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注释绝句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

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

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

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

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

“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

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后两句 “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

2.绝句的古诗的全文解释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杜甫——《绝句四首》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注释: 题解:代宗宝二年(736),安史之乱平定了,杜甫回到成都草堂。

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笔,四首绝句一挥而就。 赏析: 这幅“春景图”,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映衬成趣,瓦明开阔,人与物俱适,动与静结合;一派生机,千里春色,不仅描绘了祖国山川之多娇,又表现了诗人心情之怡悦。

3.《绝句二首》全文古诗和解释

绝句二首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扩展资料: 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二首,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以排律、五言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

杜甫一生写诗4000多首,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其诗深刻反映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生活疾苦,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所以他的诗被后世成为"诗史",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二首。

4.古诗《绝句》,全文

1.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2.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注:刘越石:西晋诗人刘琨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注:风云若恨张华少:钟嵘<诗品>谓张华诗:"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注:温李:温庭筠,李煜4.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5.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阮,阮籍6.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注:安仁:潘岳字安仁,谄事贾谧,望其车尘而拜,与其著作<闲情赋>表现的情操反差太大7.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8.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注:沈,宋:沈佺期,宋之问9.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注世说新语·文学>载孙绰语:"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10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11.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12.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注:郑笺:东汉郑玄<郑氏笺注>,谓义山诗,西昆体难解如诗经,恨无注释之人耳13.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画鬼符。

注:玉川卢:中唐险怪派诗人卢仝14.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15.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注:饭山:李白<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16.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注:切切秋虫:多见于孟郊句,疑指孟郊;灯前山鬼:多见于李贺句,疑指李贺17.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

注:水乐:元结<唉乃曲>: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18.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注:东野:中唐诗人孟郊,因作诗太苦,被称为"诗囚";潮阳:韩愈19.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校几多? 注:天随子:晚唐诗人陆龟蒙,有诗曰:"无多药草在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20.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21.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注:凌云笔: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22.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注:唐代禅师船子德诚诗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23.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24.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注:秦观诗:"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退之山石句:韩愈有<山石>诗25.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东风怨兔葵。26.金人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27.百年才觉古风回,元佑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注:欧,梅:欧阳修,梅尧臣28.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注:涪翁:黄庭坚29.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注:池塘春草谢家春:谢灵运有诗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闭门陈正字:北宋诗人陈师道,作诗好闭门蒙头30.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满意请采纳 谢谢。

5.绝句的注释和诗意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翻译

这首杜甫绝句的诗意为: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娓娓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直的冲向那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边,可以望见远处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的船只,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

杜甫绝句赏析

话说公元764年的一天,风和日丽,没有雾霾,杜甫在草堂里透过窗口欣赏外面的景色。眼前成对的黄鹂在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唱歌,远方蓝天上白鹭排成一行在自由的飞翔。

诗人随手写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是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对仗就是把同类概念的词语放在两句诗相对应的位置上,它能使诗的两句话相互映衬,“两个”对下句的“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黄鹂与白鹭在同一幅画面里活动,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仿佛看到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西岭上的千秋雪都看得清清楚楚。“西岭”是成都西南的岷山,山很高,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聚了“千秋雪”。“千秋”是虚指,表示时间很长的意思。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诗人看到的近景。杜甫再往门外一瞥,看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上有小船不奇怪,可是这些“万里船”来自于“东吴”,那就不寻常了。

因为长年的战乱,长江水路为兵戈阻断,现在终于平复,交通恢复,才能看到从长江下游的东吴开来的船只,这也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的下联也是由对仗句构成,你可以品一品。“千秋雪”与“万里船”相对应,一个是说时间长久,一个是说空间广阔。诗人身在草堂,却眼界广阔,心胸开阔,从一个小房子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从一门一窗中把我们由眼前景观引向悠长的时间和广远的空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之中。

杜甫绝句创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晚年隐居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赏外界的景物,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古诗绝句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杜甫的诗词代表作有《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望》《望岳》《登高》《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