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钦定词谱

1.《钦定词谱》主要记载了哪些内容

《钦定词谱》乃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编写,以万树《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共四十卷,八百二十六词牌,两千三百零六体。

《四库全书总目》誉之为“分利节度,穷极窃吵,倚声家可永守法程”。《钦定词谱》谈到词谱制作原理的时候提到重要的一点,即“褎合众体,勒为一编”,其意指通过对大量唐宋词样本的平仄、句读以及声韵等进行分 析,从中抽象一套规则。

《钦定词谱》在平仄的标注上,按照“每调一词旁列 一图,以虚实朱圈分别平仄,平用虚圈,仄用实圈,字本平而可用仄者上虚 下实,字本仄而可平者,上实下虚”的方式。但是《钦定词谱》也有错误之处,唐、宋、金、元人词中不少调体亦遭遗漏。

虽然《词谱》仍未包括现存全部词调,但在未有更完备的词谱之前, 它算是最善本。

2.钦定词谱

钦定词谱 清·王奕清等编制 提要 臣等谨按御定词谱四十卷,康熙五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定。

词萌于唐,而大盛于宋。然唐宋两代皆无词谱。

盖当日之词,犹今日里巷之歌,人人解其音律,能自制腔,无须於谱。其或新声独造,为世所传,如《霓裳》、《羽衣》之类,亦不过一曲一调之谱,无衷合众体勒为一编者。

元以来,南北曲行歌词之法遂绝,姜夔《白石词》中间有旁记,节拍如西域梵书状者,亦无人能通其说。今之词谱,皆取唐宋旧词,以调名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句法字数;以句法字数相同者互校,以求其平仄;其句法字数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又一体;其平仄有异同者,则据而注为可平可仄。

自《啸余谱》以下,皆以此法,推究得其崖略,定为科律而已。然见闻未博,考证未精,又或参以臆断无稽之说,往往不合于古法。

惟近时万树作《词律》,析疑辨误所得为多,然仍不免於舛漏。惟我圣祖仁皇帝,聪明天授,事事皆深契精微。

既御定唐、宋、金、元、明诸诗,立咏歌之准,御纂律吕精义,通声气之元;又以词亦诗之余,派其命儒臣辑为此谱,凡八百二十首调,二千三百六体。凡唐至元之遗篇,靡弗采录;元人小令,其言近雅者,亦间附之;唐宋大曲,则汇为一卷,缀於末。

每调各注其源流,每字各图其平仄,每句各注其韵叶,分刌节度,穷极窈眇,倚声家可永守法程。盖圣人裁成,万类虽一事之微,必考古而立之制,类若斯矣。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御制词谱》序 词之有图谱,犹诗之有体格也。诗本于古歌谣,词本于周诗三百篇,皆可歌。

凡散见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者,班班可考也。汉初乐府亦期协律,魏晋讫唐,诸体杂出,而比于律者盖寡。

唐之中叶,始为填词,制调倚声,历五代、北宋而极盛。崇宁间《大晟乐府》所集,有十二律六十家八十四调,后遂增至二百余,换羽移商,品目详具。

逮南渡后,宫调失传,而词学亦渐紊矣。夫词寄於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

否则,音节乖舛,体制混淆,此图谱之所以不可略也。间览近代《啸余》、《词统》、《辞汇》、《词律》诸书,原本《樽前》、《花间》、《草堂》遗说,颇能发明,尚有未备。

既命儒臣,先辑历代诗余,亲加裁定;复命校勘词谱一编,详次调体,剖析异同,中分句读,旁列平仄,一字一韵,务正传讹。按谱填词,渢渢乎可赴节族而谐筦弦矣。

《乐记》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哀乐喜怒感於心,而传於声。词之有调,亦各以类应,不可牵合,而起调毕曲,七声一均,旋相为宫,更与周礼大司乐三宫、汉制三统之制相准。

故紫阳大儒而诗余不废,是编之集,不独俾承学之士,摅情缀采,有所据依,从此讨论宫商,审定调曲,庶几古昔乐章之遗响,亦可窥见于万一云。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三级臣陈邦彦奉敕敬书 词谱凡例 一、词者,古乐府之遗也。

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宋元以来,调名日多,旧谱未备。

今广搜博采,次第编辑,俾倚声者知所考焉。 一、宋元人所撰词谱,流传者少,明《啸余谱》,诸书不无舛误。

近刻《词律》,时有发明,然亦得失并见。是谱翻阅群书,互相参订,凡旧谱分调、分段及句读音韵之误,悉据唐、宋、元词校定。

一、调以长短分先后。若同一调名,则长短汇列,以又一体别之,其添字、减字、摊破、偷声、促拍、近拍以及慢词,皆按字数分编。

至唐人大曲如《凉州》、《水调歌》,宋人大曲如《九张机》、《薄媚》,字数不齐,各以类附辑为末卷。 一、唐人长短句,悉照《樽前》、《花间》、《花庵》诸选收入,其五、六、七言绝句亦各采一二首,以备其体;至元人小令,略效《词林》、万选之例,取其优雅者,非以曲混词也。

一、每调选用唐、宋、元词一首,必以创始之人所作本词为正体,如《忆秦娥》创自李白,四十六字,至五代冯延巳则三十八字,宋毛滂则三十七字,张先则四十一字,皆李词之变格也。断列李词在前,诸词附后,其无考者,以时代为先后。

一、引用之词,皆宋、元选本及各人本集,其无名氏词亦注明出某书,以便校勘。 一、图谱专注备体,非选词也。

然间有俚俗不成句法,并无别首可录者,虽系宋词,仍不采入。 一、词名原委及一调异名之故,散见群书者,悉为采注。

一、词中句读不可不辨,有四字句而上一下一中两字相连者,有五字句而上一下四者,有六字句而上三下三者,有七字句而上三下四者,有八字句而上一下七或上五下三、上三下五者,有九字句而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上三下六者,此等句法,不可枚举,谱内以整句为句,半句为读;直截者为句,蝉联不断者为读,逐一注明行间。至词有拗句,尤关音律,如温庭筠之"断肠潇湘春鹰飞"、"万枝香雪开已偏"皆是;又有一句五字皆平声者,如史达祖《寿楼春》词之"夭桃花清晨"句;一句五字皆仄者者,如周邦彦《浣溪沙慢》之"水竹旧院落"句,俱一定不可易,谱内各为注出。

一、韵有三声叶者,有间入仄韵于平韵中者,有换韵者,有叠。

3.什么是宋词词牌名啊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念奴娇的来历: 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

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

娇,我想是个形容词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1: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 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 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词牌名。 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内容。

4.词牌《陌上花介绍陌上花据钦定词谱引东坡词话》:钱塘人

《钦定词谱》卷二十六(下)云:“《东坡词话》: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盖吴越王遗事也。

调名取此。双调九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

此所说字数98,与七剑兄所引不同,想必是版本不一样。然七剑兄的引文中说是“双调,99字”,而下面词谱所列平仄却是98字。

恐七剑兄有误。 2007-11-21 续 关于《陌上花》,流传下来的词例极少,目前仅有金元时期张翥的《陌上花•有怀》一例,故《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都选它为例,但二书断句和字数均有出入,《钦定词谱》所录的是98字,《白香词谱》所录的是99字,在下阕第5字后多一“香”字;上阕开头的12个字,《钦定词谱》作两个六字句,而《白香词谱》作3个四字句,下阕开头两句《钦定词谱》作三字句和五字“满罗衫、是酒痕凝处”共8字,《白香词谱》则是五字句和四字句“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共9字,字数的出入便在于此。

比较如下: 《考正白香词谱•陌上花》99字 《钦定词谱•陌上花》98字 关山梦里, 关山梦里归来。 ⊙○●● ⊙○●●○○ 归来还又, ⊙○⊙● 岁华催晚。

还又岁华催晚。 ⊙○○▲。

⊙●●○○▲ 马影鸡声, 马影鸡声, ⊙●○○ ●●○○ 谙尽倦邮荒馆。 谙尽倦邮荒馆。

⊙●●○○▲ ⊙●●○○▲ 绿笺密记多情事, 绿笺密记多情事, ⊙○⊙●○○● ⊙○●●○○● 一看一回肠断。 一看一回肠断。

⊙●●○○▲ ⊙●●○○▲ 待殷勤寄与, 待殷勤 ●⊙○●● ●○○ 旧游莺燕, 寄与旧游莺燕, ⊙○○● ⊙●●○○● 水流云散。 水流云散。

●○○▲ ⊙○○▲ 满罗衫是酒, 满罗衫、●○○●● ⊙○○ 香痕凝处, 是酒痕凝处。 ⊙○⊙● ●●○⊙● 唾碧啼红相半。

唾碧啼红相半。 ⊙●⊙○○▲ ●●○○○▲ 只恐梅花, 只恐梅花。

⊙●○○ ●●○○ 瘦倚夜寒谁暖。 瘦倚夜寒谁暖。

⊙●●○○▲ ⊙●●○○▲ 不成便没相逢日, 不成便没相逢日。 ⊙○⊙●○○● ⊙○●●○○● 重整钗鸾筝雁。

重整钗鸾筝雁。 ○●⊙○○▲ ⊙●○○○▲ 但何郎纵有, 但何郎、●⊙○●● ●○○ 春风词笔, 纵有春风词笔。

⊙○○● ●●○○○● 病怀浑懒。 病怀浑懒。

●○○▲ ⊙○○▲ 七剑兄采用的格式当是《钦定词谱》中的格式。但据《考正白香词谱》陈栩、陈小蝶的考正:“此词盖集《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三调而成,即所谓犯调也。

”就是说《陌上花》的格律,是剪取《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中的句式组合而成的。具体说,除了上阕首句“关山梦里”和下阕首句“满罗衫是酒”之外,其余的句式都是《玉》《离》《琐》三调中的句子。

以四者对照,确实如此。因此,该词牌的格式,当以《考正白香词谱》所录99字谱为正。

一词牌有几体本属正常,但这《陌上花》的二体选的却都是张翥的同一首词,而且别无他证,这就没有理由有别体了。所以,《考正白香词谱》于此调后所附的“考正”说:“词谱于起句,注为六字两句,于‘归来’分句,‘还又’二字属下,后阕首句作三字,‘是酒’二字属下,无‘香’字,系误。

” 七剑兄在介绍《陌上花》一帖中说:“此格律由张翥《陌上花•有怀》而来,由于史上此词少,无可参考的词。今人填写的时候,大可不必如此填写,可将句子改为律句亦可。”

这似乎不妥。如上所述《陌上花》既然是集《玉漏迟》、《离亭燕》、《琐窗寒》三词的,此三词谱便是参考;词原是配乐的,一字的平仄关系到是否与所在乐曲中相应位置的音符相谐,故词的每字之平仄,往往比近体诗每字的平仄更严格,有时的地方不仅仅要分平仄,还要具体规定是四声中的那一声。

以上意见未必成熟,仅供参考。 。

5.词谱除了《白香词谱》、《钦定词谱》外还有那些

古来有《万树词律》、《钦定词谱》、《白香词谱》、《龙榆生词谱》四大通用词谱。

龙榆生词谱中词牌的来历演变及特定句法字声,可为谱词补充参照。公认最完备的词谱,目前依然是《钦定》。

也有清代戈载《词林正韵》,那是填词所用的韵书。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现代人学习诗词格律的重要读本了,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

《万树词律》:20卷,660词牌,1180多体,是万树据自己所见古人词分类考订,在纠正《啸馀谱》错讹的基础上编写的。万树算不得词人,以一人之力推出的这本词谱存在很多缺点,学者词人都认为它“不可尽从”。

《钦定词谱》乃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编写,以万树《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40卷,826词牌,2306体。虽然仍未包括现存全部词调,但在未有更完备的词谱之前,《词谱》乃是最善本了。

《白香词谱》为清舒梦兰著,最早刊印于乾隆31年,谱中平仄当用两书校过。选100词牌(实99),每牌只列一体,只注平仄。

因其多选常用词牌,很实用,许多初学者喜其简便,既可当词谱又可作词选读,故而较为流行,但作为词谱的意义不大。《白香词谱》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

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 《龙榆生词谱》则是龙先生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于《词律》、《词谱》择取的常用词调。

比较白香,其实它也完全是一本在《词律》、《词谱》基础上的选本。所收词牌150余调,间或指出适宜表达的情感及某些特定句法和字声,同时不似白香只举一体,所选词牌列有定格及变格。

词之有谱,犹诗之有体格。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每调一词乃成一谱。

故谱之于词曰范,词之于谱曰出。是如陈邦彦在《钦定词谱》之序中曰:“词之有调,亦各以类应,不可牵合。”

又曰:“一字一韵,务正传讹。按谱填词,沨沨乎可赴节族而谐筦弦矣。”

6.钦定词谱的目录

卷一竹枝(3)归字谣(1)渔父引(1)闲中好(2)纥那曲(1)拜新月(1)梧桐影(1)啰唝曲(3)醉妆词(1)庆宣和(1)南歌子(7)荷叶杯(3)回波乐(2)舞马词(2)三台(2)柘枝引(1)塞姑(1)晴偏好(1)凭阑人(2)花非花(1)摘得新(1)梧叶儿(5)渔歌子(6)忆江南(3)潇湘神(1)章台柳(2)解红(1)赤枣子(1)南乡子(9)捣练子(2)春晓曲(2)桂殿秋(1)寿阳曲(3)阳关曲(1)欸乃曲(1)采莲子(1)浪淘沙(1)杨柳枝(1)八拍蛮(2)字字双(1)十样花(2)天净沙(2)卷二甘州曲(2)醉吟商(1)乾荷叶(2)喜春来(4)踏歌词(1)秋风清(3)抛球乐(4)法驾导引(1)蕃女怨(1)一叶落(1)忆王孙(3)金字经(3)古调笑(1)遐方怨(2)后庭花破子(2)如梦令(6)诉衷情(5)西溪子(2)天仙子(5)风流子(9)归自谣(1)饮马歌(1)定西番(5)江城子(5)望江怨(1)长相思(5)思帝乡(3)卷三相见欢(5)河满子(5)风光好(1)误桃源(1)望梅花(5)醉太平(3)上行杯(3)感恩多(2)长命女(1)春光好(8)酒泉子(22)怨回纥(2)生查子(5)蝴蝶儿(1) 添声杨柳枝(3)醉公子(4)昭君怨(3)卷四玉蝴蝶(7)女冠子(7)中兴乐(3)纱窗恨(2)醉花间(3)点绛唇(3)平湖乐(3)归国遥(3)恋情深(2)赞浦子(1)浣溪沙(5)醉垂鞭(1)雪花飞(1)沙塞子(4)殿前欢(2)水仙子(2)霜天晓角(9)清商怨(3)伤春怨(1)卷五菩萨蛮(3)采桑子(3)后庭花(4)诉衷情令(3)减字木兰花(1)卜算子(7)一落索(8)好时光(1)谒金门(4)柳含烟(1)杏园芳(1)好事近(2)华清引(1)天门谣(1)忆闷令(1)散余霞(1)好女儿(3)万里春(1)彩鸾归令(1)锦园春(1)太平年(1)清平乐(3)忆秦娥(11) 卷六更漏子(8)巫山一段云(3)望仙门(1)占春芳(1)朝天子(1)忆少年(2)西地锦(3)相思引(3)落梅风(1)江亭怨(1)喜迁莺(17)乌夜啼(3)相思儿令(1)阮郎归(2)贺圣朝(11)甘草子(2)珠帘卷(1)画堂春(5)喜长新(1)金盏子令(1)献天寿(1)卷七三字令(2)山花子(1)忆余杭(2)秋蕊香(3)胡捣练(3)桃源忆故人(2)撼庭秋(1)庆金枝(3)烛影摇红(3)朝中措(4)洞天春(1)庆春时(1)眼儿媚(3)人月圆(3)喜团圆(2)海棠春(3)武陵春(3)东坡引(5)双鸂鶒(1)鬲溪梅令(1)伊州三台(1)双头莲令(1)梅弄影(1)茅山逢故人(1)阳台梦(2)月宫春(2)河渎神(2)归去来(2)惜春郎(1)极相思(1)双韵子(1)凤孤飞(1)柳梢青(8)醉乡春(1)太常引(2)卷八应天长(12)满宫花(2)少年游(15)偷声木兰花(1)滴滴金(4)忆汉月(4)西江月(5)惜春令(2)留春令(4)梁州令(4)盐角儿(1)归田乐(5)惜分飞(5)孤馆深沉(1)促拍采桑子(1)怨三三(1) 使牛子(1)折丹桂(1)竹香子(1) 城头月(1)四犯令(1)醉高歌(1)黄鹤洞仙(1)破字令(1)花前饮(1)卷九导引(5)思越人(1)探春令(13)越江吟(2)燕归梁(4)雨中花令(12) 凤来朝(1)秋夜雨(1)伊州令(1)木笪(1)迎春乐(7)梦仙郎(1)青门引(1)菊花新(2)醉红妆(1)思远人(1)醉花阴(1)望江东(1)入塞(1)品令(12)卷一○引驾行(4)玉团儿(1)倾杯令(1)锯解令(1)双雁儿(1)寻芳草(1)恨来迟(2)珍珠令(1)寿延长破字令(1)献天寿令(1)折花令(1)红窗听(1)上林春令(1) 红窗迥(2) 红罗袄(1)折桂令(4)荔子丹(1)临江仙(11)浪淘沙令(6)金错刀(3)端正好(2)杏花天(3)天下乐(1)恋绣衾(5)撷芳词(5)鬓边华(1)玉楼人(1)江月晃重山(1)南乡一剪梅(1)鹦鹉曲(1) 卷一一一七令(4)河传(27)望远行(7)木兰花令(3)金莲绕凤楼(1)睿恩新(1)芳草渡(5)夜行船(11)金凤钩(2)鹧鸪天(1)鼓笛令(1)徵招调中腔(1)卷一二虞美人(7)瑞鹧鸪(6)玉楼春(4)凤衔杯(4)鹊桥仙(7)玉阑干(1)思归乐(1)遍地锦(1)翻香令(1)茶瓶儿(3)柳摇金(1)卓牌子(3)清江曲(1)楼上曲(1)厅前柳(3)二色宫桃(1)市桥柳(1)一斛珠(3)夜游宫(2)梅花引(4)荷叶铺水面(1)家山好(1)步虚子令(1)卷一三小重山(4)踏莎行(3)花上月令(1)倚西楼(1)扫地舞(1)接贤宾(2)步蟾宫(5)恨春迟(1)冉冉云(2)蝶恋花(3)寿山曲(1)秋蕊香引(1)惜琼花(1)朝玉阶(1)散天花(1)荷华媚(1)少年心(1) 七娘子(3)一剪梅(7)寻梅(2)锦帐春(4)唐多令(3)摊破采桑子(1)后庭宴(1)鞓红(1)贺熙朝(2) 拨棹子(3)玉堂春(1)系裙腰(3)卷一四赞成功(1)定风波(8)破阵子(1)金蕉叶(4)渔家傲(4)苏幕遮(1)摊破南乡子(2)明月逐人来(1)甘州遍(1)别怨(1)麦秀雨歧(1)献衷心(1)黄钟乐(1)醉春风(1)握金钗(2)侍香金童(3)缑山月(1)喝火令(1)芭蕉雨(1)淡黄柳(3。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