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遨游倦听水声潺,却爱灵崖引憩间。 树拥倒晖穿嶂曲,风牵斜雨洒藤弯。 半袈裟裹须弥现,隙滹阿中法界宽。 为纳千僧浑不见,欲于此地扣禅关。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人在山水间游倦后,寻找禅意栖息的场景。在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禅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禅理的追寻。 首句“遨游倦听水声潺,却爱灵崖引憩间。”描绘了游人在游玩之后,对水声感到厌倦,却喜欢在灵动的山崖下休息。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宁静栖息地的喜爱。 接下来,“树拥倒晖穿嶂曲,风牵斜雨洒藤弯。”作者用倒装句式,描绘了夕阳穿过曲折的山峦,树木簇拥着余晖,风吹动着斜雨洒在藤蔓上。这两句诗充满了大自然的韵味,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然后,“半袈裟裹须弥现,隙滹阿中法界宽。”作者运用佛教典故,描绘了半披袈裟的佛祖形象,以及佛法无边的境界。这里通过佛教元素,展现了作者对禅理的追寻。 最后,“为纳千僧浑不见,欲于此地扣禅关。”作者表达了在这宁静的栖息地,想要参禅悟道的愿望。通过“纳千僧”与“扣禅关”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禅理的虔诚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佛教元素的运用,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与禅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禅理的追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