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破解诗词中的“撞韵”、“挤韵”和“连韵”诗词是要押韵(压韵)的,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 由于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系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现代两个声韵系统,所以诗词的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古声韵系统来押韵,二是按照现代汉语的声韵系统来押韵。 在诗词创作实践中,使用旧声韵和新声韵的诗人都不在少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前者略多于后者。 遵循古声韵的,诗押《平水韵》就可以了,如果写古体诗,还可以邻韵通押。 词一般按《词林正韵》来押韵。遵循现代声韵系统的,诗词都按《中华新韵》押韵就可以,没有必要区分今体诗韵、古体诗韵和词韵了,因为《中华新韵》只有十四个韵部,已经很宽泛了,如果再宽,就宽得没有边了。 押韵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是需要注意的。今天,我想就押韵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撞韵、挤韵和连韵及其破解办法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在谈撞韵、挤韵和连韵之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押韵八戒”。古人所谓的“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落韵 也叫出韵。就是用一个别的韵部的字与一首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 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 也有人在律诗的最后一句用临韵,名之曰“孤雁入群”。我个人认为,“孤雁出群”是一种从宽处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从宽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诗的结句或结联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结尾处。出于意境上的考虑,为了不至于因韵害意,有时候偶尔来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 但最好不要滥用,毕竟它与“孤雁出群”不同。至于中间的一些句子出现落韵则是绝对不允许的。 凑韵 俗称“挂韵脚”。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 这是不行的。 重韵 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倒韵 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 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哑韵 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 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 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僻韵 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 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 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挤韵 又叫“犯韵”、“冒韵”。 就是诗句中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复韵 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 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以上“押韵八戒”之外,实际上还有两种押韵的情况也会对诗词的韵律美造成一定的伤害。那就是“撞韵”和“连韵”,其中尤以“撞韵”危害最大。 一、撞韵、挤韵和连韵对韵律的伤害。 (一)撞韵。 就是不用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 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 例如: 山林乌啼月痕移,云卷风疏竹影低。 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 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基本上还是不错的。但我们读起来总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这是因为这里第三句末尾的‘洗’字出现了“撞韵”的“硬伤”。“洗”字一出来,后面的“西”字就完全被压住了。 读到那里,就觉得别了一口气,“西”字的韵律感读不出来。 再如,最近一位网友写的一首《题三门峡水电站》: 寂寂苍生含泪怨,巍巍大禹几曾怜。 何如炸却焚香案,治我黄河万里澜。 从结构安排、遣词造句上来说,还是很好的,立意也是有一定高度的。 但第一句的“怨”和第三句的“案”都出现了严重的撞韵现象,读起来象顺口溜,破坏了它的美感。 (二)挤韵:前面已经解释了什么是挤韵,现在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这首诗情景描写很到位,意境也不俗。但是,它押的是上平声的二冬韵,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挤韵”了。 但是我们要注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 (三)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 连韵也叫“合音”。 连韵。 2.哪里有唐诗宋词下载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 ) 《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 )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这些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词 希望满意 3.唐诗宋词的比较唐诗和宋词相比,有何异同区别 一、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唐诗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为大宗。简而言之,主要是四句或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但是唐代诗人作诗,也有用上句式较自由的古体诗,古体诗的句数和字数就很自由。 宋词指宋代盛行的韵文体裁。宋词的句式受到所谓词牌的规范,有固定的句式和押韵,极少全首每句都字数相同,所以词又称为长短句,这是注明与诗在形式上的区别。 区别二、题写内容不同 唐诗大多抒发自己的志向、理想,政治诉求,比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又如李白的“若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宋词则更多的是描写内心中的情感与感动。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区别三、功能主题的不同 其实唐诗和宋词最大的区别,还是关于音乐方面的。词是歌词,无论你写的是什么,都是倚声填词,用来唱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北宋以及南宋初期,词都是为音乐服务。这与唐诗为作者的抒发志向感情为服务有根本性的不同。 唐宋交界已经是中国两个不同时代的巨大分界,而唐诗宋词已是实质的改变。唐代人追求着心性的清白正直,唐人高唱“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人坦荡豪迈,解放个性。而宋人则追求的是潇洒,追求生活的满足,释放个性。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心态,成为唐诗宋词存在差异的原因。 4.谁给我提供30首唐诗、宋词白香词谱 100篇宋词奉上 一、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二、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三、调笑令 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四、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五、更漏子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君君不知。 六、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七、忆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八、捣练子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九、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十一、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二、一斛珠 李煜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 十三、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十四、踏莎行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十五、贺圣朝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十六、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十七、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十八、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十九、锦缠道 宋祈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二十、离亭燕 张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二一、诉衷情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伤。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二二、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清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二三、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二四、临江仙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私倚处,遥见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畔,犹有堕钗横。 二五、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 二六、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纵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二七、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二八、昼夜乐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5.我要诗词趣题,并解答,详细一点的,要过程,谢谢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 141岁 ) ( 花甲是60岁,重逢就是两个加一起等于120岁,又加三七即21岁就是141岁 )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141岁 )( 古稀是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就是140岁,更多一度春秋即140岁又多一年就是141岁 乾隆 对纪晓岚李白沽酒 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 遇务添一倍,逢店饮斛九. 店务经四处,没了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 ---朱世杰<四元玉鉴> 设壶中原有酒x斛. 遇务加一倍 2x 逢店饮斛九 2x-1.9 店务经四处2(2(2x-1.9)-1.90-1.9 没了壶中酒2(2(2(2x-1.9)-1.9)-1.9)-1.9=0 解得x=1又32分之25 答:原来壶中有酒1又32分之25。 6.求大神解答诗词鉴赏,谢谢你拍摄的实在太过于模糊了 看不清 《清溪半夜闻笛》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前两句诗以铺叙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羌笛笛声哀怨、陇头流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 末两句描绘出秋浦冷寒、玉门声肠断的忧愁,凄切之音,余音缭绕,流露出征夫征战之苦、思乡之痛。羌笛多与出塞、关山、陇头水等边塞相关联,而月光、流水、笛声、断肠人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素。 此诗风格苍凉悲壮、环环紧扣,揭露战乱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也表达出李白忧国思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复杂情愫。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竹笛。 原出于古羌族,故称《梅花引》,古曲名。吴溪:指清溪,古属吴。 陇水:即《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陇头歌辞》:“陇头流水,呜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陇水情:“情”一作“清”。 古代陇州有陇坡(在今陕西陇县),山势高峻,坡上有清水从四面下注。离家游子行经此地唱出悲歌称《陇头流水歌》。 “寒山”句: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满明月。”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李白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 [2] 白话译文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