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岁晚》诗词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 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 卒后葬于…。 2.王安石的《岁晚》全诗解释岁晚 宋 王安石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翻译】 月光映照着清幽的树林池塘,凉爽的风里夹杂着欢声笑语弯下腰窥看青绿明净的池水,在幽香之中稍稍伫立一会儿。拉上小孩子找寻新开的鲜艳的花。搀扶着老人在野外泛舟游玩。我久久地流连不已,这已是一年的末尾,让人愈发珍惜流逝的光阴啊。 【注】:新的 不是新熟的莲子! “窥”写出了诗人不愿打破宁静的环境,俯身悄悄观水的情态。“贮”表现了幽香在动态中的一种静态美。 尾联由叙及情,揭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岁晚】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但这个节气有时候出现在农历“年初”,有时候又出现在农历“上一年年末”,凡后一种情况,即称作“岁晚”(岁晚,即“年末” ),民间亦称作“内春”。 [注] 1绿净:指水 2的:鲜明,常用来描写花色 3延缘:徘徊流连翻译和原诗上有 3.岁打头的诗句岁晚我知仙客意。 岁远则同异难密。 岁月不知成隙地。 岁岁年年常扈跸。 岁方晏兮无与归。 岁尽长沙未得归。 岁既晏兮草木腓。 岁岁花开知为谁。 岁晚结庐颍水湄。 岁云暮兮日西颓。 岁去无言忽憔悴。 岁华歇兮黄鸟哀。 岁晏蓬门迟尔开。 岁寒应识栋梁材。 岁月迁移人事改。 岁将暮兮欢不再。 岁荒无术归亡逋。 岁晚何以黔吾突。 岁夜高堂列明烛。 岁有余而日不足。岁晚行未已。 岁晚偏相忆。 岁晏不我弃。 岁晚斋居寂。 岁晏偏相忆。 岁晏聊懒逸。 岁月不可计。 岁以百万计。 岁阴穷暮纪。 岁月茫茫意。 岁月杀忧栗。 岁终书善绩。 岁时徒改易。 岁年书有记。 岁暮良工毕。 岁暮天地闭。 岁暮风动地。 4.“岁晚未相忘”出自哪一首诗词《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 宋 戴表元 君莫夸少年,与我惫者疏。 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 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余。 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 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 吴妍与楚艳,过眼日千车。 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嘘。 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 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 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 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 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 姻党四面集,彩衣拥安舆。 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 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 自从抹陵归,郁郁不再摅。 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 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 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於。 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 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祛。 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 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 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 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5.描写晚安的古诗词1、岁晚对袁安唐刘长卿 《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2、笑安车迎晚宋刘克庄 《沁园春·畴昔遭逢》3、安晚堂前宋吴潜 《满江红·安晚堂前》4、晚凉安枕簟李中 《晋陵县夏日作》5、--李正封安存惟恐晚唐韩愈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6、齐粟一盂安岁晚元周权 《贺新郎 次韵》7、忍穷安晚境宋陆游 《病中》8、晚觉安禅有宿因宋陆游 《禅室》9、此志晚乃偿;安枕了无梦宋陆游 《竹窗昼眠》10、严安召见天嗟晚宋黄庭坚 《次韵奉答廖袁州怀旧隐之诗》11、岁晚将安谋宋王安石 《秃山》12、春晚安舆遍浙东宋苏辙 《寄题赵?几承事戏彩堂》13、晚抛环堵就安舆宋苏辙 《胡长史祠堂》14、投老颇能安晚境宋曹彦约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15、朝晚安知归禁近宋陈亮 《寿曾主管》16、谢安晚多感宋陈造 《次韵梁教章宰喜雪》17、晚规省语安衰病宋陈造 《张丞再有诗次韵》18、安得微吟容晚出宋程珌 《代上杨诚斋》19、昌安寺裹晚游时宋高翥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20、见晚叹严安宋洪迈 《送王舍人制置四川》21、晚出姓安闻珊瑚宋洪咨夔 《范漕季克云坡》22、岁晚将安归宋李处权 《赠宝胜主僧》23、安晚之孙今为庶宋陆文圭 《赠郑元明术士自言安晚之孙故诗及之》24、词林丈夫安晚氏宋释道璨 《和郑半溪》25、春晚安舆遍浙东宋苏辙 《寄题赵屼承事戏彩堂》26、晚岁未即安宋王炎 《念往》27、安时不恨青衫晚宋吴芾 《挽应伟节尊人》28、岁晚安槎脸?宋岳甫 《巾山晓望》29、岁晚将安归宋曾极 《上朱晦庵》30、岁晚苦寒安可度宋张耒 《秋风三首》31、素发轻安膺晚福宋张元干 《端常观察被旨入蜀迎母夫人所得赠行诗文成巨》32、日晚觅安投宋赵蕃 《宿野人家》33、安晚闲身晚更安宋郑清之 《九日即事》34、今为安晚野堂翁宋郑清之 《觉际偶成》35、安晚生涯冷似灰宋郑清之 《南坡口号十八首》36、拟号安晚宋郑清之 《再和戏黄玉泉》37、晚倚南窗审膝安宋周必大 《茶园王琰求清暑堂诗次王民瞻敷文胡邦衡资政》38、岁晚安且燠元 谢应芳 《祭顾仲瑛诗》。 6.写除夕之夜的诗句除夕夜 烟花爆竹齐飞响, 团坐举杯笑颜开。 欢歌博娱怡情夜, 空际繁星银汉呆。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这首诗,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所作的《守岁》诗。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这是唐朝史青题为《除夕》的诗。 东去长安万里余, 故人何惜一行书。 玉门西望堪断肠, 况复明朝是岁除。 这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所所的《玉门寄长安李主簿》诗。 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诗人在西赴边塞的道上,一直思念京都长安的亲朋好友,不吝惜纸张,题诗祝愿相隔之情。而如今想到玉门关往西,还有更漫长的征程,明天就是除夕之夜,我无法和亲友团聚了,真叫人惆怅满怀啊!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欠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题为《岁晚三首》组诗的最后一首。 杜审言的《守岁》诗,向我们展示皇宫贵族过年时灯烛照夜歌舞娱乐通宵达旦的景象: 季冬除夜接新年, 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 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楷风入, 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 暂留欢赏寄春前。 吏民间的守岁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梁朝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风开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这是诗人描写除夕之夜,家人团聚,美酒细斟,春风得意,绵绵夜话到天明的情景。 7.描写晚安的古诗词《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 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沁园春·畴昔遭逢》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畴昔遭逢,薰殿之琴,清庙之璋。谢锦袍打扮,佯狂太白,黄冠结裹,老大知章。种杏仙人,看桃君子,得似篱边嗅晚香。从人笑,笑安车迎晚,只履归忙。后身定作班扬。彼撼树蚍蜉不自量。偶有时戏笔,官奴藏去,有时醉坠,宗武扶将。永别鵷鸾,已盟猿鹤,肯学周顒出草堂。从人笑,我韩公齿豁,张镐眉苍。 《满江红·安晚堂前》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纵沉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 高节耸,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恶。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岂愿当头角。尽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