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中有曲字

1.含“曲”字的古诗句有哪些

1、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释义: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4、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5、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释义: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6、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唐·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释义: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7、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唐·卢照邻《曲池荷》

释义: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

8、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释义: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9、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释义: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10、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释义: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2.曲有哪些

黄钟宫 醉花阴 喜迁莺出队子 刮地风 刮地风犯 四门子水仙子又名古水仙子 塞雁儿 神仗儿亦入南吕 神仗儿后 神仗儿犯 节节高又名接接高 节节高犯 者刺古 柳叶儿亦入双调 寨儿令又名古寨儿令、塞儿令 六么令九条龙兴隆引又名兴龙引 侍香金童降黄龙衮 文如锦 女冠子愿成双 倾杯序 彩楼春又名抛球乐 昼夜乐人月圆红纳袄又名红锦袍 贺圣朝金殿乐三重又名金殿乐三叠、金殿乐三台 尾声即正宫·随煞尾 随尾 随煞亦入仙吕,即双调·本调煞 黄钟尾亦入正宫、南吕 神仗儿煞亦入南吕 正 宫 端正好 滚绣球亦入中吕 叨叨令倘秀才亦入中吕 白鹤子亦入中吕 塞鸿秋亦入仙吕、中吕 脱布衫亦入中吕 小梁州亦入中吕、双调 醉太平亦入仙吕、中吕 呆骨朵又名灵寿杖、灵寿歌,亦入中吕 货郎儿亦入仙吕 转调货郎儿亦入中吕、南吕 九转货郎儿伴读书又名村里秀才,亦入中吕 笑和尚又名笑歌赏 芙蓉花双鸳鸯亦入中吕 蛮姑儿亦入中吕 穷河西亦入中吕 黄梅雨即中吕·普天乐 菩萨蛮亦入中吕 月照庭 六么遍又名柳梢青,亦入中吕 黑漆弩又名学士吟、鹦鹉曲 甘草子汉东山 金殿喜重重亦入仙吕 怕春归亦入仙吕 春归犯 番马舞西风 普天乐亦入中吕 锦庭芳 三转小梁州亦入中吕 尾声本在中吕 收尾 煞尾本在中吕 随煞尾即黄钟、南吕·随尾 黄钟尾调本黄钟 啄木儿煞调本中吕 仙吕宫 端正好 赏花时亦入商调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摊破天下乐 村里迓鼓 元和令 上马娇 游四门 胜葫芦上五体亦入双调 后庭花亦入中吕、商调 河西后庭花亦入商调 柳叶儿亦入商调 寄生草亦入双调 青歌儿亦入商调、双调 哪吒令 鹊踏枝六么序亦入中吕 醉扶归亦入越调、双调 金盏儿又名碎金盏 低过金盏儿 高过金盏儿 醉中天亦入越调、双调 雁儿又名醉雁儿 一半儿忆王孙玉花秋 四季花亦入商调 穿窗月 八声甘州大安乐 双燕子即商调·双雁儿 翠裙腰 六么遍亦入中吕 上京马又名尚京马 绿窗愁又名绿纱窗 瑞鹤仙忆帝京袄神急又名袄神儿 六么令亦入越调 锦橙梅 三番玉楼人亦入越调 柳外楼 太常引尾声随煞调本黄钟 赚煞 赚尾 赚煞尾 上马娇煞 后庭花煞 南吕宫 一枝花又名占春魁 梁州第七 隔尾亦入黄钟、中吕 牧羊关亦入高平 骂玉郎又名瑶华令 感皇恩采茶歌又名楚江秋 玄鹤鸣又名哭皇天 乌夜啼贺新郎草池春又名斗虾蟆、絮虾蟆 红芍药菩萨梁州 四块玉梧桐树亦入双调 玉交枝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 鹌鹑儿 乾荷叶又名翠盘秋,亦入中吕、双调 金字经又名阅金经,亦入双调 楚天秋 虾蟆序 摊破采茶歌 醉乡春煞 尾声 收尾 煞尾调本正宫 随尾即正宫·随煞尾,亦入黄钟 随煞 黄钟尾调本黄钟 隔尾随煞 隔尾黄钟煞 神仗儿煞调本黄钟 中吕宫带*者亦入正宫 粉蝶儿 醉春风*亦入双调 迎仙客* 石榴花* 古调石榴花 斗鹌鹑* 上小楼* 快活三朝天子*又名谒金门 朝天子犯 四边静*亦入双调 满庭芳贺圣朝叫声 红绣鞋*又名朱履曲 鲍老儿* 古鲍老* 鲍老三台衮又名鲍老衮 红芍药剔银灯* 蔓菁菜* 普天乐即正宫·黄梅雨 柳青娘* 道和*又名道和 醉高歌*又名最高楼 十二月* 尧民歌* 喜春来*又名阳春曲 摊破喜春来 鬼三台 播海令 古竹马 卖花声又名升平乐,亦入双调 酥枣儿 齐天乐* 红衫儿* 山坡羊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亦入黄钟 四换头*亦入仙吕 乔捉蛇 鹘打兔 鸳鸯儿 货郎儿犯 尾声*亦入南吕、般涉、越调 煞尾调本正宫 卖花声煞亦入双调 啄木儿煞又名净瓶儿煞 道 宫 凭阑人 美中美 大圣乐解红赚 尾 大石调 念奴娇 百字令六国朝 卜金钱又名初问口 归塞北又名望江南,亦入仙吕 雁过南楼 喜秋风 怨别离 净瓶儿 好观音亦入仙吕 催花乐又名擂鼓体 常相会 青杏子即小石调·青杏儿,亦入仙吕 憨郭郎又名蒙童儿 蒙童儿犯 还京乐催拍子 荼縻香 蓦山溪女冠子玉翼蝉 鹧鸪天灯月交辉 喜梧桐 初生月儿阳关三叠林里鸡近 随煞即黄钟·尾声,亦入双调 煞尾调本正宫 带赚煞 雁过南楼煞 净瓶儿煞即中宫·啄木儿煞 好观音煞 玉翼蝉煞 小石调 恼杀人 伊州遍 青杏儿即大石调·青杏子,亦入仙吕 天上谣尾声 般涉调 哨遍亦入中吕 麻婆子 墙头花 耍孩儿又名魔合罗,亦入正宫、中吕、双调 煞 急曲子 瑶台月 三煞 尾声 商角调 黄莺儿 踏莎行盖天旗 垂丝钓应天长尾声 高平调 木兰花 糖多令 于飞乐青玉案尾 商 调 集贤宾 逍遥乐 挂金索亦入黄钟 金菊香 醋葫芦梧叶儿又名知秋令,亦入仙吕 百字知秋令 浪来里 高过浪来里 贤圣吉 双雁儿即仙吕·双燕子 河西后庭花 望远行贺圣朝凤鸾吟 凉亭乐 上京马 酒旗儿即双调·皂旗儿 八宝妆 二郎神水红花侍香金童定风波玉抱肚亦入双调 秦楼月又名忆秦娥 桃花浪又名桃花娘 满堂红满堂春 芭蕉延寿古调水仙子 尾声 浪来里煞 随调煞 高平煞 高平随调煞 越 调 半鹌鹑 紫花儿序 金蕉叶调笑令又名含笑花 小桃红秃厮儿又名耍厮儿、小沙门 圣药王麻郎儿 络丝娘 小络丝娘 东原乐 绵搭絮 拙鲁速 天净沙又名天净纱 鬼三台又名三台印 耍三台 雪里梅雪中梅酒旗儿 眉儿弯 送远行 寨儿令又名柳营曲 黄蔷薇庆元贞 古竹马 踏阵马 青山口 郓州春 看花回南乡子梅花引凭阑人糖多令亦入高平调 尾声 收尾亦入双调 煞 随煞 天净沙煞 眉儿弯煞 双 调 新水令 驻马听驻马听近 沉醉东风雁儿落又名平沙落雁,亦入商调 得胜令又名凯歌回、阵阵赢,亦入商调 乔牌儿 甜水令又名滴滴金 折桂令又名秋风第一枝。

3.找一首古诗里有“曲”和”晚" 这两个字的~~~者跟这两个字有关的古

李煜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晏几道 凤孤飞

一【曲】画楼钟动,宛转歌声缓。

绮席飞尘满,更少待,金蕉暖。

细雨轻寒今夜短,依前是,粉墙别馆。

端的欢期应未【晚】,奈归云难管。

苏轼 江城子之三

凤凰山下雨出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晏几道 蝶恋花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

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

—【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王安石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4.含有“诗”字的古诗词曲

秋词 刘禹锡 (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孤雁儿 李清照(词)

世人作梅【诗】,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折桂令 长沙怀古 卢挚(曲)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5.请写出两句句中有"酒"字的古诗词曲.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行路难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古诗中的酒文化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比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君子有酒,旨且多"。

东晋诗人陶渊明之前,酒中虽然已经积淀了若干情感因子,仍然只是作为创作素材之一种被吟咏入诗。荆轲谋刺秦王,酒酣辞行而歌《易水》;刘邦甫定天下,宴饮既醉而唱《大风》;曹操鏖兵赤壁,把酒横槊而赋《歌行》,秦汉时期,酒只是激发情绪而已。

直至魏晋时代阮籍、嵇康,“也还是酒是酒,诗自诗”,两者之间并没有显示出必然的内在联系。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忘忧物”的指称,便是他的发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中古清高自洁的大诗人。在其现存174篇诗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

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 饮酒诗(之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他的饮酒诗主要表现自己远离污浊官场,归隐田园的乐趣,称颂从酒中品到的“深味”。

这个“深味”,就是“渐近自然”的人性自由。所谓“寄酒为迹”,即借诗酒寄意遣怀,抗衡浊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与自为。

他的咏酒诗,首开风气,为后人树立了酒徒、隐士、诗人“三位一体”的风范,对后世文人的饮酒生活和吟酒诗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魏晋之后的隋唐,史称“盛世之治”,既是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文学的全盛时期。

唐代诗人以其开阔的胸襟,宏伟的气魄,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转而讴歌“盛唐气象”。既有心神的澄静,复具人性的高扬,活泼欢畅,饱满健举,创造出一种唐人特有的诗酒浪漫情调,使酒文化在这座古代诗歌的颠峰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著名的饮酒诗人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据统计,李白现存诗文1050首,与酒有关的有170首,占总数16%左右;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与酒有关的约300首,占21%;而在《唐诗三百首》选本中,明确提到酒的诗有46首,占15%。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倾?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如要寻酒友,凡夫俗子是不得入座的。

“幽人”,想必是一位与之气味相投,仙风道气的高士。从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看,李白确实得到了陶渊明“任真”的嫡传。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杜甫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呜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后寓居四川近十年。他的咏酒诗写实的成分居多。

蜀中酿酒素有传统,青城山道士秘酿尤为著名,今日还留传其名酿“洞天乳酒”。

6.题目中带个歌字的古诗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夏歌

作者: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吴歌·冬歌

作者: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古诗里有“花”字的古诗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独芙蓉】 唐·王贞白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十分秋色无人管, 半属芦花半蓼花。 (黄庚《江村即事》)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浣溪沙》)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后更无花。 (元稹《菊花》) 并眼看人殊草草, 隔林迢递见梅花。

(刘克庄《岁晚书事》)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着花。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