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中描写景色的

1.关于描写景物的宋词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4.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6.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李清照《声声慢》)

9.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

宋词中几乎没有单纯描写景色的,一般都是借景生情,我把景物含有描写的句子单独罗列出来了,这些都是很有名的句子。作者名声也大。

2.描写景色的宋词(尽量快一点,短一点)

【木兰花】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写春日相思,更多的笔墨放在春天景色的描写上,相思仿佛成为情绪之点缀。

上阕写春天的两幅景象:其一,春景繁盛。春风吹来,“荠菜花繁”,蝴蝶纷乱,喧闹盛丽。

其二,春景过却。这时,大自然变得清净,甚至有点寂寞冷落。

池水碧绿,落红吹断,繁华已逝。由春暮自然过渡到相思。

游丝恨短是因为离人的思念太长,“罗带”宽缓是因为相思而消瘦。面对“宝奁”,看着自己容颜的改变,真是触目惊心。

这首词写景色细腻而精练,抒情则依循寻常路径,写景的成就超过抒情。 《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

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

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

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

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

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

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

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

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

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

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我给的大部分都是在整首的啊。你自己挑几首不就行了~~~。

3.诗词中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

好的景物描写可以向读者真实地展现出丰富的生活画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题。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然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诗篇成功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它不仅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风景、风俗画面,把绚丽多彩的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还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事物的变化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这些都有助于创造出一个幽雅、浓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在美的艺术享受中,自然就贪略了诗的深层底蕴,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对同样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就是说。境界是由真景物与真感情密切结合而成的。

所以好的文学作品紧扣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使情和景紧密结合,达到水**融的境界,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读者、表现主题。例如《卫风·硕人》一诗,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因为全诗经赞美为基调,所以描写的景物应该是新鲜的、活泼的,给人以欢悦、美好的感受。

诗的最后一章是这样描写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鲔发发。

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这里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写黄河水势汹涌澎湃、浩瀚无涯的壮丽景色,以衬托庄姜出嫁时的气派之盛。“施罛,鲔发发。

葭揭揭”是庄姜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是一派生机勃勃、活泼向上的欢乐景象,这正是对庄姜出嫁时喜兴心情真实而形象的烘托。以上景物描写还对庄姜的美丽、身世的高贵以及浩浩荡荡高大健美的随嫁队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给人以含蓄优美的艺术享受。

又如《卫风·氓》中勤劳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弃回家、路过淇水的时候有两句景物描写:“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主人公被休弃是一件非常不幸和痛苦的事情,在路上又遇到了浩浩荡荡、汹涌澎湃的淇水,水花溅湿了她的车围子,好象淇水对她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态度。

这就把女主人公悲伤的感情融于景——无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过来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凄凉的心情,给人以哀惋、凄楚的感觉。 以上两例都涉及到了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两诗所表现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们对水的感受也不一样;同样是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是烘托了两个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写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

下边我们再看看《王风·君子于役》一诗,该诗第一章有这么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写:“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下一章略同)《君子于役》是表现役夫的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这三句景物描写是从鸡栖、日夕、羊牛归来的景物烘托出思妇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

“日之夕矣”是说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正是行人当归、合家欢聚的时候,当归不归,就使思妇怀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妇的思念之情了。另一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绪满怀的思妇看来,是暮色已降,周围是苍茫迷蒙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妇的怀人之情。

从“鸡栖于埘”,“羊牛下来”两句里,生动真实地描写出:思妇看到,在红日落山的时候,成群的鸡、羊、牛都回来了,上窝的上窝,进圈的进圈,各有归宿,自己的丈夫却连禽畜都不如,还远在天涯一方,不能归来。这么几句景物描写,通过对思妇愁思环境气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妇的联想,即即景生情,所以发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叹,达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从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风》诗,就是以赋见长的《颂》诗也不乏景物描写的佳例。例如《周颂·良耜》有这么几句: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谢社稷之神的乐歌。诗人是怀着一种丰收的喜悦的心情来进行景物描写的,所以全诗充满了赞美的情调。

“挃挃”是收割庄稼的声音,好象今天说的镰刀唰唰响,这就表现出一个喜气洋洋的大丰收的收获场面;“栗栗”是形容收获的数目之多,这就是把大丰收收更具体化、形象化了。“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是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描绘大丰收的具体景象。

“百室盈止”,“百室”在这里也是夸张,极言其多,这句是说所有的仓房都装得满满的。常言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妇子宁止”,丰收了,粮食满了仓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兴,安闲无事了。以上有关大丰收的景物描写,就把诗人在大丰收之后的喜悦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二、《诗经》的景物描写可以含蓄而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时间及其变化,更好地表现诗的主题。 在诗歌中,有时根据表达需要,要点出时间的变化。

有时,时间的变化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

4.宋词里面写景抒情的词

定风波

作者: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未成小隐聊中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方才遇雨时,词人没有盼晴,也不认为风雨有什么不好;现在天虽晴了,喜悦之情也淡得近乎没有。因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但在词人心中却无晴雨,因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词人始终是泰然自若的。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有类释家的先“执”后“破”。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如果将上片的结句比喻作禅宗里神秀和尚的偈语“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则苏轼此时“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二首》其一),似乎顿悟到了方才的冒雨徐行也多少有些作态。现在雨过天晴,一切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有如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词人这才回到真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这也才是真正的彻底的“破”。

5.描写春天景色的宋词

【木兰花】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写春日相思,更多的笔墨放在春天景色的描写上,相思仿佛成为情绪之点缀。上阕写春天的两幅景象:其一,春景繁盛。春风吹来,“荠菜花繁”,蝴蝶纷乱,喧闹盛丽。其二,春景过却。这时,大自然变得清净,甚至有点寂寞冷落。池水碧绿,落红吹断,繁华已逝。由春暮自然过渡到相思。游丝恨短是因为离人的思念太长,“罗带”宽缓是因为相思而消瘦。面对“宝奁”,看着自己容颜的改变,真是触目惊心。这首词写景色细腻而精练,抒情则依循寻常路径,写景的成就超过抒情。

《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6.关于风景的宋词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2.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4.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夏景》6.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李清照《声声慢》)9.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宋词中几乎没有单纯描写景色的,一般都是借景生情,我把景物含有描写的句子单独罗列出来了,这些都是很有名的句子。作者名声也大。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7.景物描写的优美宋词

1.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好事近·咏梅 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

月华如月过林塘,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5.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6.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8.描写风景的古词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王勃: 滕王阁序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りْA伲挥钗男轮葜卜叮b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俱,二难并。

穷睇眄於中天,极娱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於日下,指吴会於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柳宗元: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描写景物的宋词

单纯描写景物的词我不知道,下面几首写景很生动,但主要还是咏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如果想要单句的写景的词,有下面一些: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3、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4、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6、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