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唐诗视频

1.求视频:古诗所见的作者袁枚是哪个朝代的

你可以到这两个网站看看/programs/view/EVzKLnPw3fE/ 2011-5-7v.youku.com/v_show/id_XNzI3OTE3NTY=.html 2011-5-8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释】①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②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③欲:想要.捕:捉.鸣:叫.【译文】野外的林阴小道上,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他一路行一路唱,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而那不知祸的小东西仍在自鸣得意地“知了……”个不停!【评析】这首诗描写牧童捕蝉的有趣场面.前两句写一个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神态.后两句写牧童听到了知了的鸣叫声,很想捕捉一只,所以突然间歌也不唱了,牛也不走了,生怕发出声音,惊走树上的知了.前后对比一“行”一“立”,一 “动”一“静”,一“唱”一“闭”,很有戏剧效果.诗人通过“欲捕鸣蝉”这一细节,极其传神地写出了牧童的童心和童趣,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2.12岁古诗朗诵视频

黄麻岭 我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安顿在这个小镇上 它的荔枝林,它的街道,它的流水线一个小小的卡座 它的雨水淋湿的思念头,一趟趟,一次次 我在它的上面安置我的理想,爱情,美梦,青春 我的情人,声音,气味,生命 在异乡,在它的黯淡的街灯下 我奔波,我淋着雨水和汗水,喘着气 ——我把生活摆在塑料产品,螺丝,钉子 在一张小小的工卡上……我的生活全部 啊,我把自己交给它,一个小小的村庄 风吹走我的一切 我剩下的苍老,回家。

3.第一套古诗韵律操镜像教学视频,以及MP3

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

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15.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君向萧湘我向秦。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3,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3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35,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邻无数沈郎钱。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0,落日清江里, 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 十五即乘潮。

4.经典诵读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词视频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绝句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暮江吟唐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课内思乡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古诗凉州词视频王翰

凉州词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赏析凉州词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6.凉州词古诗视频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

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 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

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

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

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

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 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凉州词第二首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赏析凉州词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

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7.儿童韵律古诗视频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星火教育给您提供的这部儿童韵律古诗视频在多首古诗中,挑出其中八十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背得快,记得牢,既发扬了中华古文化的精髓,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锻炼了孩子们的朗读能力。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

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我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

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汉乐府的发展衍变形成两种主要的形式。 一种是文人以模拟为创作的“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府”),它借用“汉乐府”的题目,写新的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

这些诗歌的特点是虽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但写的内容是新的,不过与原题有一定的联系,如“从军行”与军队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的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艺术品位。

“古题乐府”有五言与七言两种形式。七言的古题乐府,今能见到最早的是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齐梁时的鲍照始大力为之,写出了《拟行路难》(18首)等。

乐府诗可以歌唱,而七言乐府体主要是以吟诵为主,在内容篇幅上,一般比较长,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它可以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内容多变、结构转折、气势壮阔、感情跌宕多姿之妙,这种诗体适宜于承载较大思想内容、抒发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乐府通俗明快的特点,又以文人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歌行体”。

另一种则主要是借鉴了“汉乐府”叙事为主、反映现实的内容特点和浅显平易通俗的表达特点,用它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它并不再借用“汉乐府”的原有题目,而是根据反映事件的不同内容而命名,所谓“即事命篇,无复依傍”。

唐朝的杜甫关心国事,用笔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写了许多这样的诗,如《兵车行》(高中)专写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等。这些诗,主要是在实质上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统,形式上与五言古体诗无异。

稍后的元结、顾况等诗人也写过这样的诗。至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现实主义诗人为了挽救当时国家的衰落,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弊端,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结这些诗歌形式,并冠之于“新乐府”的称号,发起了“新乐府运动”。

他们自己也写了不少的“新乐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九上)、《卖炭翁》《新丰折臂翁》《杜陵叟》等,都是叙事性强、平易通俗的“新乐府体”。

《竹林答问》中说:“古诗、乐府之分,自汉、魏已然。乐府音节不传,唐人每借旧题自标新义。

至少陵,并不袭旧题,如《三吏》《三别》等诗,乃真乐府也。”(《清诗话续编》22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了新乐府诗的特点。

本页内容:《儿童韵律古诗视频在线观看》《儿童韵律古诗视频下载》 /edu/104/2357/。

8.古诗大全五言绝句shipin

五言绝句大全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