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枯寂古诗词

1.古诗词赏析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本诗亦然.而"人闲"二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寓静于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二句写出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境: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这首诗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2.古诗文吟唱的曲目

1. 《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惊采绝艳的弘一法师创作的脍炙人口,我们小学就学的这个,简单好学,句子质朴,感情深挚,歌曲也不乏昂扬。资源不大好找,搜索的时候搜这个关键字:送别 骊歌 l。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有改编的《阳关三叠》,也有只是反复咏唱的。个人觉得庞岩的更清新明快一些,去了修饰的唱腔也比较好唱,《阳关三叠》就有些苍凉枯寂了,即不适合春天唱,也不适合小学生。

送元二使安西 歌手:庞岩

阳关三叠 歌手:龚琳娜

知道的有限希望可以帮到你。

3.古诗词字数多

长恨歌

唐代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形容欢畅的诗句

现代诗 相思诗句1 人言相思苦,我却偏相思。

夜夜难入梦,吾心淑可知。默默愿相随,伴你寂寞时。

相逢是为晚,雪落依为迟。只恨欢愉短,相拥心已痴。

叶落逐流去,花开三两枝。风寒夜半起,迎面冷雨丝。

忆及逢敏日,孤单不期至。缘由天注定,所为非往事。

盼敏敏不来,惊梦多少次。吾心渐憔悴,心不再相识。

面对多愁夜,只作相思诗! 相思诗句2 我美丽的你,你可曾记得有那么一叶迎接风暴洗礼的小舟,缓缓的航弋进你闭锁的心灵港湾,却又一直的缄默不言。你可曾记得? 我娇憨的你,你可曾分享一川密林从遥远地方透撒过来的芬芳,在你的周围弥漫起终古不陨的香气,迷醉了清晰的呼吸。

你可曾分享? 我淳挚的你,你可曾流连一片青绿色缕满夏阳的草坪,小鸟的歌声长久的在那儿回荡,树叶也沙沙的鸣响起合奏。你可曾流连? 我醇贞的你,你可曾知晓在生命的苦寒之地再三挣扎的人儿,念念不忘的只求在你丰润的嘴唇上采撷一个沉酣的静吻,就再也不会搅扰你宁静的心殿。

你可曾知晓? 我永恒的你,我剖烂肝心抛弃虚誉只为能与你长相厮守,你的怜悯你的柔情跑到哪里躲藏,哦,他可是你的天堂我可是你的地狱?我剖烂肝心! 相思诗句3 快让我逃离泛白的脸庞和苍凄的呼吸,快给我打开明亮的心灵窗户,不要让我在痛楚中沉没无声,枯寂的生命渴求着甘泉的滋润. 我失去了你诡谲的眼神和轻捷的步履,我弥望不到你曾经隐身的那块草坪,我只看到狂风一阵阵吹撒落叶,枯焦的胸口熄灭了熊熊的火焰. 快来把我的痛苦给一股脑扫光,快让恋人的朱唇印上紫红的斑印,我愿在快乐和逍遥中尽情放纵,我愿在恋人的胸脯上吮吸甘霖. 就这样陶醉着无尽的温柔甜蜜,就这样把爱情的芬芳四处播撒,有情人的脸上洋溢着珠光灿烂,幸福的期待给早早埋下心房. 就这样的日子多么欢畅,爱情的足迹踏遍了林莽山冈,一声声明丽的呐喊呼应,回荡在遥渺的天蓝地阔. 相思诗句4 在那久远的岁月里 某年某月某天某夜 发生着同样的故事 一盏孤灯下 眼中溢满相思的人儿 提笔伏案 是写唐诗 还是宋词 而此时此刻 类同 我 我就是 千百年来独上西楼空倚窗苦盼着的 多愁善感 风情万种的魂魄 我 我就是 灯火惺忪处举樽空对月泪洒衣衫的 同命想连的那个人 为此 世人啊 就宽容些吧 别让嘲笑的话语打断我绵长的思绪 古往今来 世世代代 几多痴情的人儿 如我这般 蘸着血与泪写下一首首 耗尽一生也写不完的诗句 古代诗 1、七夕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2、七夕赋咏成篇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 飘飘罗袜光天步,灼灼新妆鉴月辉。

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3、七夕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4、七夕 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5、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6、鹊桥仙(七夕) 卢炳 馀霞散绮,明河翻雪。 隐隐鹊桥初结。

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

此语真成浪说。 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7、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8、七夕 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 秋夕 (唐)杜牧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 (唐)白居易 】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七夕赋咏成篇 唐·沈叔安 】 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 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

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 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

5.“云深不知处”出自哪首古诗

“云深不知处”这句话出自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全诗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白话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赏析: 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

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诗人成就:贾岛,人称一作浪仙,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

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有《长江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寻隐者不遇。

6.有关净心神的古诗最好是古文

励志诗一 大仪斡运。

天回地游。四气鳞次。

寒暑环周。星火既夕。

忽焉素秋。凉风振落。

熠耀宵流。 二 吉士思秋。

实感物化。日与月与。

荏苒代谢。逝者如斯。

曾无日夜。嗟尔庶士。

胡宁自舍。 三 仁道不遐。

德輶如羽。求焉斯至。

众鲜克举。大猷玄漠。

将抽厥绪。先民有作。

贻我高矩。 四 虽有淑姿。

放心纵逸。出般于游。

居多暇日。如彼梓材。

弗勤丹漆。虽劳朴斵。

终负素质。 五 养由矫矢。

兽与于林。蒲芦萦缴。

神感飞禽。末伎之妙。

动物应心。研精躭道。

安有幽深。 六 安心恬荡。

栖志浮云。体之以质。

彪之以文。如彼南亩。

力耒既勤。藨蓘致功。

必有丰殷。 七 水积成川。

载澜载清。土积成山。

歊蒸郁冥。山不让尘。

川不辞盈。勉尔含弘。

以隆德声。 八 高以下基。

洪由纤起。川广自源。

成人在始。累微以着。

乃物之理。纆牵之长。

实累千里。 九 复礼终朝。

天下归仁。若金受砺。

若泥在钧。进德修业。

辉光日新。隰朋仰慕。

予亦何人。补充:菜根谭中的修身句子: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

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

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 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

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

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

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7.中学语文古诗词中能表现反衬手法的名句有哪些

一、以衰衬兴

如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荑花尽杏花飞。可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辛荑花,又叫木兰花、毛笔花,阴历二月开花)

此诗第一、二句作者用“黄鸟稀”、“辛荑花尽”、“杏花飞”三个意象具体渲染了“谷口”(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的凋零气氛,然作者写此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伤春思绪吗?非也。请读三、四句:山窗之下的幽竹是多么可爱啊,它不改清新阴凉,殷切地等我归来。这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幽竹”,不正是外美与内美和谐统一的象征么?不正是作者心中的最爱么?读到这里,我们恍然领悟出,原来作者写“春残”之景物,并不在抒发伤春之情,而是借春鸟春花之“改”,来反衬幽竹之“不改”。明乎此,作者抒发的钟情幽竹之痴情,作者表达的赞美坚贞节操的题旨,就显得鲜明可感了。

又如苏轼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此诗第三、四句,作者用诗的语言提醒自己的朋友,同时也是提醒读者,在一年的好景之中,最好的是“橙黄橘绿”时节。因为橙、橘经爱住初冬严寒之考验,不仅枝叶依然,显出盎然生机,而且结出色形俱佳、味道鲜美可作馈赠礼品的果实。因为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们讴歌的“嘉树”,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一直为诗人们所赞美。显然,作者着意赞颂“橙黄橘绿”这一意象,正是要赞颂坚贞的节操,赞颂完美的人品。为了凸显这一主旨,作者用“荷尽”、“菊残”二句诗作为反衬,让读者从比较的角度去领悟橙橘之可爱可贵,显得多么生动有力。通常被人们下面歌颂的“荷”,“菊”,在此诗中竟作了“橙橘”之反衬,这手法是多么富有创意。被苏轼称作“慷慨奇士”的刘景文,读到这首包孕赞赏勉励之情的赠诗,怎能不深深感动呢?

二、以动衬静

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润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在古仁人看来,排除私心杂念之闲心静境,乃是人生的崇高心态。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月夜里陶醉于春山春涧中的感受。

诗人倘佯其间,内心非常闲静,连细微的桂花(桂花有春桂、秋桂两种,这里应指春桂)从枝上落下都觉察到了;正在萌生万物的春山,作者感到的是一片空寂。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洒上银辉之时,竟使山鸟惊觉起来,它们在山涧不时地发出叫声,这叫声显得那么清脆、悠远。为了传达置身春润中的宁静的感受,作者通过“花落”、“月出”,特别是“鸟鸣”这些动态景象,既反衬出春涧的幽静、迷人,又使春涧绝不枯寂而显出内蕴生机。以动衬静,动静相映。“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包含着生活和艺术的辩证

8.描写删水的古诗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风景旧曾谙。”

“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

“谙”:熟悉。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文人心态录——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主体 华夏历史悠久、一统时间长为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审美时间,美丽风光为古代诗人提供了审美空间,创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园诗。西方风光也自具美的特色,为何其山水田园诗远不如中国兴盛,且其内蕴远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那么深远婉曲复杂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说审美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审美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态的原因。

爱国之情——山水田园诗的高亢主调 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以田园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华夏民族获取生活资料赖以生存的源泉。山水田园哺育人,人必热爱山水田园,产生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情。

这种山河之恋与乡土之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浓烈,到民族国家形成时便成为爱国主义崇高感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爱国主义最终形成。反过来,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山水,饱览田园,讴歌华夏风光,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使山水田园诗获得很高的思想意义,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遥远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川、旅游、隐逸的传说。黄帝游天下,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南巡苍梧而死,葬于九嶷山; 《诗经·周颂·殷》歌颂武王克商,天下统一,疆域辽阔,群山环岳,百川汇河的壮美景象;魏武侯游于西河,赞叹“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孔子游缁维之林,坐杏坛之上,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以故国山川美胜,光景可人,呼唤楚王之魂归来。

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大盛,歌颂描写山水田园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借山水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也纷至沓来。高适有“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之颂(《奉酬睢阳李太守》);储光羲作《游茅山诗》五首,极写茅山风光的清美与野逸的情趣,诗中“此意在观国,不言志远游”,“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意在歌颂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叹(《春望》);陆游抒“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