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石僧》

云作袈裟方石僧,岩前独立几经春。
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与自然对话,通过对话来表达禅意。诗人以云作袈裟的方石僧为象征,表达了禅者的清净无为和内心的真实。 首句“云作袈裟方石僧”,诗人以云和袈裟为意象,描绘了一个独立于岩前的僧人形象。这个僧人似乎在禅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尊石佛,仿佛是云彩落在了他的身上,将他笼罩在其中。 “岩前独立几经春”描述了这个僧人在岩前独处的场景,似乎已经成为了那里的风景。这里的“几经春”更是象征了他默默独处的时光,或许他已经独自守候了许多年。 接下来的两句“有人若问西来意,默默无言总是真”,当有人询问关于西方的意义时,这个僧人选择了沉默。他无言以对,但这正是他所要表达的真理——所有的语言都是相对的,真正的真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让人感受到他的存在和他的真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岩前独立僧人的形象,表达了禅者的清净无为和内心的真实。诗人通过与自然的对话,传达了禅意,让人感受到禅者的孤独和内心的平静。这种禅意让人深思,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咏石僧》是宋朝诗人汤思退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因为没有相关的历史记载或文献来直接揭示它的创作背景。然而,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来推测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和内容来看,它描述的是一个石僧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石僧是一种以石头雕刻成的僧侣形象,通常在佛教寺庙中可见。因此,这首诗可能与佛教文化或寺庙景观有关。 其次,汤思退是宋朝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涉及自然风光、人物描绘以及生活哲理等。他可能在一次游览寺庙或观赏石僧雕塑时,被石僧的形象所感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综上所述,《咏石僧》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佛教文化、寺庙景观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然而,具体的创作背景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推测。
相关诗词
  • 1
    [隋]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 2
    [唐]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
    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
    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 3
    [唐]
    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
    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