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日润兄过访苕霅之游(二首)》

何来拄杖响松扃,左挂椰瓢右澡瓶。
却是故人湖上至,袈裟犹带两山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明丽的七言绝句,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宁静悠远的隐逸画卷。 首句“何来拄杖响松扃”,诗人用“何来”做问语,生动地表现出拄杖走过松扃的门扉时发出的清脆响声,使读者仿佛听到那声音,看到诗人从容归隐的神态。 第二句“左挂椰瓢右澡瓶”是描写诗人隐居之处,其中“左挂椰瓢右澡瓶”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随遇而安、安贫乐道的隐者风貌。诗人挂着椰瓢和澡瓶,生活简朴至极,但诗人却乐此不疲,表现出了其淡泊名利、不与世争的超然心态。 第三句“却是故人湖上至”是描绘诗人偶遇故人的场景,也是诗的转折处,由上文的客观描绘转入了主观抒情。这里的“故人”可能指往日相识,也可能是精神知己,他们的相遇仿佛冥冥之中的缘分,让诗人的隐逸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 末句“袈裟犹带两山青”是诗人对故人的感慨。诗人身披着隐士的袈裟,仿佛带着两山的翠绿,表现出诗人的超脱与清雅。这一句既是对往日相识的感慨,也是对隐逸生活的自我陶醉。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清新自然,通过描绘诗人的隐逸生活,表现出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给人以恬淡、悠远之感。
创作背景
**《秋日润兄过访苕霅之游(二首)》是明朝诗人巢松法师所作的一组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人际交往**:诗题中提到的“润兄过访”,说明诗人与这位“润兄”有一定的交往关系,可能是一次友人间的拜访交流,这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契机。 2. **自然景色**:诗题中还提到了“苕霅之游”,苕霅是浙江湖州的一处名胜,风景秀丽。诗人可能在与友人游览这处名胜时,被自然景色所触动,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3. **生活感悟**:巢松法师作为一位僧侣,对生活和自然可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次与友人的交往和游览经历,可能引发了他对生活、友情、自然等方面的思考,从而创作出这组诗。 以上只是根据诗歌题目和作者身份推测的创作背景,具体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下一首
《偶成》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4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5
    [唐]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