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雁荡山的诗句《雨中宿灵峰寺》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雁荡山中逢晚雨,灵峰寺里借绳床。 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 《大龙湫》 年代: 宋 作者: 楼钥 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 龙湫一派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将折。 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 矩罗宴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 谢公千载有遗恨,李杜复生吟不彻。 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一来气象大不侔,石屏倚天惊鬼设。 飞泉直自天际来,来处益高声益烈。 从他倒泻三峡流,到此谁能定优劣。 雁山佳趣得要领,一日尽游神恶亵。 骊龙高卧唤不应,自媿笔端无电掣。 轮囷萧索湍不怒,非雾非烟亦非雪。 我闻冻雨初霁时,喷击生风散空阔。 更期雨后再来看,净洗一生烦恼热。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温州》 年代: 宋 作者: 袁说友 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 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 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 《赋介轩半村新居》 年代: 宋 作者: 周耕云 近谋吟屋傍浔溪,雁荡山深云未归。 怕恼春光花种少,爱延月色竹栽稀。 宝藏书册教儿读,土视功名与世违。 不是诗人相过处,昼长应是掩柴扉。 二、关于雁荡山的诗词游南雁荡 路应 雁荡峯高岂易梯,筇鞋极处与天齐。 蟾宫隐隐步将到,日驾亭亭手可提。 织女支机堪索石,仙翁花雨不沾泥。 诗怀到此清如许,欲向银河蘸笔题。 游鴈荡 钱元 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 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 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且脱纶巾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游南雁荡 钱弘儇 十年曾作雁山期,今日来看似故知。 好鸟隔林歌侑酒,飞花绕笔索题诗。 云霞眼底原无物,丘壑胸中似有奇。 萝月松风清似水,何妨游衍咏归迟。 游南雁荡诗 陈德诚 雁山遥与白云连,六十奇峯半倚天。 金鼎雨花猿听偈,石门迎月鹤参禅。 戏龙高跃青霄上,羣凤齐飞赤日边。 诗思凭空吟不了,那堪夙驾入星躔。 送韩存思诚出守永嘉并寄同年周恭叔 赵鼎臣 雁荡山前万壑趋,故人新剖左鱼符。 眼中风物皆诗句,到处溪山是画图。 柑子剩量金尺寸,荔支远致玉肌肤。 谢公岩畔因行乐,借问周郎好在无。 三、关于雁荡山的古诗1,《题雁荡山》宋代 范宗尹 一径入幽,随山几萦盘。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译文:一条小路通向山林深处,随着山道回转险峻。茂密的树木在山林深处,溪水缓缓的流淌撞击石头发出声响。 2,《过北雁荡山下》宋代 林景熙 驿路入芙蓉,秋高见早鸿。荡云飞作雨,海日射成虹。 译文:这个管道进去芙蓉花群,秋高气爽,鸿雁早早的在空中飞翔。飞过云层像雨水一样流畅,海面上的太阳形成了彩虹。 3,《游雁荡山八首·大龙湫瀑布》宋代 徐照 飞下数千尽,全然无定形。电横天日射,龙出石云腥。 译文:飞流直下数千尺长,全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闪电从天上射下来,又像长龙游过,石头都有腥味了。 4,《入雁荡山》宋代 李光 梦想清游觉又非,十年云水与心违。名山今属分符客,不羡凌空振锡飞。 译文:像实现自己梦想可是事与愿违,十年的游山玩水与自己内心相违背。雁荡山现如今属于每个游客,不羡慕可以腾空高飞。 5,《游雁荡山 灵峰》宋代 徐照 我来无一语,闲认昔游踪。谁种路傍树,却遮山上峰。 译文:我来到这里被景色所吸引,竟无法用语言表达这里的美景,抽出空想认出我以前来过的踪迹。谁在路旁种了那么多的树木,竟然遮蔽住了山峰。 四、描写雁荡山的诗句(名句)斤竹涧 南北朝· 谢灵运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溶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树摘叶卷。 想见山中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雁山 南宋·王十朋 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身尚在山间。 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山僧一昧闲。 净名寺 南宋·王十朋 净名却见老维摩,道眼相逢语不多。 待我衣冠挂神武,杖藜来此老岩阿。 题灵峰寺三绝 南宋·王十朋 (一) 家在梅溪水竹间,穿云蜡屐可曾闲。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 (二) 洞中大士半千身,住世端能了世因。 应笑玉箫峰下客,马蹄长践利名人。 (三) 三宿灵峰不为禅,茶瓯随分结僧缘。 明朝杖屐丹邱去,带得烟霞过海船。 五、有关雁荡山的诗句《题雁荡山》 年代: 宋 作者: 范宗尹 一径入幽,随山几萦盘。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我来春色晚,山花亦何繁。好鸟不知名,向人自关关。 遗我发兴新,探讨忘疲艰。龙湫信奇绝,飞泉落云间。 快泻万斛珠,溅沫霜雪寒。尊者所经行,草木不可芟。 敢将尘土足,濯此清泠湾。晚投野僧家,山作碧玉环。 高堂极虚明,可寄须臾闲。此行端为山,山穷我当还。 明朝驱车去,依然随尘寰。胜处未易忘,神游清夜阑。 《送信南归雁荡山》 年代: 宋 作者: 释希昼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六、关于南雁荡的诗句``````游南雁荡记 清 潘耒 (字次耕 号稼堂 吴江人) 南雁荡在平阳西南,去欧郡治可二百里,僻远荒塞,游人无至者。余披志乘,言其奇胜,与北雁荡等,复鼓锐往游焉。以六月十日出郡南门,登舟再过仙岩,观梅雨潭瀑布,雨后壮大十倍,遂尽其奇。至瑞安,过飞云渡,易舟抵平阳,肩舆至坡南,复再行过荆溪,见一山横亘十余里,怪石骈列,其巅如箭拱,如剑削,如花簇萼,如芝承盖,如鱼鼓雷者,鸟拂首者,钟卧者,鼓悬者,彝鼎敦盘错然陈列者,迤俪不绝。至前仓之凤岩,休于西寺,从寺后登山,山石零星筹泊,如堆叠而成,或项附而腹离,或肩倚而股跨,中空处皆可盘旋。人行石背,水鸣石底。山半两巨石相倚,微撼之辄开,徐而自合,铿然作声,是名动石。其他磊呵者,悉不知名。此山别为一格,与天台雁荡都不类,类克州之峰山,惜在僻壤,人见者希,土人亦不甚赏誉也。 由前仓复易舟,候潮长溯北港而上六十里,至水头。行未半,望见连山峭拔,有驾赛凤慕之势,不问知为南雁山矣。一峰绝高而锐,日蒲尖,石筠禅院在其麓,趋就宿焉。清溪数折,平畴百顷,居民十数家,藏深篁茂树中,鸡犬声绝,钟梵出焉,梧竹交阴,净不可唾,禹门禅师主之。扫石烹泉,萧然相对,令人有遗世之想。讯山中请名胜,则寺僧皆云,路封闭且一二百年,悉不知所在,唯仙姑洞可游,亦须裹粮以往。乃觅肩舆行,僧彻庵为导。沿溪而前,溪旁崭崖千丈,寸寸作劈斧破,丹碧相间如古锦。危栈一线,下临奔湍,令人目赏而股栗。前至吴山,溪益阔,水益驶,积雨暴涨,飞流直泻,箭激雷轰,假筏以济,习流者难之。又前二三里,得稍平处乃渡,隔溪见峰峦多奇状,僧指之,日白岩,日火焰。坐筏上见一峰高处,有洞通明,不知于志乘何名也。既渡溪,见石笋三五骈立,中高而旁杀,一穴中通,名石屏风,殊不称,易以笔架,或差肖耳。稍前一柱矗立,端圆削成,为石华表。又前削壁临涧,飞泉迸下如露珠,名撒水岩。自是奇峰夹涧林立,涧东为仙官峰,为观音洞,为龙角象牙诸岩。涧西为天柱、狮子、鳌头、犀角诸峰,为仙姑洞,为大小石梁。仙姑盖宋时朱氏女子,辟谷居此者。洞高广如夏屋,屋隅有泉一泓,不盈不涸,洞左复有一洞,如曲室,室后黝黑处如入牛角,深不可穷。前临断崖,见洞东诸峰无名而秀异者甚众,旁有月瞩,裁容一人。引首外望,怄偻自漏出,梯石攀藤,数百步出小石梁下,登大石梁之巅,则诸峰如一林春笋,皆在足下矣。石梁两峰,千寻对峙,下开上合,宛如天桥,空明广阔,俯临无际。天台之石梁,正以瀑为雄,以狭为奇耳,壮丽故不逮此也。洞栖一僧,日幻临,讯之乃吾邑人,饱参诸方,遁迹来此,跌坐不出。访以梅雨潭、玉帘爆、大小龙漱、藤道、悬偻诸胜,茫然不知,仅指西南一峰,曰玉女,亦不知是否也。南雁山连绵三四十里,诸奇胜皆在深奥处,此仅得十之一二。余初意欲穷搜幽讨,直登明王峰顶,一观雁荡,如北雁故事。乃问诸土人,士人不知;问诸山僧,山僧不晓;问诸村民,村民莫余告者。岂天之未欲发露此山邪,何锢之深也?然自吴山至仙姑洞,三四里间,秀崖巧石,鬼划神馋,实不减北雁。浅者既尔,深者可知。图志具在,往哲不诬,因一窗而思全鼎,因一斑而求全豹,世岂无勇健过我,资力过我,剪秽蔓荒,一洗此山真面目者。余幸未老,此生或能再至,清泉白石,实闻斯言。 七、关于雁荡山的诗词游南雁荡路应雁荡峯高岂易梯,筇鞋极处与天齐。 蟾宫隐隐步将到,日驾亭亭手可提。织女支机堪索石,仙翁花雨不沾泥。 诗怀到此清如许,欲向银河蘸笔题。游鴈荡钱元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 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且脱纶巾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游南雁荡钱弘儇十年曾作雁山期,今日来看似故知。 好鸟隔林歌侑酒,飞花绕笔索题诗。云霞眼底原无物,丘壑胸中似有奇。 萝月松风清似水,何妨游衍咏归迟。游南雁荡诗陈德诚雁山遥与白云连,六十奇峯半倚天。 金鼎雨花猿听偈,石门迎月鹤参禅。戏龙高跃青霄上,羣凤齐飞赤日边。 诗思凭空吟不了,那堪夙驾入星躔。送韩存思诚出守永嘉并寄同年周恭叔赵鼎臣雁荡山前万壑趋,故人新剖左鱼符。 眼中风物皆诗句,到处溪山是画图。柑子剩量金尺寸,荔支远致玉肌肤。 谢公岩畔因行乐,借问周郎好在无。 八、关于雁荡山的诗《游雁荡山八首·宝冠寺》 年代: 宋 作者: 徐照 寺基低且狭,半被石岩分。 水响常如雨,林寒忽聚云。 空房人暂宿,半夜雁初闻。 此处能通荡,僧家却不云。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题雁荡山》 年代: 宋 作者: 范宗尹 一径入幽,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 我来春色晚,山花亦何繁。 好鸟不知名,向人自关关。 遗我发兴新,探讨忘疲艰。 龙湫信奇绝,飞泉落云间。 快泻万斛珠,溅沫霜雪寒。 尊者所经行,草木不可芟。 敢将尘土足,濯此清泠湾。 晚投野僧家,山作碧玉环。 高堂极虚明,可寄须臾闲。 此行端为山,山穷我当还。 明朝驱车去,依然随尘寰。 胜处未易忘,神游清夜阑。 《送信南归雁荡山》 年代: 宋 作者: 释希昼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 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 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九、急求关于雁荡山的诗词作品白石山下径行田 南朝.宋.谢灵运 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智浅慎不周,爱深忧在情。 莓蔷横海外,芜秽积颓龄。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洲流绢浍合,连统塍埒并。 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荫。虽非郑白渠,每岁望康京。 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 自乐成赴永嘉枉路泛白湖寄李少府 唐.张子容 西行碍浅石,比转入溪桥。树色烟轻重,湖光风动摇。 百花乱飞雪,万岭叠青霄。猿挂临潭条,鸥迎出浦桡。 惟应赏心客,兹路不言遥。 白石 唐.张又新 白石岩前湖水春,湖边旧径有清尘。 欲追谢守行田意,千古同忧是长人。 送李少和还山 宋.毕士安 至人始应诏,宴见蓬莱宫。何如大丙驭,问道来崆峒。 灵诠发秘旨,柱下参玄同。忽尔怀故山,遥指苍溟东。 玉甄出天末,近与方壶通。朝来辞阙下,飘然御飞鸿。 临风一挥手,怅望知何穷。 白龙洞闲咏 清.释心愿 石屋凌空任往返,袈裟高挂自清闲。 洞天今古无宾主,云主半间我半间。 中雁荡山联 雁飞南北,三湖二祭往返; 龙游东西,七曲八折迂回。 白石湖湖心亭联 小阁频临四面水, 平湖长抱一环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