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句》

待公辅佐中兴了,乞取袈裟送暮身。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祈愿和修行。作者表达了对公辅佐中兴事业的支持,并请求在完成这一事业后,能得到一件袈裟作为自己的修行工具。 “待公辅佐中兴了”表明作者对当前的社会事务持有积极的看法,期望公能够成为国家的辅佐者,推动国家的复兴和繁荣。这是一个强烈的希望和信仰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乞取袈裟送暮身”中的“袈裟”象征着佛教的修行和修行者的服装。这里表示作者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愿望,他希望在公辅佐中兴事业成功后,能够得到一件袈裟作为自己的修行工具。这是一种对修行的渴望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佛教的信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公辅佐中兴事业的期望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它展示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折彦质,字仲古,府州(今陕西府谷)人,折可适子,折可存侄,宋朝将领。折彦质出身将门,折氏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折彦质少年从军,随父折可适征战,历任知安肃军、保静军节度使、冀路马步军副总管等职,与西夏作战多次取得胜利。金兵入侵后,折彦质率部与金兵作战,后因南宋朝廷主和,被解除兵权,闲居十余年。在此期间,折彦质创作了《句》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关切之情。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阅读诗词鉴赏类书籍。
相关诗词
  • 1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
    [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3
    [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