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感寓》

人生堂堂七尺身,本与圣哲均称人。
唐虞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
哀哉末俗去古远,斫丧太朴浇全淳。
豆羹箪食辄动色,攘窃乃至忘君亲。
锱铢必先计利害,讵肯冒死求成仁?
不欺当从一念始,自古孝子为忠臣。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价值观、道德品质和忠诚的诗。诗人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对末俗败坏道德的悲叹。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忠诚、孝道和仁爱的重要性,批判了只看重利益、不顾道义的行为。 首句“人生堂堂七尺身,本与圣哲均称人。”表达了每个人生来都有与圣贤一样的尊贵身份和潜能。这里诗人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都有追求高尚道德和智慧的潜力。 接着诗人通过“唐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赞美了古代的唐虞二帝,他们能够以天下为重,将权力传给有德之人,这种精神光照万世,常新不衰。这里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无私奉献和道德传承的重要性。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感叹“哀哉末俗去古远,斫丧太朴浇全淳。”现代社会离古代圣贤的精神越来越远,人们丧失了原本淳朴的道德观念。这里诗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一些人的贪婪行为,“豆羹箪食辄动色,攘窃乃至忘君亲。”他们对微小的利益也会动心,甚至为了利益忘记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这里诗人批判了那些只看重个人利益,不顾道义的人。 然后诗人通过反问,“锱铢必先计利害,讵肯冒死求成仁?”那些对微小利益也要计较的人,怎么会愿意冒生命危险去追求仁爱呢?这里诗人进一步批判了那些只看重利益,不顾道义的人。 最后诗人呼吁,“不欺当从一念始,自古孝子为忠臣。”忠诚和孝道是从一念之间开始的,自古以来,孝子就是忠臣。这里诗人强调了忠诚、孝道和仁爱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从这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出发,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道德传承的重要性,批判了现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呼吁人们要珍视人生价值,追求高尚道德,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相关诗词
  • 1
    [宋]
    山中有流泉,洗耳今无人。
    树队互蒙密,鸟语交昏晨。
    谁能观大运,达此秋与春。
    生意自尔蕃,叶叶分光新。
    藤蔓附女萝,兰茝披荒榛。
    兴言混栖托,随迹安可伸。
    悲哉倦游子,感寓徒酸辛。
    荣枯了不计,老大将迫身。
    潸然眼中泪,堕此衣上尘。
    所耽轩裳故,殊失烟霞亲。
  • 2
    [明]
    松栽青郁郁,冬夏不改颜。
    园工徇时好,移栽盆盎间。
    屈为虬龙形,束缚苦不闲。
    岂无培养恩,适性良独难。
    吁嗟梁栋材,误为花草看。
    爱之不以道,何如老空山。
  • 3
    [明]
    七月大火流,西风凉摵摵。
    熠耀飞荒除,络纬鸣虚壁。
    白露下漙漙,明星何历历。
    起视知夜深,斗柄当头直。
    披衣坐不寐,俯仰兴叹息。
    骎骎岁去逝,冉冉老将迫。
    人生天地间,还如逆旅客。
    一过不留名,徒生亦何益。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