼下这个季节,从而触景生情,引出下文。

②“又”字点明时光匆匆,与后面作者抒发怀旧之情、身世之感相呼应。(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2)欺: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2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埋怨东风无端欺凌,实则写出了心中的悲苦。

(2分)(言之成理即可)9.(4分)此句意为:那时,想来她也该会吃惊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添了这多的白发啊!”以想象中的普通应酬话,写出双方的深挚之情与身世之感。这白头,既意味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又饱含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愤,真可谓百感交集

(2分)概言之,此句妙处有三:(1)由对面着想,虚拟设问,表达蕴藉曲折;(2)虽写情事,却不专为寄男女之情而作,浸透了英雄投闲、报国无门的悲愤,主题饱满丰富;(3)运用多种方式抒情,高潮处结束,留有不尽余韵。(2分,言之成理即可) 无。

2.阅读下面宋词(11分)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①吴文英钗燕拢云睡起时

小题1:答:联想或想象,或虚实结合。

(2分)词人以奇妙的想象把半面女髑髅想象成一个美丽多情的女鬼形象(1分),她悠扬而轻易地“隔墙折得杏花枝”在春天嬉弄,表现出她对人间的依恋。 (1分)如此青春活泼的女子,亦如夜半风雨春归的落花一样夭折了,一个“又”引出下阙对往昔情事的感伤;“断肠青冢几斜晖”,词人触景生情,对已去恋人充满无尽的悲痛和相思之情。

(1分)小题1:答:“断红“比喻(1分)由“半面女髑髅”勾出的已逝去的旧日相知的女子(1分),“一任”写出“断红”有感有知,任风吹起。(2分)抒发了作者力图摆脱旧情缠绕的痛苦,努力使心情平静的复杂情感。

(2分) 略。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小题1:“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历下城园林溪水如画般美好春景图。(3分)

在词中借如画的风景表达了词人在离别之时对历下之城留恋的心情。(2分)

小题2:开头连用三个“无”字,形成排比,通过对官柳、画舸、行客的铺排,以白描方式,突出了飘泊者的凄凉与悲哀之情。(3分)结尾处引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年华易逝的感喟。(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罨画”句借景抒情,“园林”“溪碧”等写历城风光如画,令人难舍。“算重来”以下是预想人事变迁,浸透世事无常之叹。

小题2:

试题分析:开头三句,以白描方式突出飘泊者的凄凉,“无”字三用,更增浓了漂泊者的悲哀。“刘郎”句用刘禹锡受贬、远谪僻乡重回长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喟。

4.(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十分开阔。“天,云,雾,星河,千帆”动态十足。“接”与“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全词中船摇帆舞,星河欲转,虚实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阔的图像。(抓住动词与具有代表性的词并加以合理解释即可)

9.全词主要运用了用典寓意的写作手法。如“路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三山”等。

①从“殷勤问我归何处”即可看出作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可见她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②从“路长日暮”可看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可见她是一个落魄的词人。

③从“学诗谩有惊人句”可看出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之情。可看出她是一个空有抱负。但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词人。

④从“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看出词人豪放不羁的一面,可看出她是一个乐观的人(手法1分,理由1分,满分2分,形象与感情答对两点即可,满分4分,共6分,分析有理可酌情给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

8、请指出本次上片和下片的侧重点各是什么。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借惜春伤春以抒怀。上片写春景。细雨如丝,烟笼杨柳,水流花落,春光将尽。眼前景色,惹人愁思。下片抒情。流光似水,浮生如梦。唯有酒中寻乐,醉里忘忧。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9、上片中的“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一个十分优美的语句,请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湿花”应上“小雨”,启下“飞不起”。“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8.答:上阕描绘了秋天薄暮时的景色,意境凄冷。

蓝天上轻绡般的彩云透出了一缕红色,夜幕即将降临;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冷烟浓密;诗人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看到的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听到的是透过风传来的幽怨的笛声。(概括画面内容“秋天薄暮时的景色”1分,概括画面特点“凄冷”1分,具体分析词句共3分——“碧幕霞绡一缕红”点明“夜幕即将降临”1分;“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描绘出大意1分;“黄昏月,一笛碧云风”点明“月光凄冷的朦胧”的特点1分。)

9.答:下阕用典抒情(借古抒怀),以屈原自比,表达与屈原一样的渴望尽忠却不被理解的愁怨;以灼灼自比,表达自己想像灼灼一样用丝巾裹着泪寄托情感,却找不到鸿雁的无奈;又以苏武自比,表达了没有人能把他的心意转给君王的痛苦。全词抒发了作者耿耿忠心以及救国大计难以实现的孤愤。

(手法, 用典抒情(借古抒怀)1分;具体分析任意两个典故各2分;情感,“耿耿忠心以及恢复大计难以实现的孤愤1分。) 无。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8.画线句用了拟人、比喻(或化静为动,或移情入景)的手法(1分),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如万马奔腾而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2分),并借此含蓄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2分)。

9.参考答案一: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1分)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因愁在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明写鸟之愁,实写人之愁,(2分)因为所盼望的事情“望来终不来”,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故诗人心中充满无尽的愁情。

(3分)参考答案二: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诗人豁达的心境。(1分)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在愁中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诗人故意发此痴想,而且拍手而笑,是对沙鸥的调侃,也是对自己的调侃,显得诙谐幽默。

(2分)表明诗人虽然因为所盼望的事情“望来终不来”,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而心情充满忧愤,但却想要努力驱散心中的阴霾,表现了诗人的豁达。(3分) 无。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