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绕危峰渡翠崖,扪萝初上更崔嵬。 他年若有寻真分,定结茅芦傍此台。 |
十载松关隔世尘,俯襟云石骨毛清。 他时脱得浮名利,好作清凉境里人。 |
爱山特地上山来,俗卢醒如醉眼开。 举首但惊云汉近,直疑平步出尘埃。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
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 无因盖得龙宫地,畦里尘飞叶相残。 |
丈夫出家,当被坏色衣。 蜀僧袈裟,多似苾(上艹下刍)尼。 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 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 |
梵教一来东,群心日归向。 土石至无情,也作披缁状。 |
高绊袈裟挑纸帔。 一杯茶罢成行计。 路入庐山风细细。 轻弹指。 百千三昧俱游戏。 法椅何曾烧两臂。 谁知纸上无穷意。 欲识普贤真实际。 齁齁地。 小炉雪夜和衣睡。 |
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 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 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 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
南山披时寒夜中,一角不动毗岚风。 何人见此生惭愧,断续犹应护得龙。 |
沥血抄经奈若何,十年依旧一头陀。 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 |
吾蒙白裙帽,汝着紫袈裟。 纵有傅大士,难和作一家。 |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 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 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
待公辅佐中兴了,乞取袈裟送暮身。 |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香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
云作袈裟方石僧,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 蚊蚋成雷泽,袈裟作水田。 |
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 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
讲罢闲来立矮阑,袈裟衣薄翠光寒。 请师莫起云屏想,只作当年面壁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