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三国时期。 司马昭重要谋士钟会赞菊有五种美德:“园花高悬,谁天极也。纯黄 不杂,后土色也。 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像贞质也。 杯中体轻,神仙食 也。”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著《离骚》中有“朝有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 英”的诗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著名咏菊诗《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的大意是,在居住人多的地方却无车马的声音,心静就意识不到周围喧闹气 氛的干扰,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偶尔抬头望去,南山遥遥在目,斜阳给峰峦洒上 一层淡黄的颜色,飞鸟结群成队归巢,这种自然意趣,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诗人 借此忘情于世事。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菊花》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大意是说,宅院周围遍植菊花,浓香随风飘满家舍,似爱菊的陶渊明家。 篱笆边的菊花在夕阳照耀下,金辉耀眼,不是偏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 傲雪。 菊花在一年当中开花最晚,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已无鲜花开放。 **主席在1929年10月写有《采桑子•重阳》词: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中“黄花”即菊花。 此诗赞颂了秋天重阳,之菊化胜过春天的风光。** 喜爱菊花,他在中南海丰泽园将东厢房辟为书屋, 取名“菊香书屋”。 2.有关菊花品质的古诗,多多益善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元稹《菊花》秋丝饶舌似陶家,偏饶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韵 >> 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3.写菊花品质的诗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都洒满了寒霜,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话凋谢。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 有人赞叹坚忍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爱使人陶醉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4.描写菊花的品质的诗句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陈《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元稹《菊花》 秋丝饶舌似陶家,偏饶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描写菊花品质的诗句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元稹《菊花》 秋丝饶舌似陶家,偏饶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韵 >>; 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 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 天生韵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 再度辉煌任自威! 淡巷浓街香满地, 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6.菊花的品质及诗句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 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 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 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 中国赋予它 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 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 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无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宋·欧阳修《菊》: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唐 刘禹锡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元稹《菊花》秋丝饶舌似陶家,偏饶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关于赞美菊花品质的句子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味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 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东坡“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菊花 深秋,树木凋得慢,空气来得燥,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 平时看惯了美景的我,两眼充满了饥渴,在小区中寻觅绿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错和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 这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高雅淡洁的银针还孤独地展现它的风姿。一天早上,天气奇寒,菊花银针变得很醒目,袅袅婷婷地站着,那样得仙风道骨,气韵翩然。 我心想:这么冷的天,连我这么大的人都抵挡不住寒风的袭击,这小小的菊花竟能受得住这般风寒。我明白了菊花能与清寒相伴,这种美就是——惊艳。 这种美只属于它,它如同花中的“冷美人”,它的花瓣很长,白白的、细细的,长得密密麻麻的,粗壮的茎,美丽的花朵加上绿叶的陪衬,显得清纯脱俗。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残留着露珠,显得更加单纯。 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如同珠宝、钻石点缀在上面,锦上添花。月光下的菊花更是显得圣洁,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洁白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农人心魄。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 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也许时落枝黄的秋天,是在为菊花作铺垫,菊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让整个天空摇撼,同时也让我为之一震。 我本一介俗夫,虽然仰羡古人高风,每年的清秋时节赋诗赏菊,然而情致所限,自己只会随着涌动的人流去看菊展,看经过人工技巧驯育出的名品异种。 一朵朵怒放的菊花风情万种,极尽妖娆,虽然少了古人推崇的瘦劲之气(易安居士说过“人比黄花瘦”,由此推知,菊花应该是以瘦为上),多了“痴肥”之嫌,徜徉于花海之中,仍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的举止算不上高洁,称不得隐逸,可是试问蜗居如我者去哪里找寻菊花的落脚之地呢?陶渊明好歹有个院落有道东篱,杜甫虽然赏菊时需要赊酒,不过他的草堂里也应该有任由菊花生长的园圃,所以我的辩解既是推词又是苦衷。 最重要的是,我是从真心里爱菊花的。 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根及茎、叶都可入药,花朵泡茶饮可以清肝明目,解气消热。 干菊花可以装枕头,做香包,制作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