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小暑的古诗1.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2.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3.《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4.《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5.《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一首关于小暑的诗及赏析: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温风至”指小暑节气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居宇”指小暑后五日,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始鸷”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 2.关于小暑节气的诗词都有哪些一、《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二、《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三、《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四、《夏夜追凉》 【南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五、《能迎小暑开》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六、《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七、《小暑才交雨渐晴》 【宋】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八、《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九、《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3.有关小暑节气的谚语有哪些有关小暑节气的谚语,有的表示小暑天气凉热程度与未来天气的关系: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小暑节气的风、雨、雷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小暑东北风,大水淹地头。 小暑北风水流柴,大暑北风天红霞。小暑西南淹小桥,大暑西南踏入腰。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东风早,大雨落到饱。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小暑无雨,饿死老鼠。 小暑无雨十八风,大暑无雨一场空。小暑打雷,大暑打堤。 小暑一声雷,倒转作黄梅。和农事活动有关的谤语。 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小暑无青稻,大暑连头无。 小暑见个儿,大暑见垛儿。小暑收小麦,大暑收大麦。 大暑前小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小暑头上一点漏,拔掉黄秧种绿豆。 小暑后,大暑前,二暑之间种绿豆。 4.关于小暑的古诗有哪些1、《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2、周五声调曲·羽调曲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 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 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 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 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 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 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 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 终有庆于一人。 3、有关小暑的诗句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4、《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5《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6、《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7、《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8、《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9、《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5.有关小暑节气的古诗词诗句有哪些1. 《小暑六月节》【唐】元稹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2.《苦热》【南宋】陆游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3.《秋夜宿重本上人院》【唐】李频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4.《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 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5.《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6.《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7.《消暑》【唐】白居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8.《纳凉》【北宋】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9. 《夏夜追凉》【南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10.《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6.关于小暑的古诗1.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2.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3.《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4.《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5.《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一首关于小暑的诗及赏析: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温风至”指小暑节气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居宇”指小暑后五日,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鹰始鸷”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 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 7.关于小暑的古诗词关于小暑的古诗词如下: 1、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出自:(唐)元稹《小暑六月节》。 2、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出自:(南北朝)庾信《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 3、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出自:(南宋)陆游《苦热》。 4、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出自:(南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5、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出自:(北宋)梅尧臣《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8.关于小暑的古诗 要两首【带诗意】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诗意: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诗意】: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9.关于小暑的古诗有哪些 这个节气的气候特点有哪些南北各地不同: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苏)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苏)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冀)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湘)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桂)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冀)。 10.关于小暑的古诗词关于小暑的古诗词如下: 1、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出自:(唐)元稹《小暑六月节》。 2、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出自:(南北朝)庾信《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 3、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出自:(南宋)陆游《苦热》。 4、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出自:(南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5、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出自:(北宋)梅尧臣《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