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稹的《离思》中的名句最经典的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赏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1取次:走进.赏析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 所谓“艳诗”,即写男女之间爱情的诗。在作者十类诗中,这类写得比较好。 而这首《离思》诗,尤其写得一往情深,炽热动人,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在描写爱情题材的古典诗词中,亦堪称名篇佳作.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 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 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曾经沧海难为水”。 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诗句表面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海面广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 河水,只不过是举目即可望穿的细流,不足为观。写得意境雄浑深远。 然而,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 《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巫山之女”。 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 元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其实,他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真挚感情。 诗人表明,除此女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只有那个女子,才能使他倾心相爱。 写得感情炽热,又含蓄蕴藉。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用花比人。 是说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为什么他无心去观赏迎入眼帘的盛开花朵呢?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便作了回答。 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这是其一。其二,是因为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花”了。 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原因,还是因为失去了“君”。“半缘修道”之说,只不过是遁辞罢了。 古代诗评家,曾经说这首诗是作者为其曾经相爱的韦丛的悼亡诗,或臆断为诗人“与莺莺在闺中狎昵之游戏”(卞孝萱《元稹年谱》)的自我写照。此等说法,皆缺乏史料根据。 作者在这首诗里采用种种比喻手法,曲折地表达对曾经相爱的女伴的深情,前三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后一句才用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主题。这种写法构思集中,意脉贯通,清晰可见,感情跳动性不大。 并不象古典诗词中有些作品那样,感情跳动幅度太大,象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令人几乎看不到端倪。譬如。 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描写对歌女的留恋和思慕的复杂心情,感情跳跃幅度特别大。它忽而写往昔的“轻别”;忽而写今日“故地重游”,楼空人去。 物是人非,忽而又写幻想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其中省略许多衔接,思绪奔腾飞跃,令人颇费寻觅。 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用感情跳跃幅度的大小,来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辛弃疾这首词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审美价值极高。 在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引起人们的共鸣。譬如,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它是用形象鲜明的红豆,象征美好而坚贞的爱情。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的诗句,是用一种执着到底的精神,表达对爱情坚贞不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衷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则与王、李写爱情的诗不同,它是用一种绝对肯定与否定的生动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至诚和专一。 正由于它与众不同,所以能引起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爱人的人们的强烈共鸣。有人把这两句诗写在文学作品里。 也有人写在书信中,用来表达对对方的痴情。这就充分说明元稹这首诗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它可能是作者自己生活的自我写照。 据说,作者先是爱过“崔莺莺”,后来又有新欢。因此,有人便认为元稹在爱情生活上是非常轻薄的,从而也就否定了这首《离思》诗的应有价值。 我认为,今天我们评论古典文学的价值,并不能依据作者私人的生活如何来作为评价其文学作品的标准。文学作品往往会突破作者的思想局限,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 我们评价元稹这首诗,也应从它产生的积极社会效果着眼,给其艺术价值以充分的肯定。而不应联系作者私人生活问。 2.唐诗中描写旭日东升的词句旭日东升的意思是: 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景象。 唐诗中描写日出的诗句有: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怎不忆江南? 《登单于台》 唐·张槟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胡旋舞的诗歌记载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胡旋女 内容: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 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宝季年时欲变, 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禄山胡旋迷君眼, 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胡旋女,莫空舞, 数唱此歌悟明主。 数唱此歌悟明主 从诗歌中我们知道,胡旋舞的伴奏乐器以鼓为主。在弦鼓声响起的同时,胡旋女双袖举起迅速起舞,“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意即象雪花一样在空中飘摇,象蓬草一样迎风飞舞,来回的旋转根本不知疲倦,转啊转啊,转了无数个圈都没有停止。此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意即连飞奔的车轮都觉的比她慢,连急速的旋风也稍加逊色。而穿着短裙长袖紧身舞衣、腰间束着佩带、下着绿裤、红皮靴、披着轻柔纱巾、佩带着许多装饰品的舞者,也愈加显的美丽动人。在飞旋的舞蹈中,观众已经是“万过其谁辨始终,四座安能分背面”,连观者也眼花缭乱,分不清楚胡旋女的脸和背了。胡旋女如此美妙的舞姿自然得到了天子的喜爱。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指出从康居来的胡旋女还无法与中原的胡旋者“斗妙争能”,而中原最能舞胡旋的人是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宠臣胡人安禄山。诗人认为,胡旋舞的盛行是“天宝季年时欲变”的征兆,因为它只能“迷君眼”、“惑君心”,使得唐王朝遭受了一次大劫难,“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诗人最后写道:“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明确指出创作诗作的目地是启悟明主。 4.唐诗、宋词中有“紫陌”一词的诗句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紫陌红尘拂面来)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红尘,尘本不红,以言其染也。 红尘本义指车马走过土路扬起的尘土,比喻熙熙攘攘的繁华世间。 紫陌红尘 就是 繁华享乐的人世,多指情事 。 唐·李白·南都行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5.古诗中用花描写事物的诗句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描写雪花的) 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写树叶的)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写脸)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醉后牡丹枝(燕子楼) ( 写女子)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雪) 扬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柳絮)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杨花柳絮)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描写荔枝膜)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章质夫《水龙吟》(杨花):“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欲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李白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韦庄 :杨花慢惹霏霏雨,竹叶闲倾满满杯。 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 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落满飞”。 隋代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薛涛《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谁知暮春杨花雪,罥眉尽在舞烟中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陈子良《咏春雪》光映妆楼月, 花承歌扇风。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杨巨源《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皎洁青莲客,焚香对雪朝。竹风催淅沥,花雨让飘颻。 触石和云积,萦池拂水消。只应将日月,颜色不相饶。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杨万里《观雪》“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唐.李益《汴河曲》 6.唐诗形容用心细心的诗句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文: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3、贡艺必精苦,用心必公平。——(唐)邵谒《送徐群宰望江》 译文:事情要做好,必须要精勤刻苦,做人要公平,必须要用良心去做。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唐)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劝学诗》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7.古诗中描写最深的情的诗句《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 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 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相形之下,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才会对其他女子(以花从为喻)视而不见,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厌倦,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绻恋之念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物喻情,以典达意的手法,运用极其巧妙,含意丰富,是少有之佳作. 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 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 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尽怀念悼亡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的“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 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 宋人张先的【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相思的词篇,它通过“芳菲”的被摧残来表达诀别之后的哀怨。词以鶗鴂的哀鸣开篇,说明季节由春到夏,人世由盛变衰。 词人之所以折取“残红”,不仅仅是“惜春”,而且也是对被摧残的爱情表示深情惋惜。“雨轻风色暴”是上片中的关键句,它表面上交待“芳菲歇”的原因,实际却暗示爱情遭受外力的无情摧残。 下片通过琴弦来表达相思与怨恨之情。“天不老,情难绝”,表达情深似海、矢志不二的坚贞,是全诗的主题句,它是针对上片“雨轻风色暴”而发的。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设想奇特,比喻生新。结尾以鲜明的形象暗示:这强烈的相思之情,夜以继日,永无绝灭之期。 8.在古诗词中,找出6句与"物候"有关的完整诗句古诗中关于物候的诗句: 池塘生春草,池柳变鸣禽。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清凉风。 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可惜庭中树,移根作汉臣。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吹落杨花春事了,小池新绿两添痕。浴蚕时节寒犹在,村落人家半掩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 野人无历曰,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机;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厌草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