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江仙·乱後此身何计是》

乱后此身何计是,翠微深处柴扉。
即今双鬓已如丝。
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
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楼迟。
不妨沉醉典春衣。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这首词以一种悲凉的情调,表达了词人对于战乱和时局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年华老去、功名未遂的悲凉感慨。 首句“乱后此身何计是”,词人表达了战乱之后,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是一种深切的忧虑和痛苦。接下来,“翠微深处柴扉”描绘了深山翠微中的隐居之所,这所隐居之地,象征着词人理想的世外桃源。然而,“即今双鬓已如丝”,词人已经两鬓斑白,年华老去,这又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痛。“虚名将底用,真意在鸱夷”,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治国之才不是靠空洞的名声和地位来体现的,真正的才干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上。“鸱夷”在此象征着简单、实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 词的下阕,“治国无谋归去好,衡门犹可楼迟”,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归隐之心,他希望远离纷繁复杂的政坛,回归宁静的生活。“不妨沉醉典春衣”,即使沉醉酒中,典卖春衣,也是无妨的,因为人生就是要行乐,何必贪图富贵呢?这里的“富贵”并非真正的财富和地位,而是指世俗所追求的名利。 整首词情感深沉,表达了词人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对年华老去、功名未遂的悲凉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整首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创作背景
《临江仙·乱後此身何计是》这首词创作于宋金战争之后,主要描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词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坚韧和勇敢。这首词以其深刻的主题和感人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
相关诗词
  • 1
    [清]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2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3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