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渔歌子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古诗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塞怎么读西塞山: xī sài shān《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⑤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⑥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3.渔歌子这首诗描写的是下雨,江雪描写的是下雪,我们来收集有关天气有关气候的诗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诗中日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诗中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雪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渔歌子这首诗第三句怎么读箬笠(ruò lì ) 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箬笠是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蔑、箬叶编织的斗笠。 《红楼梦》第四五回:“ 宝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许杰 《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摘自汉典网)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起源古老。 《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带蓑衣着。 唐张志和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功轼《渔父》诗:“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suō 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