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邪阴翳长空,日色澹于土。
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
溪流渺无涘,闤阓入烟浦。
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
慈心偶昭著,忧患竟无补。
先王有成宪,治政当法古。
二气随感孚,铁炭验昂俯。
登崇中正畴,屏斥谀佞伍。
泽梁省征税,凋瘵重绥抚。
旸谷回精光,天渊底宁所。
菑异由是消,永锡恩意溥。
¤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治理地方官员的忧民之心和对先王成宪的坚守。 首句“邪阴翳长空,日色澹于土”描绘了阴暗的天气和黯淡的日光,为整个场景定下了悲凉的基调。接下来,“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使得万物都变得模糊不清,进一步强化了阴郁的气氛。 “溪流渺无涘,闤阓入烟浦”描绘了雨中溪流的景象,以及市集被烟雾笼罩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雨中世界的景象。 “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表达了官员对百姓的同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们的无力感,因为他们无法改变雨天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然而,“慈心偶昭著,忧患竟无补”表示虽然他们的关心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仍然坚持下去。这是对他们慈悲情怀的赞扬,也展现了他们对人民深深的关爱。 接下来,“登崇中正畴,屏斥谀佞伍”表示他们将遵循先王的成宪,以中正之道治理地方,摒弃谄媚之徒。这体现了他们的正直和公正。 “泽梁省征税,凋瘵重绥抚”表示他们将减轻税收,关注贫困者的生活,这是对他们关心民生、体恤民情的进一步展现。 最后,“旸谷回精光,天渊底宁所”描绘了雨过天晴的景象,象征着他们的努力和关心带来了希望和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困难情况下坚守道德、关心人民、遵循先王成宪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扬。
创作背景
《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魏观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诗是在明朝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水患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魏观作为一位官员,亲眼目睹了建德溪洪水泛滥造成的灾难,深感人民疾苦,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怀之情。 在诗中,魏观描绘了洪水泛滥的场景,表现了自然的威力和人民的无助。同时,他也借诗表达了对官员职责的思考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展现了他的官德和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的创作背景是明朝社会动荡、水患频繁的时代背景,以及魏观个人的官员经历和人文关怀。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