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
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
此心谁复识?
志士泣秋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精通学问,心怀忠诚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描绘了这个人早年就精通学问,心怀诚恳的忠诚。这一联凸显了这个人的学识和品质,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忠诚之心。 颔联“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用云龙来比喻这个人物的不凡气质和千载难逢的才华,用典册冠三公来形容他的尊贵地位和卓越的政绩。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 颈联“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描绘了这个人物在议论谏言时宁愿中止,也不愿意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谋划国事时不苟且同意。这一联突出了这个人物的独立思考和坚定立场,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尾联“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人物的敬仰和感慨,认为这个人物的忠诚和才华被忽视和埋没,让人感到悲痛和惋惜。这一联通过反问和感叹,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这个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精通学问、心怀忠诚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通过描绘这个人物的不凡气质、尊贵地位、独立思考和坚定立场,展现了人物的才华、智慧、胆识和品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内涵和人文关怀。
相关诗词
  • 1
    [唐]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
    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
    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
    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
    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
    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
    来朝拜
  • 2
    [唐]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 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 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 3
    [元]
    重阳师父。
    昔日甘河曾得遇。
    大道心开。
    设教东游海上来。
    天涯回首。
    挈得吾乡三四友。
    魏国升遐。
    惊动秦川百万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