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入京

1.古诗《逢入京使》

【古诗:逢入京使】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全部注释】1.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下简称刘《笺》)系此诗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3.龙钟:湿漉漉的样子.4.漫漫:形容路途遥远.5.凭:托6.传语:捎口信.7.入京使:回京的使者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逢入京使 岑参鉴赏】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2.《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

逢入京使【作者】岑参 【朝代】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逢入京使

3.古诗:逢入京使的全部解释

【诗文解释】

向东望着故乡路途那么漫长,热泪洒满了两袖,湿漉漉的没有干。在马上相逢没有纸笔,就请你给我家里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

【词语解释】

龙钟:涕泗流溢。

【诗文赏析】

天宝八年(七四九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诗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马叙谈,请他给自已家里带个口信,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平易,但精练概括,情深意厚,亲切感人,自然深入人心。

4.入京这首古诗的意思

《入京》一诗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尽显于谦诗的语言质朴、自然的特征,在抨击当时进贡的歪风的同时,表现出诗人铁骨铮铮,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和品质。

入京》

[明] 于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麻菇、线香等土特产,本来应该是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却被官员们统统搜刮走了,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两手空空进京去见皇上,免得被百姓闲话短长。

注释:

绢帕、麻菇、线香:这些都是本当时比较稀缺的土特产品,通常是官员送给权贵们的贡品。

闾阎(lǘ yán):老百姓。

闾:古时候25户为一闾

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铁骨。后世人们经常用“两袖清风”和“玉壶”来比喻为官廉洁。

5.古诗:逢入京史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注释

1.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下简称刘《笺》)系此诗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途中。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3.龙钟:淋漓。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龙钟:淋漓沾湿的意思

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6.唐诗《逢入京使》作者的名字怎么读

“岑参”读音[ cén shēn ]

生平: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原文: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古诗《逢入京使》翻译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逢入京使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想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