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柳枝柳树的诗句

1.描写柳树、柳枝类的句子

【柳树苏醒了】一场春雨过后,沉睡了一冬的柳树苏醒了,那细细长长的枝条上泛出一层新绿。

那些冒出来的毛茸茸的小芽,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舒展起身子来。柳树的枝干上又长出了密密的枝条,柔软的枝条垂下来,像一头浓密的头发。

如果说树干是生命的桥墩,那么这些密密的枝条就是给树叶输送营养的生命桥梁。一阵春风吹来。

它就开始生动起来,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那满树嫩绿的叶子,也在阳光中微笑,令人眼前一亮,鲜活极了、生动极了。 【春天的信使】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

你仔细看,那暗绿色的柳条从僵直的简短开始慢慢地变成青绿,慢慢地向上伸延,慢慢地可以摇摆出各种妩媚的姿态。这时候,河水明显变暖,迎面的风中都有了潮湿的气息。

再看那柳枝,不知什么时候,已不再是严冬时的枯竭,微微泛出点青色的枝干上孕育了一个个的小苞。两三天的功夫,枝上就满是嫩绿的新叶,再过几天,那新长出的柳叶就能摇晃出春风的形状了。

让人看看怀疑,这是几天前的那一棵吗?是的,柳树的变化就是这样让人感到诧异。

2.描写柳树的诗句

描写杨柳的古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2、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唐·王昌龄《闺怨》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元·薛昂夫《最高楼》7、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

——唐代李白《忆秦娥》9、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青平乐》1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1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1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唐《杨柳枝》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春〔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稣,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晴时风日雨时干,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3.描写“柳树”的诗句

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咏柳花 薛能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

发自谁家树,飞来独院春。朝容萦断砌,晴影过诸邻。

乱掩宫中蝶,繁冲陌上人。随波应到海,沾雨或依尘。

会向慈恩日,轻轻对此身。--------------------------------------------------------------------------------咏柳二首 顾云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咏柳 李咸用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

牵仍别恨知难尽,夸炫春光恐更无。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咏柳 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咏柳 吴融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4.关于描写柳树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____唐代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2、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____宋代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释义: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3、杨柳回塘,鸳鸯别浦。____宋代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释义:杨柳围绕着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挡住了采莲的姑娘。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____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 释义: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释义: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扩展资料柳树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旱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腺柳 Salix chaenomeloides Kimura、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柳属多为灌木,稀乔木,无顶芽,合轴分枝,雄蕊数目较少,虫媒花等特征表明,较杨属与钻天柳属进化。

本属世界约520多种,主产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带次之,热带和南半球极少,大洋洲无野生种。我国有257种,122变种,33变型。

各省区均产。 柳树属于广生态幅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广,喜光,喜湿,耐寒,是中生偏湿树种。

但一些种也较耐旱和耐盐碱,在生态条件较恶劣的地方能够生长,在立地条件优越的平原沃野,生长更好。一般寿命为20~30年,少数种可达百年以上。

一年中生长期较长,发芽早,落叶晚,南方个别种为常绿树。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据考证,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属。

山东青岛地区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柳树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

中国植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 参考资料:柳树-百度百科。

5.描写“柳树”的诗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咏柳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曾飘紫陌随高下,

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

咏柳花 薛能

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发自谁家树,飞来独院春。

朝容萦断砌,晴影过诸邻。乱掩宫中蝶,繁冲陌上人。

随波应到海,沾雨或依尘。会向慈恩日,轻轻对此身。

--------------------------------------------------------------------------------

咏柳二首 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长堤未见风飘絮,

广陌初怜日映丝。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

咏柳 李咸用

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牵仍别恨知难尽,

夸炫春光恐更无。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

--------------------------------------------------------------------------------

咏柳 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6.描写柳树的诗句有哪些

1.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含义: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2. 《新柳》

宋代: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含义: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3. 《咏柳》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含义:“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4. 《柳》

唐代: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含义:“掩映”、“参差”,是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点出时间是在春天。由“从”(任从)到“更”的变化,把柳的蓬勃生机,渲染得更加强烈。次联“风流”、“婀娜”,则是写柳的体态轻盈。柔长的柳枝,千枝万缕,春风吹拂,宛若妙龄女郎,翩跹起舞,姿态是非常动人的。“见说”是听见别人说,包括古今之人对柳的赞赏。“来当”句是说自己见到眼前之柳的时候,正当其婀娜多姿之时,表现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上面四句,从广阔的背景上,对春柳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写出了她妩媚可爱的风姿。

5. 《咏柳》

唐代: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含义:系着雨拖着风的柳树难以保持自己的形态,全身无力,向人倾垂。把这纤细如玉的柳枝折下赠给在远方的人,它就像观音手里玉净瓶中的柳枝一样珍贵。

7.描写柳树的诗句有哪些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含义: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新柳》 宋代: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含义: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

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

“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咏柳》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含义:“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柳》 唐代: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含义:“掩映”、“参差”,是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点出时间是在春天。

由“从”(任从)到“更”的变化,把柳的蓬勃生机,渲染得更加强烈。次联“风流”、“婀娜”,则是写柳的体态轻盈。

柔长的柳枝,千枝万缕,春风吹拂,宛若妙龄女郎,翩跹起舞,姿态是非常动人的。“见说”是听见别人说,包括古今之人对柳的赞赏。

“来当”句是说自己见到眼前之柳的时候,正当其婀娜多姿之时,表现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上面四句,从广阔的背景上,对春柳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写出了她妩媚可爱的风姿。

《咏柳》 唐代: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含义:系着雨拖着风的柳树难以保持自己的形态,全身无力,向人倾垂。把这纤细如玉的柳枝折下赠给在远方的人,它就像观音手里玉净瓶中的柳枝一样珍贵。

8.关于赞美柳树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2、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唐·王昌龄《闺怨》 4、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 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元·薛昂夫《最高楼》 7、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

——唐代李白《忆秦娥》 9、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青平乐》 1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周紫芝《踏莎行》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唐《杨柳枝》 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