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小测

1.我是一名初三语文教师,谁能帮我找到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范围,谢谢

教学目标 : 1、达到互相交流经验的目的。

2、帮助学生掌握识记必背古诗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达到知识迁移的作用。

4、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5、帮助学生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进行文言文阅读。

教学重点: 1、古诗词、文言文的识记。 2、文言文字、词、句的掌握。

3、古诗词、文言文名句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度: 1、引用古诗词、文言文名句写片段作文。

2、引导学生互评片段作文,并推荐好作品展示 教学课时:1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一、内容导入 : 同学们,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听课的语文老师,感谢他们百忙中抽空亲临指导。今天,我们为老师们上一节古诗文复习的展示课,就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将我们平时如何利用点滴时间进行有效复习古诗词、文言文的做法展示给老师们看,以达到互相交流复习方法的目的。

二、展示一:“每日一测”: 1、投影出小测的内容,学生拿出平时用的小测本开始每日一测。 内容:(1)默写《雁门太守行》 (2)翻译文言文句子,并解释句中加带括号的字。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每日一测”的内容一般在小测的前一天由语文科代表布置复习的范围,默写的诗词是指定的,具体到是哪一首,还点出翻译的句子出自的课文。目的是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复习古诗词、文言文,让学生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和熟读初中阶段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并默写。

小测起到检查和督促作用。小测时间安排在语文课或语文早读课的前5——10分钟内。)

2、小测时间到,由小组长把小测本收起并放在讲台。 (小测后由老师和小组长共同完成批改和补测工作,补测工作一定落实,这体现老师对每日一测的重视。

所以挑选的小组长必须是认真肯干,负责心强,有一定威信的同学。) 三、展示二:点古诗词、文言文背诵: 1、内容:语文第九册(上、下)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课文 (不同阶段,背诵范围不同。

目的是督促学生课余时间大范围背诵初中阶段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时间安排在语文早读课约15分钟,每星期两次。)

2、请出4位同学到讲台前背诵古诗词及文言文课文。 (每次按学号顺序派出4位同学到讲台前,要求每位同学必须背诵出3首被指定背诵的诗词或某段文言文,先完成的先回座位。

不能完成的下次再来。) 3、仿电台的点歌、播歌形式进行古诗词、文言文背诵。

要背诵的内容由讲台下的同学具体指出,并指出由讲台前的哪位同学负责。点背的篇目不可重复。

若出现重复或对方不会背诵,则由点背篇目的同学背诵出来。 (针对初中生比较注重个人形象这一心理特点和寓学于乐这一目的而设计这项活动。

这项活动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方面达到生生互动的作用;三方面寓学于乐,将苦事变趣事。) 附:“点古诗词、文言文背诵”课堂实录(部分): 师:请轮到被点背诗词的同学上来讲台。

(4位学生甲、乙、丙、丁上) 生1:(举手)我请丙同学背诵《月下独酌》 (丙同学背诵《月下独酌》) 生2:(举手)我也点丙同学,请背诵《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丙:对不起,我不会背。 师:按规矩那就由 生2来背诵刚才点的那首诗。

(生2大声背诵《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师:你们那么急于解救丙同学回座位吗?(学生笑)应该给一些机会其他同学。点背诗词继续。

生3:(举手)我点甲同学,请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甲同学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4:(举手)我还是点丙同学,请背诵《登楼》 (丙同学背诵《登楼》) 生5:(举手)我也来帮帮丙同学,你可要争气一点啊。请背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学生笑) (丙同学背诵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高兴回到自己座位上。)

…… 四、展示三:引用诗词写片段作文 1、出示写片段作文的要求,并发下白纸让学生即堂写作。 内容:请引用《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和其他的诗句写一段话,文中至少有一处是直接引用,不少于150字。

(每次指定的古诗词篇目不同。一般以“每日一测”默写的篇目为片段作文的引用对象。

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句子的深刻含义;便于学生做理解性默写古诗词的题型;教会学生将古诗词引用到文章写作中,充实文章内容。) 2、四人小组互评,推荐好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展示: (平时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第二天统一收起,由老师批改。

凡是写得好的片段作文在班中展示,美文共赏。一方面肯定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二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三方面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成效。)

附:学生习作 片段一:(周颖秀同学) 回顾历史,“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情景仿佛呈现在眼前,一阵阵角号声激荡着心窝,一块块血印的土地更让人触目惊心,那是战争的痕迹,那是无情冷酷的化身。它印证了一个个血红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个生活的哲理。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同在一片土地上,和平不正是友好的催化剂吗?抚摸着大地,我们仿佛听到了战士们对我们的呼唤。宽容会使世界更美丽。

片段二:(徐宝仪同。

2.求10首小古文,不需翻译,越短越好,谢谢大家

1 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②。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④。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⑤。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⑥。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⑦;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⑧。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⑨。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⑩。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⑾?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⑿。 2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①:“高山仰止②,景行行止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④,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⑤。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⑥则已⑦焉。

孔子布衣⑧,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⑨,可谓至圣矣! 3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

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

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4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6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 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w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ì)!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 字子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0 卖炭翁 白居易(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jì)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g)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jì)向牛头充炭直(值)。

如果有问题请追问 亲,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哦。

3.初中诗词《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小

初中诗词《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小测答案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诗词小测《使至塞上》:1、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大气浩瀚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写出了边关的情势,暗示了诗人已到边关前沿与感伤与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5、和“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流露出作者对都护赞美之情的句子是:都护在燕然。

《泊秦淮》1、交代了写诗的时间与地点,同时也反映出了秦淮河特有的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2、揭示出了此诗的主旨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凸显诗人感慨之深与忧愤之切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题》1、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厚,以景渲染、烘托两个人离愁别绪,景语亦情语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使用双关与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个有情人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写出了女子离别后的担心与关心与各自珍重的诗句是: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使用典故或神话传说写强作宽慰之语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1、写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物是人非的感觉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通过问夕阳与渲染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写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被称之为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留痕迹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表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与对归燕迷离的思绪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写出了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且蕴含着哲理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直接抒发作者寂寞与感伤,表现出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水调歌头》1、与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意思相同的句子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月光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引出了因离愁别苦而无眠的月下人的句子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3、写词人自我宽慰同时又极富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4、表达了作者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对一首写月的诗或词进行鉴赏。附原诗或词。

4.唐诗宋词20首(小学70首之外)

○001.感遇四首之一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002.感遇四首之二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003.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004.感遇四首之四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005.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006.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07.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008.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09.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010.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011.梦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012.梦李白二首之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013.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01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015.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016.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017.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018.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019.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020.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021.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022.寻西山隐者不遇 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023.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