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 袈裟旋化空王服,宫殿曾招帝子魂。 山向马头回禹穴,溪分燕尾入云门。 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 |
谁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楼阁打天钟。 东西塔上自分屿,风雨声中忽见龙。 隔岸愁吹孤戌角,归鸦寒立夕阳松。 旧时行殿成荒土,烟草萋萋暝色重。 |
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将簪绂换袈裟。 同参尚有满兄在,异世犹将孙老夸。 结习未忘能作舞,因缘那得见牛花。 却修净业寻来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
五老峰前相遇时,两无言语只扬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间更问谁。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 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
自着袈裟爱闭关。 楞严一卷懒重翻。 任教春去复春还。 南浦送君才几日,东家窥玉已三年。 嫌他新月似眉弯。 |
袈裟挂壁锡依台,寂寞空门生碧苔。 坐久不闻钟磬响,满庭残月杏花开。 |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 欲以袈裟拂著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
道冠儒履佛袈裟,弄鬼精魂却有些。 多谢宝公勤照拂,双檮枯尽再生花。 |
溪边幽树好烟霞,别後春风几度花。 梦忆一岩红薜荔,心轻三事紫袈裟。 禅机悟了身无着,诗句高来鬓有华。 不还苏州韦应物,昼公篇什向谁夸。 |
遨游倦听水声潺,却爱灵崖引憩间。 树拥倒晖穿嶂曲,风牵斜雨洒藤弯。 半袈裟裹须弥现,隙滹阿中法界宽。 为纳千僧浑不见,欲于此地扣禅关。 |
脚根踏地袈裟破,鼻孔撩天拄杖横。 归扫秋云趺足坐,荻花半落晚风晴。 |
上人虎丘住,日夕临剑池。 炯如摩尼珠,性照光陆离。 丛林岁腊长,故国霜露滋。 袈裟映初日,遍礼天人师。 自缘缔方外,因之劳远思。 |
袈裟拈得喜轻便,一片闲云拥半肩。 莫怪逢人频抖擞,借婆裙子拜婆年。 |
旅宿厌烦喧,爱此僧居静。 莲宇已摧颓,茅斋自清迥。 山光林际来,野色雨中净。 池水不生澜,袈裟坐相映。 累日滞幽寻,绿苔应满径。 |
僧貌净无点,僧衣宁缀华。 寻常昼日行,不使身影斜。 饭术煮松柏,坐山敷云霞。 欲知禅隐高,缉薜为袈裟。 |
童子学修道,诵经求出家。 手持贝多叶,心念优昙花。 得度北州近,随缘东路赊。 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钟岭更飞锡,炉峰期结跏。 深心大海水,广愿恒河沙。 此去不堪别,彼行安可涯。 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 |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
松院袈裟苇岸罾,太湖渔父虎丘僧。 因君来约同相访,月好风清能不能。 |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
临春何在只桑麻,法宝丛篁间杏花。 旧日此间同泰寺,曾将龙衮换袈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