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武将的诗句

1.形容英雄的诗句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形容武将英雄的诗句

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____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__杜甫《蜀相》

6.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____查德卿《蟾宫曲·怀古》

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____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____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1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描写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的诗

七律·长征1935年2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37四言诗 1935年10月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暴虎入门,懦夫奋臂.沁园春·雪 1936年2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临江仙·给丁玲同志1936年2月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祭文·祭黄帝陵 1936年12月中华民国26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敬派代表林祖涵, 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1937年3月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42四言诗1939年6月1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延安,快如之何!五 律 ·挽戴安澜将军(1943年3月)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这首诗根据一九四三年戴安澜将军追悼会挽联挽诗登记册刊印.最早非正式地发表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人民政协报》,是在一篇诠释这首诗典故的文章中提供的. 注释 〔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五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戴安澜〕(1904——1942)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毕业后,曾参加北伐.在抗击日本侵华战争中,战功卓著.一九三九年任国民党第五军第二○○师师长,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一九四二年三月,率第二○○师出师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指挥部队英勇奋战,重创日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同年五月,在率师返国途中,遭日军伏击,身受重伤,不幸牺牲.不久,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一九五六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一九八五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将军赋采薇〕赋,朗诵.采薇,《诗·小雅》中有《采薇》篇,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 〔虎罴(pí皮)〕这里比喻凶猛的敌人.罴,见《七律·冬云》〔罴〕注. 〔东瓜〕即同古,缅甸南部重镇. 〔棠吉〕缅甸中部地名.七律·忆重庆谈判 1942年秋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尔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五言韵语 1945年10月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诗词》. 注释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主席和**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

4.【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与其出处速求外藐,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要

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普通人的一般叙事性记叙文.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且常常辅之以描写.在记叙文中,叙述与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方式缺一不可.描写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对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都会有很大的作用.主要的人物描写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阿长与》,“身材生得很高大”,“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既表现阿长的外形特点,又刻画了一个坏毛病多,不拘小节的形象. 二.语言描写. 是指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使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背影》一文“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说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其实,此时最难过的就是父亲,但他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便把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想得开.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说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进去吧,里头没人.”说明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这几句语言描写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阅读实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老王 . 2.与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3.请从肖像描写的角度,在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一个类似的人物描写的句子. 答案提示:1.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表现老王那骨瘦如柴、身体虚弱、病得奄奄一息的样子 2.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3.略 三.动作描写 就是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因为行动本身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高尔基曾经说过:“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地使人物多行动,少说话.”动作描写不仅要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而且要注意一些细节的描写.《背影》写“父亲”爬月台时的几个动词是:“攀”、“缩”、“倾”.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三个动词非常普通,但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沉.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是一个感动作者,感动读者的背影!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也是感激的泪水. 阅读实例: 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海”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1.文段第主要通过_________描写,细致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2.画“——”线的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 A.“我”看到了父亲在夕阳余辉下渐渐高大的身影,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过去从未看到过这样动人的情景 B.“我”看到了父亲为“我”承担重任的高大身影,感到了父亲对“我”的挚爱 C.“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父亲在生活中不屈不挠的性格,看到父亲充满力量的形象 答案提。

5.描写将军和马的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飞马还。 ——唐、严武《军城早秋》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嘶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武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唐、杜甫《后出塞五曲、其二》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种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而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唐、李白《战城南》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城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进海西头。

唐、王维《陇头吟》。

6.形容武将的诗词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jixiangmimi | 06-06-24六州歌头 项羽庙李 冠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偾梗冻ぞā?血染中原战。

视余、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

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

泪盈盈。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

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

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李冠词作鉴赏此为咏史怀古词。全词通篇隐括《 史记 》中的《项羽本纪》,把项羽从起兵到失败的曲折历程熔铸在词中,将项羽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慷慨雄伟。

全词音调悲壮,气势不凡,情致激昂,于婉约绮靡的词风之外,又表现出一种壮怀激烈的慷慨之气,有力地开拓了词境和词意。上片起首两句用笔不凡 ,高屋建瓴,导引全词,概括叙述秦亡后,刘邦和项羽的角逐。

以下四句,转而追叙项羽起兵反秦时的强大声势:“鞭寰宇”,写他欲以力征天下,以成霸王之业。“驱龙虎”,写他有龙虎一般的战将供他驱使,“ 扫?偾梗冻ぞā保?在河北巨鹿救赵之战中,他俘虏了秦朝大将王离,招降了主帅章邯,彻底消灭了秦军主力,注定了它的灭亡。

以上四句形象地概括了项羽巨发展壮大以及消灭秦军主力的赫赫战功。“血染中原战”一句,笔峰突转 ,与起首两句呼应,将视野拉回楚汉相争的战场。

“视余、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形势急转直下 ,项羽所扶植起来的张耳、陈余等人,在刘邦看来,只不过是鹰犬而已,结果张耳投降,陈余被杀,不附汉的众诸候,一个一个被消灭,刘邦取得了胜利,项羽转强为弱,陷入困境,率众南走。

上片结尾七句,通过描写垓下之围中楚军于月明之夜土崩瓦解、四面被围,项羽惊闻楚歌四起,而与虞姬泣别的悲壮场面,形象地描绘出项羽英雄末路、惨烈凄楚的形象。过片四句,以精炼而生动的语言表现虞姬对项羽忠贞不二的真挚感情、可歌可泣的节烈行为,塑造出一个鲜明的悲剧形象。

“时不利”到“忍偷生”,写项羽突围后先困于阴陵,继又单骑被楚兵追至乌江自刎身亡的惨烈结局,使项羽这一形象的悲剧色彩更为浓厚。“功盖世,何处见遗灵。”

表现了词人对项羽的高度评价。“江静”两句营造出一片荒寂景象,和项氏当年反秦时威武雄壮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拍三句收束全篇,点明主旨,表达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抒写了词人对项羽的无限同情和深深哀悼。这首词对楚汉相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的表现,虚实结合,高度凝炼,色彩鲜明,形象突出,构思巧妙,布局精巧,大气磅礴,形神兼备,富于历史的形象性和艺术的感染力,充满历史的纵深感和深厚的悲剧色彩,读来令人扼腕感叹,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称此词为宋豪放词、怀古词中的杰出代表,当不为过。描写岳飞的 满江红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周瑜的杜甫的 蜀相 写诸葛亮的辛弃疾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写到孙权,寄奴,廉颇等人。

7.描写英雄人物的诗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注释】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风骚:本指辞藻。

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

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作法】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1936年2月,**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鉴赏】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像正“舞”向云霄,“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才有此高招!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